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挖掘乡村文化底蕴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浅析地方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挖掘乡村文化底蕴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浅析地方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巴中市巴州区地方志办公室
摘 要:乡村文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体存在于乡村社会的故土情怀、风俗习惯和历史传承,有着相对封闭和独立的体系,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夯实精神基础、助推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乡村文化 乡愁 乡风 乡史 乡村振兴
文化兴乡村兴,文化强乡村强。2018年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乡风的培育淳化、乡史的教育传承,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是彰显区域发展实力的重要标识,是一个地方魅力独特的精神支撑。巴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人文资源独具特色,熠熠生辉。充分挖掘巴州乡村文化底蕴、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助力巴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巴州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特色与成效
(一)“乡土”寄情,留住“乡愁”,营造归属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异乡游子的乡土情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客居他乡的浓浓乡愁。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基本特征。相对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乡村更让人流连忘返的是独具韵味的乡村格调。巴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被誉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的隋唐石窟,有平梁古城、魁星阁、凌云塔、雷府天将军墓等古迹遗存。巴州区是全省首批命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级传统村落1处,四川省传统村落9处,四川省历史文化名村2个。
巴河夜景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也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所在。近年来,巴州区在新居建设、产业发展、传统村落保护中,坚持以乡土情怀规划,留住浓厚乡愁,营造归属情怀。以“正月十六登高”传统民俗节日丰富节日文化, 以巴文化、三国文化、隋唐文化为重点打造历史文化产业,以白庙山歌、曾口皮影、大罗唢呐、梁永根雕为重点打造民俗文化产业,以“枣林鱼”为重点,打造巴中饮食文化名片,以全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串联水宁寺七彩佛龛小镇、三江晏阳初故里小镇、化湖生态小镇等,打造生态休闲文化产业带和历史文化保护带,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二)“乡贤”引导,淳化“乡风”,倡扬美德新风
“士大夫居乡者为绅”。北宋时期,蓝田的吕大忠、吕大钧兄弟等地方乡贤自发制定实施的《吕氏乡约》,为乡贤主导乡村治理开创了制度建设的先例。乡贤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社会教化乡里、涵育乡风的“压舱石”。
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正当时。巴州区人杰地灵,古往今来贤达辈出,具有深厚的乡贤文化传统,有出生巴州的骁悍将军吴瑞林 、 天文学家张思训、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等古今名人。近年来,巴州区大力开展以“身边人”为培树对象,以“大家评”为推选方法,成立“乡贤评选委员会”,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大力弘扬乡贤文化,传承家风家训,用良好的村风民风影响人熏陶人感染人,用美德的感召带动人推动人,净化乡村,人人遵守乡规民约,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乡民”教育,铭记“乡史”,夯实精神力量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十六字训词,形成于1934年11月1日至9日,红四方面军在赤江县委驻地,即今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毛浴镇召开的党政工作会上,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无畏牺牲、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红军精神,也记载着巴中厚重的革命文化,是每个乡民记住的红色历史。
巴州区有苏维埃川陕省委旧址、川陕省总工会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反映了无产阶级理想信念,强调奉献、牺牲、拼搏等价值取向。近年来,巴州区大力弘扬以十六字训词为代表的川陕苏区革命精神,鼓励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巴州人,形成了涵养、笃学、朴实、勤劳、尚美的巴州人文精神,激励鼓舞了巴州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到老区发展建设中,打赢打胜“三大攻坚战”,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我们念兹在兹,唯此唯大,时不我待,只争朝夕。2018年8月初,巴州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宣布退出贫困县序列,并被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2017年脱贫攻坚先进县。
云海天马山
二、新时期巴州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要保护好乡土文化。立足巴州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保护传承乡村文脉,利用好巴州区古镇古街、祠堂民宅、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保护利用好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响“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让乡村文化更多一点“泥土的芬芳”,更多一点“时光的味道”,成为人们乡愁的寄托,从中寻找到心灵的归依和精神的原乡。
青包山车厘子产业园
二要培育好乡贤文化。注重对巴州区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挖掘整理、转化创新,延续传统乡村文脉,使之成为富于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品牌,从而增强当地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淳化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办好乡村晏阳初讲堂,加强民间艺术人才队伍建设。
三要弘扬好红色文化。依托乡村本地红色资源,在乡村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推出优秀红色文艺作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年轻人懂党史、知革命、念党恩、怀初心。通过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让红色历史人文精神深植于老区乡民心灵深处、灵魂深处,让革命历史在乡村中得以传承,引导人们爱党爱国、向上向善,使之成为乡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研基地,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保证、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总之,乡村振兴离不开本土乡村文化繁荣。乡愁的牵挂,乡风的淳化,乡史的教育,吸引着广大乡村群众和党员干部共同努力奋斗,在新时代新起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挖掘乡村文化底蕴,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内涵,让人们尚善向上、知荣知耻,让乡村焕发生机和活力,让乡村更美丽、村民生活更美好,全力助推巴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巴中市巴州区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