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视角看红军长征在四川】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峨影 供图)
四川日报(记者 李婷)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935年,毛泽东挥毫写下这首名为《清平乐·六盘山》的词,在万丈豪情中赞扬了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80多年后,四川有两部代表性的长征系列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红军长征在四川》《隐秘的征程——红军长征在四川》,分别从不同角度,带领我们走进那段峥嵘岁月与四川交汇的故事。
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峨影 供图)
史诗背后,平凡人的故事最动人
由峨影集团出品的10集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红军长征在四川》,一开始就定位于“纪录片史诗”,即通过扎实文献历史资料,配以权威的党史专家解读,系统地梳理红一、二、四方面军的长征活动及其背后故事,不少历史细节还是首次披露。
该片导演钱路劼和编剧陈庄介绍,团队花了2年时间做前期调研,为了把枯燥的文字资料变成鲜活的影像故事,他们采访了不少参与长征的领导和红军后代,“当我们听这些前辈讲革命故事时,才发现以前书本上的故事,因为长征中的普通人而鲜活感人起来。”钱路劼说道。
比如,在纪录片第十集《北上北上》中,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交通队中有一位孤儿的故事,令讲述者挂泪。据交通队队长秦忠之子秦亚平回忆,当年红军过草地时,交通队的队员们轮流背一位濒死的孤儿。当时大家都极度虚弱,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在草地上。轮到秦忠背孤儿时,他发现孩子已经冻得浑身发抖,他就把衣服敞开将孩子搂在怀中取暖,孤儿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掏出一把炒面,反手把面塞进秦忠的嘴里,还摸着秦忠的腮帮,确认他正在嚼咽。令秦忠没有想到的是,正在这时,孩子的手慢慢地滑落下去,离开了人世。“父亲说,这是他长征中永远都忘不了的场景。”秦亚平说道。
还有不少细节,也因为普通人闪着光。当红军四渡赤水河,途经茅台镇时,不少沿途老百姓用酒为战士们的伤口消毒;当红军翻越天气多变的夹金山,一旦有人因劳累蹲在雪地里就无法起身,被暴风雪吞噬变成一堆堆“雪柱”……这些不曾留名的一位位普通人,组成一首波澜壮阔的长征史诗。
纪录片《隐秘的征程》(四川广播电视台 供图)
千万双草鞋,细微之处见伟大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4年10月10日,红军为了躲过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开始战略大转移,踏上漫漫长征路。红军在四川停留时间最长,行程最多,还留下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广为人知的革命历程。
2016年10月,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倾力合作,在央视播出的八集纪录片《隐秘征程——红军长征在四川》,采用“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创作原则,把核心内容牢牢锁定在红军长征这一伟大事件中一连串最具典型意义的细节元素上,比如草鞋、舟船、干粮袋和标语等。
影片中,当红军决定飞夺泸定桥时,留给他们前往泸定桥的行军时间不足24小时,此时红军们要背负着15公斤的重物,每小时走10里路。遇到下雨,路面泥泞,草鞋会打滑、会磨脚,失去紧实度;而到了雪山,草鞋会变脆,结冰后重量还会增加,使用寿命却变为普通环境下的五分之一。“我们只能大致计算,在整个长征途中穿坏了数以千万计的草鞋,但红军穿着草鞋飞夺泸定桥时的行军速度,是一段徒步行走的佳话。”片中旁白介绍道,越是简陋的装备,越体现出长征时红军们的钢铁意志。如今,草鞋虽然不再被老百姓常用,但它永远地成为长征的一个关键的印记。
制片人沈醉认为,这些看似寻常却能贯穿全局的关键物件或重要场景,最容易被人所忽略,但它们往往是最能够解读历史真相的关键钥匙,同时也是最能够实现纪录片真实性与贴近性诉求的有效因素,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真精神,于平凡处显不平凡”。
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峨影 供图)
光影之中,不可磨灭的“四川记忆”
“这是一段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壮丽史诗,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红军长征在四川》,为观众提供了一双平视历史的眼睛。自2016年首播后,被业内专家评价为“具有重要的史诗价值”,让更多人了解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故事。
而《隐秘的征程——红军长征在四川》在拍摄时,还特别组织216位武警官兵和民兵战士,努力遵循80年前的自然地理等条件,重现翻越雪山、穿行草地、飞渡索桥、舟船横渡、标语篆刻等重要历史场景。
参与拍摄的体验者叶兴若满曾透露,她就是黑水人,对红军长征经过她家乡的故事非常熟悉。参加这次体验拍摄的时候,她换上红军服、穿上草鞋,一天8小时走了40多公里的山路。在雪山持续步行的缺氧,只穿草鞋踏雪的刺骨,都让她记忆深刻:“只有真正爬雪山之后才能体会到那种艰辛。我想用自己的身体把这种感觉记录下来,更好地体会长征的意义。”而当下,还有更多人通过重走长征路,来体验长征的艰辛与革命的初心。
《彝海结盟》:看红军有惊无险过彝区
“《彝海结盟》获奖既是鼓舞,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我们将继续扎根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谈起电视剧《彝海结盟》在2018年获得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该剧出品方、凉山文广传媒集团董事长刘康说道,透过电视剧《彝海结盟》,如今我们也能感受到长征途中的彝汉情。
□四川日报记者 李婷
本文图片均为《彝海结盟》剧照。 (片方供图)
人物塑造鲜活
生动再现红色传奇
“就让我们用这海子里的水,以水代酒,对天盟誓,如何?”在静谧广阔的彝海边,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结为兄弟。“我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把这面象征着光荣和胜利的旗帜,授予你们。”《彝海结盟》中,小叶丹接过刘伯承手中“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汉彝群众热烈欢呼。
结盟以后,也标志着红军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正式成立,刘伯承任命小叶丹为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队长。电视剧《彝海结盟》生动再现了这段民族团结红色传奇。
201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凉山文广传媒集团投资拍摄了电视剧《彝海结盟》。该剧由王伟民执导,刘之冰、游大庆、侯祥玲、王辉等实力演员出演,之后在央视八套播出,收视率一直稳居全国前列,其中的人物角色引起不少观众热议。
刘伯承作为剧中的第一主角,他遇事不惊、临危不乱、足智多谋,用自己的先遣作用,与聂荣臻一起巧妙地处理民族关系,并且还坚定地追寻共产主义的革命事业。而在彝族同胞中,从小叶丹到武士拉铁、彝族姑娘阿依诗薇等,并非一开始就接受刘伯承,但通过一系列的感化和成长,他们的态度也逐渐扭转。此外,剧中反面人物国民党军中的刘文辉、邓秀廷、李德吾、邓子文塑造得也十分鲜活,体现出与红军对垒的反动势力的狰狞和强势。各色人物均有血有肉、性格鲜明,让红军长征中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得以生动再现。
结盟一波三折
描述党史上的众多“第一次”
看着红军通过彝区,彝区民众夹道欢迎这几十秒镜头,《彝海结盟》导演、编剧王伟民的心情有些复杂,在研读史料和拍摄的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红军过彝区一路受阻,走到结盟这一步,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1935年5月,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肖华与红军总部工作团团长冯文彬一道,率领红一军团侦察连组成的工作团开路,进入大小凉山彝区。
由于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蛊惑宣传,当彝族同胞听说红军将要进入彝区时,便将山涧上的独木桥拆毁,把溪水里的石墩搬开隐藏在山林里,红军只能边行军边砍树边架桥,修整道路。
与此同时,刘伯承和聂荣臻了解彝族同胞对红军有误解,要消除误解必须要先取得他们的信任,于是下令,无论如何都不准向彝族同胞开枪。可彝族同胞仍然不许红军通过,肖华通过通司(彝语“翻译”)耐心地向彝族同胞解说红军的政策,直到遇见了小叶丹的四叔。肖华向小叶丹四叔表示,红军是替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进入彝区不是打彝族同胞,而是借路北上,并告诉他刘伯承将率领大批人马路过此地,愿与彝族首领结为兄弟。
其实小叶丹也一直在打听红军的消息,他知道这支队伍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也知道红军一直严守决不开枪的规定。加上小叶丹的四叔将肖华带来时,肖华告诉小叶丹,共产党实行汉彝平等,红军同彝族是一家人,于是小叶丹慢慢打消了顾虑,答应与刘伯承结盟,于是才出现了历史性的“彝海结盟”。
电视剧《彝海结盟》完整地呈现了“彝海结盟”这个长征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党的民族政策的第一次胜利实践、第一张民族政策公告发布、第一支少数民族地区红色革命武装力量成立、第一个长征途中少数民族地区红色苏维埃政权建立等,党史军史上的众多“第一次”都有精彩描述。至此,“彝海结盟”也成为长征历史上的一块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