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坛】冲天壮志付飞鹏——论朱德求索精神的基本内涵‖伍颖

作者:伍 颖(成都中医药大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15 10:26:04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 4期

冲天壮志付飞鹏

论朱德求索精神的基本内涵

伍 颖

朱德,从云南名将成长为“红军之父”,从巴山赤子成长为共和国元帅之首,他创造了巴蜀传奇,谱写了神州华章,成为中华民族英雄璀璨群星中的一颗耀眼巨星。

“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朱德在毕生奋斗中,始终充满着对人生、对真理、对革命、对救国救民道路执著不懈的求索。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朱德同志和无数仁人志士一样,苦苦思索和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朱德的求索精神,主要体现为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对国家命运的坚定索求、对革命道路的不懈探求和对人民幸福的毕生谋求。朱德一生彰显出来的内涵丰富的求索精神,既是朱德高尚品德的充分体现,又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研究和学习朱德的求索精神,无论是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理念信念,夯实人生根基,还是对于广大青年尤其是高校学生牢记党的教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立志民族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当代青年最好成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对理想信念执著追求

出生在嘉陵江边佃农家庭的朱德,从小就目睹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朱德,又亲眼目睹国家和民族倍受凌辱的血淋淋现实。这些现实问题,激发了朱德热爱祖国之情和奋发图强、求索创新、叛逆反抗的个性。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强盛,朱德开始了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为了理想和信念,朱德筚路蓝缕终不悔,一生不懈奋斗,矢志不渝。

少年时代的朱德,在习聘三先生的启蒙下,思想觉悟开始转变,这个时期的朱德,是一个朴素的爱国主义者。在县立高小教体育一年后,朱德深感教书不是出路,毅然弃文从武。云南陆军讲武堂是朱德执著追求理想信念的第二个重要阶梯。在这里,朱德除了学习近代军事知识、接受近代军事训练外,还大量接受以孙中山“三民主义”为主的新思想,产生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意识。在不到几个星期内,朱德加入中国同盟会,正式从一个朴素的爱国者转变为一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此时,朱德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已从“出去看看”和“武装救国”,向“真理救国”的方向进行着质的变化,并对辛亥革命的失败进行深刻反思。朱德正是拿着“真理救国救民”的利剑,劈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身躯,看到了深埋其间的“腐败”与“失望”。朱德怀揣“真理救国救民”的制胜法宝,在革命道路上行高致远。1922年,朱德离开四川去寻找共产党。在上海,朱德直接拒绝了孙中山的要求,与孙中山的“资本主义的思想”划开了一道沟。

永远向真理方向前进,是朱德一生对理想信念执著追求的最形象的写照和最精炼的概括。用伟大的真理和崇高的信仰指导人生的发展,是朱德后来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原因。在上海,朱德很绝望、混乱。朱德来到德国,感到“快乐得很”,因为“从封建窠里一下跳到资产阶级的社会里,而且在柏林,不久就找到共产党的关系了”,便立即加入党组织。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朱德在对理想信念执著追求过程中的第二次重大飞跃,标志着朱德开始了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拯救中国的理想信念的探索与践行历程。坚不可摧的信仰,促使朱德不断追求真理。

对国家命运坚定索求

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促使朱德始终站在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来看待和定位自己的个人命运与价值追求,甚至为了国家命运,不惜放弃十年来血战疆场所积累的丰厚政治资本、经济利益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在习聘三先生的教育下,朱德产生了“做事业”想法、“富国强兵”思想、民主思想和变法念头。在张澜校长教育下,朱德的爱国“思想更开展了”。在成都高等学校体育专修科读书期间,朱德对国家更加关心。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朱德先后参加了云南重九起义、北上援川作战、护国讨袁之役和护法战争。在赴上海寻找中国共产党之前,朱德“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为在中国实现共和以及孙中山的民主而战上”。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未成之后,又前往欧洲和苏联,其间的所见所闻更加刺痛了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朱德的内心。

从此,朱德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国家命运的坚定索求的伟大历程之中,在德国进一步丰富了马列主义的真理底蕴,在苏联进一步增强了军事指挥才能。回国后,朱德开始了拯救中国的伟大历程,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一道,直接领导了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为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为改变国家的贫穷落后面貌,从而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国家,执著地奋斗着、坚定地求索着。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又一心扑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上,把自己毕生心血献给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革命道路不懈探求

为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朱德开始对中国革命道路的不懈探求,见证和参与了中国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成为现当代中国革命的“活化石”,周恩来曾称赞朱德的革命历史“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在成都学习期间,朱德的革命思想发展得比较快,不过,这时的“革命思想”基本上还是旧民主主义思想。参加中国同盟会,是朱德正式参加革命运动的肇始,而这时的革命运动,在性质上还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参加革命运动,使朱德的士兵运动经验、作战经验得到大大锤炼,革命思想得到发展。这些经验和理念,对于中国共产党后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抗日革命根据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与唐继尧军队战败后,朱德“已决定给自己找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去找共产党”。朱德极其善于把实战经验,同书本上、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出机动游击战术。这些游击战术和依靠民众、打游击战的思想,不仅对于护国讨袁战役的取胜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后来红军对敌作战和抗日战争中对敌作战,帮助也很大,对于丰富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同样也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辛亥革命失败后,朱德开始反思、总结,并与俄国革命胜利情况进行对比,朱德在不懈探求革命道路上的认识由此得到进一步提升,朱德因此“更进入了共产主义的阶段的革命”。对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和苏联列宁格勒的考察,使朱德对革命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刻,也直接帮助朱德拓展了革命道路。在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反“围剿”过程中,朱德同毛泽东等人一道,创造性地采取了诱敌深入、使其中伏、突然包围(两翼包抄)、攻击敌后、聚歼敌人的山地游击战略,使红军取得了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江西革命根据地。朱德利用自身的影响,与国民党部队开展“统战工作”,减少了我们党面临的军事压力。在延安,朱德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军垦屯田养兵思想,亲自组织指挥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朱德一直坚持对中国革命道路执著探索,革命信仰非常坚定,被毛泽东称赞为“意志坚如钢”。

对人民幸福毕生谋求

朱德特别热爱中国人民,一生有着非常深厚的公仆情怀,一生心系中国人民。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朱德具有深厚的阶级感情,从小受到来自父母、家庭、社会的教育和影响。朱德出生佃农,又是客家人,自然生活不宽裕。青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时,他亲眼目睹大旱之年破产农民吃大户被当地官兵镇压的凄惨情景,亲眼目睹四川农村贫富不均的情况,对下层人民非常同情。离开云南和四川到达上海后,朱德亲眼看到中国工人区域的“黑暗地狱”场景。他曾难受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么悲惨。”他对人民充满着深深的理解和同情。第二,朱德有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人民观,时刻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中,“他自己就是人民公仆的典范”,因为他深知“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

朱德毕生为人民谋求幸福,既体现在他整个革命生涯的全部过程,又体现在朱德一生的时时、处处、事事的很多细节方面。从朱德一生来看,有四个维度最能体现他心系人民、一心为民谋幸福的深厚情怀:一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朱德总是把人民放在心上。即使在北上援川攻打四川总督赵尔丰的途中,朱德也是要求属下“不打老百姓,吃东西要给钱”。二是在率部对敌作战、长征和整个革命过程中,朱德从不以“长官”自居,而是以温厚、善良、慈祥的形象出现在士兵面前,始终保持着官兵平等、官兵一致、官民一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四川回云南,朱德坚持自己一路步行跋山涉水,却把用自己薪水买的那匹马“给生病的士兵骑”。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延安,从大别山到北京城,到处都流传着朱德爱民为民的故事。在江西革命根据地,只要没有军事斗争任务,每逢春耕播种和金秋收获的时候,朱德都要率领部队在地里帮助群众干活,帮助农民耕种。为了减少农民负担,保证军队供给,朱德带领部队开垦荒地,开展节约粮食运动。三是从人民的视角,及时地、适时地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很多关于有利于提高人民福祉的意见和建议。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左智勇所述,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每年都要用两至三个月或更多时间赴全国各地视察调研,仅1956年到1965年的10年间,朱德就到过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调研活动,向党中央提交了108份调研报告。四是朱德一生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本色,生活上克勤克俭、清正廉洁,同人民始终打成一片,他对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要求甚严,从不准搞特殊化。

朱德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朱德追求真理、光明磊落、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心系人民、艰苦朴素、追求进步、勤奋学习的个人特质,是朱德求索精神得以产生的思想土壤和灵魂土壤。朱德自身所具备的巴蜀文化、中华优秀文化和优秀传统(母体文化),及“五四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青年》时代的文化浪潮的影响(时代文化),是朱德求索精神得以产生的文化土壤。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先进性、革命性和优秀品质,是朱德求索精神得以产生的社会(群团)土壤。国家和民族的沉重灾难,时代使命对伟大人物的殷切呼唤,是朱德求索精神得以产生的时代土壤。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吸引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是朱德求索精神得以产生的理论土壤和实践土壤。多方位的共同作用,铸就了朱德求索精神的气脉神韵和基本内涵。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伍 颖(成都中医药大学)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