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四川三线建设>建设历程>详细内容
2023-06-13 21:57:44

【历史文化】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历史文化研究‖张勇 吴传文 陈丽娜

作者:张 勇(西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处) 吴传文(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陈丽娜(西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22 18:17:21 浏览次数: 【字体:

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历史文化研究

张 勇 吴传文 陈丽娜

【摘 要】 清华大学三线分校,是国家大三线建设中央直属项目,最初定名“清华大学西南分校”,后更名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工程代号“651工程”,通信邮箱号“绵阳201信箱”。分校建设与国际国内一系列特大事件直接相关,毛泽东主席指示清华大学在三线建立分校,周恩来批示同意“651工程”复工,邓小平批示同意绵阳分校迁往北京。清华大学三线分校教职工在物资匮乏、生活艰苦和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发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关键词】 清华大学西南分校;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三线建设;历史文化

一、文献回顾、研究成果和主要内容

(一)文献回顾

我国三线建设的研究曾长期被忽视,受多种原因影响,清华大学三线分校这段历史更是缺乏系统整理,包括清华大学的校史和分校校舍继承者西南科技大学的校史,对清华大学三线分校都没有专门系统记述。

目前,三线建设研究渐成学术界热点。关于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建设的历史文化也有不少涉猎,但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教育史著作、当事人传记、回忆性文章的部分章节中,专题系统研究的学术论文较少。近年也有学者对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建设历史文化作了有益探讨,在全国较早梳理了三线建设初期高教部所属高校布局调整的历史过程,对清华大学三线分校进行了简要介绍[4]。从已有研究成果看,除少数研究成果外,大多研究成果呈碎片化展现,甚至有的报道存在着明显错误。系统完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缺失,制约了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二)研究成果

本课题组选择对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建设的历史文化开展系统研究,一方面是弥补当前理论研究缺陷,另一方面是力争为全国三线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提供一个典型案例。

课题组历时近两年,在大量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和人物访谈基础上,撰写完成研究报告,提炼形成学术论文,并在姚荣东、郝中军等曾在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工作过的老同志指导下修改完善,直到最终定稿。

课题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发现、新突破和新成果。本论文许多内容也是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三)主要内容

论文主要内容包括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建设的决策背景,选址定点、规划设计和建筑施工,领导体制、管理运行、专业设置,办学成就、重要人物、迁回北京等。

二、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建设决策背景

清华大学三线分校从1964年开始建设,1979年搬迁结束,历时16年,大致分为“清华大学西南分校”“清华大学绵阳分校”[5]两个阶段。为较为准确地还原这段历史,下面先交代一下决策背景。

(一)清华大学西南分校

1964年8月4日,“北部湾事件”爆发。8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东京湾决议》(东京湾即北部湾),批准总统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抵抗任何针对美国军队的武装袭击,越南战争全面爆发。出于地缘政治考虑,也加上意识形态因素,中国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在坚定支援越南抗美斗争的同时,中国加快了战争准备步伐,中央关于高等学校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迅速形成。

1964年8月12日,毛泽东主席在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上报的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此件很好,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国务院组织专案小组,已经成立、开始工作没有?”[1]

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和罗瑞卿就落实毛泽东主席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批示的报告提出:“各个方面的防备措施,除作战部提的四条外,还应包括大专学校、科学研究、设计机构、仓库、机关、事业单位等。”“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1]

8月20日,毛泽东主席在北戴河听取薄一波汇报时强调:“沿海各省都要搬家,不仅工业交通部门,而且整个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家。迟搬不如早搬。”[1]

毛泽东主席作出高等学校搬迁三线的指示后,中央很快作出了清华大学在三线建立分校的决定。关于这段特殊历史,时任清华大学党委第一副书记刘冰作为亲历者有详细记述:

“大约是1964年10月下旬的一天,接到通知,要清华、北大各去一位负责人到高教部,有重要事情传达。当天下午,北大的陆平,清华是我,在高教部三楼会议室,听部长杨秀峰(1965年初人代会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我们传达了中央关于建立大三线,进行备战,北大、清华在三线建立分校的决定。”“杨秀峰同志说:‘我刚从李富春同志处回来,富春同志向我传达了毛主席、党中央关于形势的分析和备战的指示。’”“富春说:‘中央决定北大、清华在三线建立分校,打起仗来,总校就搬到那里。’”[6]

1964年11月间,高教部根据中央关于平战结合、加强战争观念和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提出了《关于调整第一线和集中力量建设第三线的报告》,确定向三线地区迁建部分高等学校[8]。1965年1月18日,国家计委、经委同国务院文教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后,向毛泽东主席和中央报送了《关于科研、勘察设计、文教系统搬迁项目的报告》。报告提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也有85%在第一线,特别是国防机要专业集中在一线地区的有83%。”“这样的分布状况,从战略观点来看,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急需把一线地区一些重要的同国防尖端有关的科学研究机构、勘察设计单位和高等学校,采取‘一分为二’的办法,分期、分批地迁到三线地区。”[1]

报告明确提出了高教部负责4个直属高校的搬迁,清华大学名列其中。国家计委、经委的报告很快得到中央批准,清华大学三线分校由此掀起了第一次建设高峰。

1966年5月16日,高教部《关于确定清华大学等四校在三线新建分校的校名的通知》(高计事密字第228号),将清华大学在四川绵阳建立的分校定名为“清华大学西南分校”。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清华大学西南分校建设受到较大影响。

1966年7月,中央决定高教部并入教育部,清华大学西南分校工程建设奉命暂停。

(二)清华大学绵阳分校

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发生后,6月、7月、8月中苏又爆发了塔斯提事件、八岔岛事件、铁列克提事件等一系列武装冲突,中苏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危险一触即发。196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布了加强国防保卫祖国的命令[7]。10月17日,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国际形势有可能突然恶化的估计,林彪作出“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要求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抓紧生产武器,指挥班子进入战时指挥位置等[7]。10月18日,黄永胜等以“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正式下达这个“紧急指示”,引起了各方面的极大震动。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教学科研区建筑群

196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通知》说:“教育部所属的高等院校(包括函授学校),全部交由所在省、市、自治区革委会领导。”“高等学校在本校所在省、市、自治区以外设有分校或教改机构的,则实行以总校为主,当地革委会为辅的双重领导。”[8]

1970年元旦,周恩来总理在清华大学关于“651工程”复工的报告上批示同意,并更名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9]。清华大学三线分校掀起了第二次建设高峰。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清华楼”的外墙上面刻着岁月的痕迹(李睿 供图)

根据邓小平的批示,1978年9月1日,教育部正式通知,同意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迁回北京。

1979年5月9日,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搬迁完毕,结束了持续16年的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历史。

三、选址定点、规划设计和建筑施工

(一)选址定点

中央作出清华大学在三线建立分校的决定后,清华大学积极响应号召建设西南分校。刘冰记述道:“中央要北大、清华在三线建立分校,当然这是战略大事,我们立即召开书记会、常委会进行传达讨论,决定由胡健同志全力抓这件事,这就是后来在四川绵阳建立的清华大学分校。”[6]

清华大学党委作出决定后,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的胡健随即带领选址工作组深入四川,为清华大学西南分校选址。选址工作组先后到四川北碚(现重庆北碚)、内江、宜宾和绵阳四个地方进行勘察,经过比较,认为西南分校选址建设在绵阳县青义镇是合适的。1964年12月3日,胡健就选址问题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李井泉,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阎秀峰,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杜心源作了书面报告。胡健在报告中提到,“考虑到这个学校是一个以新技术为主的多科性理工大学,校址所在地点必须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较方便的交通条件”“最后……大家认为绵阳地区的工业作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劳动生产基地较合适。同时为绵阳地区的工业发展来说,也需要一个理工大学作为一支技术力量。因此我们认为选定绵阳县青义镇为清华大学西南分校校址是合适的”[10]。

1965年初,时任高教部部长兼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的蒋南翔带队深入绵阳,确定了清华大学西南分校选址定点于绵阳县青义镇。

(二)规划设计

清华大学三线分校的工程建设代号是“651工程”。

“651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主要由清华大学土建系组织实施。1965年1月,由清华大学土建系刘鸿滨、王炜钰、谢照唐、梁鸿文、周逸湖、郑光中、田学哲等教师组成的队伍,赶赴绵阳县青义镇开展地形测量、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在规划过程中,土建系教师发现了地质滑坡现象,水利系教师随即参加了相关研究和设计工作。

清华大学三线分校规划设计任务繁重,部分清华大学土建系1965届毕业生也参与了分校规划设计。曾任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的叶如棠就是其中一位,他毕业前曾在绵阳实习,参加过清华大学三线分校设计工作。1988年9月1日,时任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视察绵阳城市建设后,挥毫留下美好的诗句:“江河依旧环绵州,有心难得觅故楼,三年胜过二十载,古城新曲无尽头”[11]。

1965年,清华大学西南分校建设规划完成。

按照1965年的规划,分校占地60多公顷,教学、宿舍楼建筑面积82000多平方米,将设置工程化学、工程物理、数学力学、无线电子学、自动控制5个系[9]、40个教研组、30个实验室,学生规模3000人左右。

(三)建筑施工

1.第一次建设高峰。

1965年6月21日-7月4日,清华大学党委在三堡举行工作会议,研究西南分校建设问题[12]。随即,“651工程”正式动工。

“651工程”最初由建工部西南建筑工程局第9公司承建。1965年8月,由于建工部管理体制调整,撤销西南建筑工程局,成立第一、二、三、四工程局,西南建筑工程局第9公司变更为建工部第一工程局6公司。“651工程”继续由建工部第一工程局6公司承建。

为加快西南分校建设,1965年8月,“651工程办事处”在成都市和绵阳专区招了400多名青工作为固定工使用,后称“老青工”。

“651工程”建设迅速,到1966年夏工程奉命暂停时,已完成3栋学生宿舍楼的结构工程和3栋教学楼的一、二层结构工程[9]。

“651工程”暂停后,绵阳专区为支援重点建设,对“651工程”部分多余职工做了力所能及的安排[13]。

2.第二次建设高峰。

1969年10月18日,“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正式下达当天,清华大学革委会召开全校大会进行战备动员,要求部分教职工有计划地战备疏散外迁,清点重要物资准备转移。

1969年10月底,在战备号令下,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及机械系、仪器系、数学力学系、自动控制系部分师生和基础课部分教师735人到达四川绵阳分校工地[12]。三线分校建设复工。

三线分校建设正式复工后,“清华大学西南分校”更名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建筑施工单位变更为建工部第一工程局103工程指挥部。工程建设规划和设计方案依然采用清华大学西南分校当年的全套设计图纸,工程代号“651工程”以及通信邮箱号“201信箱”不变。

为加快绵阳分校建设,清华大学从1970届毕业生中挑选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留校工作,仅无线电系就有140人留在绵阳分校。当时称为“新工人”,后改称“新教师”,他们年轻力壮,知识基础好,成为基建和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1970年,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招收了第二批青年工人,统称“新青工”。“新青工”大多是四川第一批到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经历了农村艰苦生活的锻炼,带着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加入绵阳分校建设者行列。

建工部第一工程局103工程指挥部、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老教师”“新教师”“老青工”“新青工”等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分校建设掀起了第二次建设高峰。1971年12月11日,绵阳分校大体建成[12]。建成了3栋教学科研大楼、10栋家属楼、6栋学生宿舍,还完成了办公楼、食堂、医院、中小学及其他附属设施。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师生自力更生建设校园

中央对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建设给予了大力的持续投入,即使在三线分校下放时期也不例外。例如1973年,国务院教科组给予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和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4所下放高校基建投资246万元,其中清华大学绵阳分校46万元,主要建设教室1300平方米,附属中学1260平方米,门卫室50平方米,水泵房70平方米,以及供电、供水、排水、道路、围墙、运动场、游泳池等室外工程[14]。

四、分校的领导体制、管理运行、专业设置

(一)领导体制

“清华大学西南分校”“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领导体制有较大不同,现分别介绍如下:

1.清华大学西南分校。

清华大学西南分校是中央直属的三线建设项目,根据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该项目项目以高教部为主,负责统一指挥,统一管理,四川省和中央各部门协助进行。

为加快清华大学西南分校建设,教育部任命著名理论化学家、卓越的教育家唐敖庆教授任西南分校校长[9]。专门设立了“651工程办事处”,其党总支书记、主任由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解沛基担任,张静亚、庄前昭任副主任。

西南科技大学内,当年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老建筑

清华大学西南分校建设所需的地方建筑材料、地方协作产品、粮食和副食品供应、临时工,以及其他问题,由四川省负责安排。1964年12月25日,四川省委下发《关于积极支援国家重点建设有关分片挂钩问题的通知》,指出“国家重点建设在我省新建或迁来的企业,凡是建在各专区的,其党的关系分别划给重庆、成都、自贡三个市委领导,并由三个市组织对这些企业的支援”“在乐山、绵阳、温江、雅安等地区的企业,由成都市委领导”[15]。

2.清华大学绵阳分校。

1968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派以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副团长张荣温为总指挥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入清华大学,制止武斗,稳定局势[12]。工人农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清华大学后,对学校实施了军事管制。军管期间,清华大学三线分校的军代表由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林基玉担任。

清华大学三线分校下放后,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严格按中央要求,实行了以清华大学为主、四川省为辅的双重领导体制。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时期,分校设立革命委员会和党委,革委会主任任党委书记。根据《清华大学志》记载,绵阳分校的主要领导名单如下表[16]:

绵阳分校的主要领导一览表

姓名

职务

任职年限

林基玉

8341部队军代表

1968—1978

胡 健

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

1970—1973

张慕葏

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

1973—1978

(二)管理运行

为保证日常运行,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教学和科研管理运行机构。下面将有关机构名单整理如下[9]:

1.行政机构。

办公室:负责党委和革委会的综合性工作;教改组:负责教务、科研、生产、图书资料、教材、科研生产物资供应、小学等工作;

政工组:负责组织、人事、学生、政治课、广播站和安全保卫工作;

后勤组:负责财务、仪器设备、材料库房、校医院、食堂、基建、修缮、运输车队、农副排等后勤保障工作;

驻京办事处:负责分校与校本部的沟通联系、分校重要物资采购、照顾留京或返京职工;

2.公共基础课教研组设置。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公共基础课教研组共设立了3个,分别为基础课教研组、计算机教研组、体育教研组。

3.实验室设置。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总共设立了9个实验室,分为教学专用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两大类。化学、物理、电工和计算机4个实验室为教学专用实验室,通信、雷达、电真空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和激光技术5个专业实验室承担本专业的教学实验和科研工作。

4.生产机构设置。

总装车间:总装车间1971年底成立,设在分校101大楼三楼西半部。主要为通信、雷达专业学生提供电子工艺实习场所。

机加工车间:机加工车间是分校独立建制的一个单位。共有4座厂房,分别为机加工、铸工、锻工、电镀和表面处理,车间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三)专业设置

三线建设期间,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建设起雷达、通信、电真空、半导体、激光和无线电机械结构6个国防尖端专业。6个专业按军事化管理,教研组设置为连,设连长和指导员。

五、清华大学三线分校的办学成就

清华大学三线分校从西南分校到绵阳分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办学成就。

(一)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开展了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全日制工农兵大学生、短期专业进修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取得了重要成绩。

1.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

1969年战备搬迁过程中,清华大学1970届许多毕业生紧急搬迁绵阳,仅无线电系1964年入学的6年制0字班和1965年入学的5年制00班毕业生,迁往绵阳的学生约有三分之一。这些学生在绵阳完成了他们最后的大学学业,并顺利毕业。

2.全日制工农兵大学生。

1970年6月27日,根据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1970年秋,清华大学迎来了中国大学招收的第一届工农兵学员,这批大学生直接来自工厂、农村和部队。当时没有全国统一考试,工农兵学员的招生采用地方推荐,再由学校面试的方法进行。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每年招生200—300人,学制三年半。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1970年招收的首届学员在北京入学,学生包括雷达、电真空器件与物理、半导体和无线电技术4个专业。其中无线电技术专业留到北京,其他3个专业一年后迁往绵阳。这四个专业共招了6届。

从1972年开始,分校的学生都直接到绵阳入学。从1972年起,增加了多路通信专业。从1974年起,增设激光专业。1976年,增设无线电机械结构专业。1976年,入学的学生由于毕业期间正处于分校迁回北京阶段,学习时间延长一年,于1980年毕业。

从1971—1980年的10年中,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共培养了6届工农兵大学生,共计1422人[16]。

3.短期专业进修生。

除开展全日制教学外,绵阳分校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

搬迁绵阳后,通信专业继续招收部队学员,延续在北京时的名称,称为“抗大班”二期,学制一年半,针对通信需要进行了系统培训。

1970年,绵阳分校半导体专业招收了两个一年制的短训班。

1971年12月,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和北京总校自动化系、建工系的第一批老工人进修班学员138人毕业,成为清华大学第一届老工人进修班毕业学员[12]。

另外,绵阳分校还开办了农业机械班,为绵阳地区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科学研究

清华大学三线分校主要从事国防尖端技术教学科研工作,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军民融合背景。

196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无线电电子学研究室,由清华大学和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共同领导。研究室由第十院院长孙俊人直接领导,日常研究和行政工作由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负责,研究任务和经费由第十院下达[9]。后来,虽然国防部十院历经集体转业、集体参军,到1975年再次集体转业成为四机部第十研究院等体制调整变化,但第十院与清华大学在电子领域的科研合作历久弥坚,在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时期取得辉煌成就。

1969—1978年的十年里,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承担并完成了一大批国家战略急需的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5项成果在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奖。我国第一个激光测距仪、第一台可视电话编码设备、第一套数字通信系统等许多一流的科研成果都诞生于此,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成为我国数字通信的摇篮。主要科研成果有:

1.靶场引导雷达改装。

1971年初,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承担了靶场引导雷达——黑龙江雷达的天线、测距机及经纬仪三项改装任务。改装任务于1976年完成,并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通过地对空导弹打靶验收测试。该成果使靶场引导雷达的作用距离大大增加,为我国远程导弹的试验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2.参量放大器和微带电路研究。

1970年5月,国务院电子振兴办下达了雷达接收系统小型化和集成化的研究任务。为达到任务要求,绵阳分校决定采用当时最新科学技术——微波集成电路。经过努力,1976年底完成了符合正在研制的歼8飞机要求的集成参放样机。1976年底到1977年初,通过江西空军基地试飞试验,军方认为效果显著,满足实战需要。

3.激光测距仪。

1970年12月,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激光专业刚成立,就组织开展了炮兵激光测距仪研制,并很快取得成功。炮兵激光测距仪被送往北京炮兵部队并成功进行了实地测距试验,后由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激光测距仪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4.宽带大容量数传终端机研制。

1970年,四机部和总参通信兵部下达了宽带大容量数传终端机的研制任务。1973年底,230.4kb/s的基群数传机在绵阳分校研制成功;1974年初,通过总参通信兵部组织的现场联试,同年总参通信兵部和四机部安排绵阳730厂试生产;1975年完成生产样机的设计定型;1984年这一成果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5.军用数字保密电话网设备的研究。

1972年,总参决定全军数字保密电话通信网建设采用增量调制制式,速率为32kb/s。为此由总参通信兵部和四机部在全国组织选型评比会,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提出的“全数字压扩增量调制”方案获得第一名,被选定为全军保密电话编码标准。

随后,绵阳分校受四机部委托,主持了6路、12路和24路增量调制保密电话终端机的统一设计工作,并由四机部有关单位投入试制与生产,成为我国数字化军用保密电话网的多路终端装备。

6.数字可视电话编码终端机。

为加快我国激光通信的研发,在四机部、中国科学院以及总参通信兵部支持下,中国第一个光通信计划“723机”[17]于1972年3月由四机部立项。该项目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起止时间为1973年1月至1977年12月。项目下达给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和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等单位共同承担。在该项目资助下,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通信教研组研制出“数字可视电话编码终端机”,该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清华大学分校部分教材,大部分是教师自己编写油印

7.120路CM数字微波传输系统。

1975年11月,四机部主持的国家重点工程川沪(一期工程四川至武汉,称川汉)微波通信系统正式启动,其目标是为四川到上海的天然气输气管道提供沿线通信及监控系统。该工程分为“北方点”和“南方点”。北方点由石家庄19所牵头,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广播器材厂、北京电控厂等;南方点由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牵头,包括重庆716厂、绵阳730厂等。绵阳分校在1975—1978年的3年时间完成了120路CM数字复接终端设备的研制,并在绵阳730厂投产。该成果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通信学科史》对该成果作出高度评价:“中国数字微波通信真正有影响的研究和开发是从川汉输气工程开始的……由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牵头主攻2GHz120路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攻关,于1978年3月在石家庄全国总联试中取得成功,并先后投入生产。在中国数字微波的发展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8]

清华大学三线分校辉煌的办学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聚集了一批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领域的名师大家,包括后来担任了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李传信、党委副书记胡健、常务副校长解沛基、副校长赵访熊、副校长张慕津,以及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的常迵院士、李志坚院士、吴佑寿院士、周炳琨院士等,都在绵阳分校工作过。

六、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迁往北京

“文革”结束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从事国防尖端技术教学和科研、具有军民融合深刻背景的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何去何从,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问题。

(一)中央决策

1977年4月,长期关注和支持清华大学无线电学科发展的王诤中将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四部部长,1977年8月升任中央军委委员。为加快发展军事电子工业,经总参四部和清华大学商议,并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由总参谋部四部接收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大部分学科[9]。随后,王诤向再次刚刚恢复党政军职务不久的邓小平写信,提出将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通过改造,建成一所规模比较齐全的电子对抗雷达工程学院。1977年10月,邓小平将此件批转时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此事请教育部党组研究一下,提出意见,再决定(我意如对清华无大妨碍,拟可同意)。”[19]

正在教育部研究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去留之际,传出了中央同意北京大学汉中分校搬回北京的消息,由此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部分教职工人心思归。时任清华大学校长刘达在听取了绵阳分校代表反映的意见后,认为“原无线电电子学系各专业是清华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把这些专业迁回清华[9]。

1978年5月,清华大学党委向教育部报送了关于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问题的请示报告(〔78〕清字第143号)。报告提出,“我们认为:把这些专业同时迁回清华,有利于加速培养无线电电子学方面的科学技术人才,开展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早出成果;有利于清华各系科之间的配合,促进边缘学科的生长,办好清华大学。”刘西尧在此件上批示:“呈邓副主席,我们拟日内即招双方一谈”。邓小平在此件上批示:“同意”。

为了“毁约”,刘达校长亲自请部队同志来校谈判,并派分校的领导去部队解释[20]。在清华大学和总参四部商谈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何去何从的关键之际,王诤中将因癌症于1978年8月13日病逝于北京。由于清华大学积极主动沟通等原因,总参四部不再坚持原来意见,但是要求去绵阳分校动员教师参军。最后,经总参代表到绵阳分校动员后,有近20位年富力强的新教师被批准参军调入总参。这批教师在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9月1日,教育部向清华大学下发《关于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迁往北京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邓副主席的批示,同意你校绵阳分校迁回北京,现有校舍移交四川省筹建高等学校。”

(二)校舍移交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总局在绵阳清华分校原址建设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21]。1979年4月,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和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办理完毕校舍和人员交接手续。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教职工560人(包括家属)返京,176人转入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工作,424人安排到其他单位。1979年5月9日,最后一批搬迁专列从绵阳火车站徐徐开出,次日下午到达北京,绵阳分校搬迁工作结束。

绵阳分校搬迁工作从1978年夏季开始,于1979年5月全部结束,运输仪器设备、生活资料和教职工的家私,用了200多个车皮[9]。

1993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更名为西南工学院。2000年8月23日,经教育部批准,组建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内遗存大量清华大学三线分校建筑,这些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值得保护传承利用。

如今的西南科技大学正门

(原载《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22年第2期 ,“方志四川”发布时有删改)

参考文献

[1]陈夕,主编.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编.中国工业五十年 新中国工业通鉴 1966—1976.10(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19.5—2009.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4]刘洋、胡晓菁.三线建设时期高教部所属高等院校的布局调整研究[J].科学文化评论,2019(04):87—97.

[5]崔一楠,喻双全.备战搬迁中的清华大学绵阳分校[J].炎黄春秋,2020(06):73—77.

[6]刘冰.风雨岁月:1964年—1976年的清华[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7]《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1927—1996)[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9]吴佑寿,张克潜,冯正和,冯振明,王希勤,金德鹏,黄翊东,编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史(第一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0]清华大学西南分校校址选址问题[Z].绵阳市档案馆,069-04-0307-010.

[11]绵阳市建委《建筑志》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四川省绵阳市建筑志[M].内部出版,1988.

[1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一百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3]调651工程处所接收的职工135人另行分配给0821现场指挥部的通知〔(66)劳配字第074号〕[Z].绵阳市档案馆:098-01-0294-021.

[14]转知国务院教科组拨给你校1973年基建投资〔高教计(1973)第136号〕[Z].绵阳市档案馆:144-01-0040-043.

[15]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省卷(下)[M].内部资料,2016.

[16]方惠坚,张思敬,主编.清华大学志(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7]黄肇明.“723”机—中国的第一个光通信计划[J].光学学报,2011(09):357-358.

[18]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通信学科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0]吴一枫,黄永峰.吴佑寿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教育志(下册)[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 勇(西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处)

吴传文(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陈丽娜(西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