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红军长征在四川>长征纪念>详细内容
2023-06-23 10:30:25

川陕苏区的“红”

作者:罗之聪 来源:《巴蜀史志》2018年第2期(总第216期) 发布时间:2018-05-14 09:36:00 浏览次数: 【字体:

单纯以颜色“红(赤)”标注军队,肇始于苏联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而单纯以颜色“红”标注根据地,首创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红”是区别于国统区的“白”的显著标志。创建于1932年、结束于1935年的川陕苏区,虽然仅两年多时间,但由于地理、资源、战略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其“红”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征。

“红”得深。川陕苏区的红军精神和红色文化对当时和现在的广大群众都有深刻影响。在革命战争年代,川陕苏区点燃了群众参加红色革命的热情。一是群众热情欢迎红军。如红军进巴城刚上岸,群众就一拥而上,端茶送水,问疲道乏,还给红军战马披上红布;二是群众踊跃参加红军。形成了5次群众参军热潮,参军人数多达10万;三是群众积极配合作战。在反“三路围攻”战役中,许多群众参加运输队、担架队、制鞋队、慰问队等支前组织,仅参加运粮和抢运伤员的群众就达5000余人;四是群众努力建设苏区。获得土地的苏区农民在苏维埃政府的号召下,自发开荒种地,扩大种植面积,种上早熟作物,增产粮食;五是群众深情思念红军。红军撤离后,群众每当想起红军,就会爬到南江县光雾山镇与陕西省交界之处的大石头上祈祷红军快点回来,久而久之,这块大石头被群众叫做“望红台”。红四方面军“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16字训词,内涵深刻,精神宝贵,一直激励着老区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加快发展,形成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扶贫攻坚巴中经验和巴中精神。在当下建设川陕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训词精神和苏区红色文化基因依然发挥着引领干群精神、凝聚干群力量的重大作用。

“红”得广。川陕苏区地域广阔,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东起城口、万源,西至嘉陵江,北抵陕南镇巴、宁强,南控达县、渠县,纵横四五百里,控制有通江、南江、巴中、仪陇、营山、宣汉、达县、万源等8座县城,建立起23县1市,160多个区苏维埃,990多个乡苏维埃,4300多个村苏维埃政权,党员人数达3万余名。川陕苏区土地革命开展广泛,“没收地主、富农和庙产、学田等土地53.8014亩,分给贫雇中农514790人”。经济建设和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毛泽东曾表扬“川陕边区农业收成良好”。同时,创办了党校、苏维埃学校、红军大学、彭杨军事学校等教育机构,红军医院和工农医院遍布苏区各个角落。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称赞:“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为杨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红”得壮。为有牺牲多壮志。川陕苏区军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无数红军将士和优秀巴山儿女长眠在这块土地上。巴中当年总人口约120万,参加红军和脱产的地方武装约12万人,两年多投入运输力量约100万人次,提供军粮15000万公斤以上。经过川陕苏区历次战斗、国民党军队及地主“还乡团”残杀,4万余人牺牲,其中有舒玉章、余笃三、任伟章、陈少猛、刘子才、赵明恩等全国著名红军烈士38名,安葬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无名烈士有17225名。1934年,红军设计建造通江县沙溪乡王坪村的全国最大红军烈士集墓,安葬红军烈士7823余名,其中师团职干部38名,成为川陕先烈不畏艰难困苦英勇献身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与不朽丰碑。红军主力撤离川陕根据地时,曾留下一支革命队伍坚持战斗在川陕边的大巴山地区,并建立了以南江桃园为中心的根据地和游击区,时间长达5年之久,人们习惯上称这支队伍为“巴山游击队”。游击队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与数倍于己的敌人顽强斗争,直到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15壮士跳悬崖就是巴山游击队艰苦卓绝斗争历程的缩影,将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川陕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苏区,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川陕边的成功实践。川陕苏区的“红”,源自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打击四川军阀、开展土地革命以及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为群众谋来现实的福祉。川陕苏区的“红”,还源自党的群众路线,“宣传工作打先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就是苏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帮助群众等群众路线生动实践的真实写照。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赢得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川陕苏区因此而“红”得深、“红”得广、“红”得壮。

 (作者:罗之聪,作者单位:巴中市史志办公室,原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2期,总第216期

来源: 《巴蜀史志》2018年第2期(总第216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