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红军长征在四川>长征回忆>详细内容
2023-06-23 10:30:25

1935年陈云出川远赴莫斯科 第一次向全世界宣传红军长征

作者:吴浩 袁婧 来源:202104205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4-20 09:45:21 浏览次数: 【字体:

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华小峰摄

灵关镇位于雅安市宝兴县,青衣江从中穿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在灵关镇新场村的一处山坡上,有一座方方正正的三合院结构建筑,古色古香,十分醒目。据介绍,该建筑前身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清乾隆二十年扩建为“观音寺”,咸丰五年重建,占地200余平方米,现仅存东岳殿。上世纪二十年代,当地人在此筹建私学,后改为公立“二音院小学”。

1935年6月,陈云从这儿出川。如今,这里已建起“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

“陈列馆全面展示了陈云临危受命,从灵关出发,在地下党组织大力帮助下,经雅安、成都、重庆到达上海,后经海参崴到达莫斯科,圆满完成党中央赋予的重大使命的战斗历程。”来自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的孟华敏向记者介绍。

4月2日,天空飘着毛毛细雨,记者走进这座建筑,重温这段意义重大的历史。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浩 袁婧

巧妙安排

利用熊局长掩护进成都

1935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在泸定县城附近召开中央负责人会议。会议作出两个重要决定:一是中央红军避开人烟稠密区域翻越雪山,继续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是派陈云同志去上海恢复白区党组织,并设法重建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向其报告中国共产党、红军及遵义会议情况。

陈云出川前,党中央领导对他的行程和安全保障都做了周密细致的谋划。周恩来与他商定了通过公开渠道报平安的暗号;刘伯承写了两封亲笔信,托他在成都的一位朋友和在重庆的弟弟协助陈云赴上海。陈云将这两封信藏在热水瓶底部的夹层中。

1935年6月12日,陈云与席懋昭见面。席懋昭是中央红军有关部门和中共地下党组织共同安排护送陈云出川的人选。“当时两人分别装扮成躲避红军的商人和川军军需人员。”孟华敏告诉记者,他们从灵关出发,前往荥经时,同行人中多了一位熊姓局长。原来,这是中央为了确保陈云的安全,事先作出的一个巧妙安排——利用这位国民党天全县教育局局长的掩护,所到之处,民团都客客气气地放行。

1935年6月中旬,陈云同席懋昭进入成都,他们拿着刘伯承的亲笔信,找到刘伯承的好友、美丰银行董事胡公著,并托胡公著将随身带的恢复上海党组织的工作经费汇往上海。同时,按照出发前和周恩来的约定,托人在公开的《新新新闻》报上刊登了一个《廖家骏启事》,发出暗号,告诉党中央已安全到达成都。“廖家骏”正是陈云当时的化名。

1935年6月底,陈云同席懋昭到达重庆,持刘伯承另一封亲笔信找到开中药铺的刘伯承弟弟刘叔禹,并委托刘叔禹买好去上海的民生公司轮船票后,从重庆朝天门码头上船,前往上海。

远赴苏联

最早将红军长征公之于世

离开四川后,又是几多波折。最终在1935年8月,陈云与陈潭秋、曾山、杨之华、何实嗣等人秘密登上了一艘前往苏联的客船。

1935年10月,陈云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会议上详细报告了红军长征的经过和遵义会议情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共产国际所作的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第一个报告。1935年秋,陈云在莫斯科完成了《随军西行见闻录》,1936年3月,该文署名“廉臣”,连载于中国共产党在巴黎主办的《全民月刊》上。而后又在莫斯科出版单行本,并很快传回国内。该文是最早真实地向世界介绍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与红军领袖的书籍,使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

“陈云出川,恢复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联系,使共产国际了解了遵义会议的情况和中国革命的现状,对共产国际明确地支持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孟华敏介绍,陈云出川促进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支持,对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陈云出川,也第一次向全世界宣传了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与红军领袖,对全世界了解全新的中国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