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春:保护与传承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当代对策
起始于20世纪1960年代的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部署组织展开的。在1964年至1980年的17年间,国家在三线地区13个省、市、自治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民工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建起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
当年的三线建设者们,克服了难以计数的困难,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宝贵的生命,在中华大地上谱写出一幅宏大壮丽的图景和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由此形成的“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气势恢宏、波澜壮阔,造就了当代中国产业工人,影响了数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前无古人的伟大经济建设活动,离我们渐行渐远。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三线建设是保密的,我们的主流媒体对其没有介绍,没有反映,没有表现,也没有宣传,80后、90后及00后甚至不知道中国大地上还发生过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三线建设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2012年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正式成立后,三线建设研究从过去的学者个人的“单打独斗”或某个机构的“游击作战”,发展为集团式的“大兵团”正规作战。三线建设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将从过去的以点代面,以局部表现整体的研究状态,走向全面的、完整的、“无死角”的研究。因此,三线建设研究迫切需要真正地成为一门学科,逐步形成完备、严整的学科体系,以使三线建设研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在当下的中国,如何理解、认识、评价三线建设和保护、传承三线建设文化遗产,有几点建议:
一、厘清认识问题: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能量探索,是人类经验和人类记忆
如何历史地评价三线建设的千秋功过,各方专家学者多有论述,比如陈东林教授在《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一书中有一个基本观点:“三线建设使我国建立了巩固的西部战略后方,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相差过大的状况,成绩是主要的;同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失误和偏差。”这些评价尊重了历史时态,是客观辩证的,没走极端,也是我们深入总结三线建设的基本把握。
原国务院三线办负责同志王春才,当年与许多主管、主抓三线建设的领导人在一起工作,而且主要负责三线建设项目的规划,对三线建设整个历史过程和进程相当熟悉,既有宏观慨括的了解,又有工作实践上的掌握,成为全面研究三线建设的复合型专家。作为三线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王春才率先倡导和呼吁关注三线建设,主张从历史正面和正能量探索角度评价三线建设,坚持必须正面评价和充分肯定三线建设的成就,这是我们认识和研究三线建设必须守住的思想底线,不能突破。
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以为在历史评价三线建设的语境下,还应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看三线建设,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三线建设已不止是一场战天斗地、波澜壮阔的国防建设、工业布局调整,也不仅限于1100多个具体项目,它已经演进和抽象为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概念,上升为人类经验和固化记忆。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我们必须“跳出三线看三线”,站在另类的视角透视三线建设,进一步反思三线建设。
二、突破困境问题:以联合“申遗”方式保护和传承三线建设文化遗产
在我国三线建设起步的1960年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提出保护工业遗产,并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如建立铁桥峡谷博物馆等,今天已成为世界工业遗产保护的典范。我国对工业遗产实质意义上的保护始于1990年代,目前对工业遗产的认识和保护理念差距还相当大,尤其是对三线建设等近现代重要事迹及代表性建筑,相关专家(多属考古层面)的接受程度还很有限,从而导致三线工业遗产形同关停并转、“城市污染”的代名词,遭到开发性、保护性破坏,使人类最重要的工业文明时期的见证(物)有可能成为一段空白。
三线建设留下了丰富的工业文化遗产,比如攀枝花市拥有全国最大的露天钒钛磁铁矿山——兰尖铁矿,有全国最大的独立煤矿——宝鼎煤矿,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地下火力发电厂——503地下战备电厂,有全国最大的木材水运遗址——金沙江·雅砻江水运遗址,有20世纪建成的最大水电站——二滩水电站……还包括大田会议旧址、仁和会议旧址、大渡口十三幢、攀枝花建设总指挥部旧址及渡口吊桥、密地大桥、老邮电所、大渡口电影院、渡口火车站、攀钢一号高炉、兰尖平硐等系列三线建设遗存。
可以说,整个攀枝花布满了三线工业文化遗产(址),这些既是我国人民独立自主走工业化道路的最大标本,三线建设最大的标本,又是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中最精华、最具三线时代风貌的文化遗存,是三线建设这份人类记忆的最好载体,必须珍惜和保护。
这类似的例子,在全国十三个省区可谓丰富多彩,不胜枚举。
三线建设几乎是一部“断代史”,过去由于高度保密及对这一段历史否定较多,社会各界认识不一,导致当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千千万万三线建设者没有获得应有评价,没有社会地位,抬不起头,甚至自身都对那段战天斗地、波澜壮阔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产生怀疑。所以,他们迫切需要一场纪念,我们需要“还他们一个尊严”。我们倡导三线建设所涉及的全国十三个省区积极保护和传承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和智慧,将三线建设文化遗存统筹“捆绑”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广大三线建设者保留自己的精神家园。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与拯救,目前申报项目主题及申报方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如大型文化线路项目逐渐进入评审视野,“捆绑式”联合申遗风生水起,甚至出现了跨国际联合申遗的壮观现象,这一点在近年的中国尤显突出,如2010年8月贵州赤水、湖南崀山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遗成功,2014年6月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成功申遗,就是最典型案例。其中大运河“申遗”范围涉及我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相关遗产达58处。丝绸之路“申遗”更是直接牵涉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个国家。这些意义非凡的现象昭示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新趋势,客观上为三线建设所涉及的13个省区联合“申遗”提供了借鉴和新的路径,并将为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打开一扇大门。
三、解决体系问题:构建三线建设学学科理论体系
三线建设文化作为一种当代历史文化,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它蕴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历史及其演进过程。三线建设历史的短暂性,消失的快速性,认知的多重性,使得我们对三线建设的研究需要有紧迫性,要不断地透过历史的尘埃,去探索,去复原,去辨别。
与此同时,由于三线建设这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大革命”这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合,而且两者都是前无古人的,这就使三线建设文化呈现出复杂多样性和互相渗透性。加之上个世纪60、70年代政治和经济的高度融合,三线建设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定位,存在着纷繁复杂的参照坐标。三线建设的老领导,原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钱敏说:“对三线建设历来有争议,毛主席在世时不敢争,毛主席去世以后争得很厉害。”这样的情形,使得我们对三线建设文化的自身定位和自我识别存在着非同一般的难度。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中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透过现象看本质,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工作做起,认认真真地从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做起。
鉴于三线建设文化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领域,我们对三线建设文化进行综合考量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其精神价值,对它的研究不是一项单纯的、简单的实用性研究,而是一项有关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研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地完成三线建设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为三线建设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三线建设学作为一门特色非常鲜明的综合性学科,在它的构建初期,应该按照“尊重历史、面向全国、抓好实例、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为经纬,以解剖实例为突破口,着重做好以下几个子系统的理论研究工作。
(一)做好系统理论的研究工作
1、三线建设史学研究
三线建设的人文历史是三线建设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我们要按照三线建设领导的殷切期望“秉笔写史,沥血著书,是所有文化学者的高尚追求”,做好三线建设的史学研究,主要从以下范围入手:(1)形成三线建设编年史。三线建设历史的基本脉络及表现研究,主要是从纵向的角度,理清三线建设的基本情况,掌握三线建设的基本流向和演进过程,形成三线建设编年史;(2)形成三线建设断代史。三线建设的个案研究,主要是从横向的角度,深入分析和研究三线建设的基本表现和个性特征,形成三线建设断代史;(3)形成三线建设专业史。各个建设领域的三线建设子学科的史学研究,主要是从行业的角度,掌握三线建设文化的深度内涵,扩充三线建设学科体系,形成三线建设专业史;(4)形成三线建设地方史。13个省区特定区域三线建设现象及其特征研究,主要是从特定典型研究的角度,集中研究国内相关省市三线建设现象,形成三线建设地方史;(5)形成重点三线建设史。三线建设各主要市州三线建设的史学研究,形成重点三线建设史;(6)形成攀枝花三线建设典型个案史。攀枝花三线建设典型特征研究,主要是深入研究攀枝花三线建设的个性特征和典型性,形成攀枝花三线建设典型个案史。
2、三线建设经济学研究
对于三线建设要从经济学角度去研究,从而对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找到借鉴,找到对接的途径,主要包括:(1)三线建设前三线建设地区经济状况的研究;(2)三线建设结束时三线建设地区经济状况的研究;(3)三线建设前和三线建设结束时三线建设地区经济状况的比较研究;(4)三线建设对我国产业结构布局改变情况的研究;(5)三线建设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改变情况的研究;(6)三线建设对三线建设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改变情况的研究。
3、三线建设行政学研究
三线建设是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了适应这场经济建设,中央和各省区都成立了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并在三线建设重点地区进行了相应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区划的调整,这种调整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建设,也对今后的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的主要范围是:(1)中央和各省区管理三线建设的机构设置情况的研究;(2)三线建设时期新组建的管理机构、部队情况的研究;(3)三线建设地区行政管理的状况研究;(4)三线建设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状况研究;(5)三线建设地区行政管理与现在行政管理的比较研究;(6)三线建设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对后世的影响状况研究。
4、三线建设与“文化大革命”关系的研究
三线建设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文化大革命”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合造成了对三线建设不科学的历史评价,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利于三线建设研究的正常进行。对此的研究范围主要是:(1)三线建设起止时间的研究,“文化大革命”起止时间的研究,二者的不同时间和相同时间的研究;(2)三线建设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情况的研究;(3)决策层对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态度的研究;(4)三线建设者对“文化大革命”态度的研究;(5)三线建设地区“文化大革命”影响的个案研究;(6)三线建设减轻“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破坏的研究。
5、三线建设人文地理学研究
“很多我们以为已经成为历史的人和事,其实一直都还是存在着的现实。”学者孙晓筠在《17年大移民——三线调查报告》的开头语中如是说。三线建设是一种人类在自身演进过程中,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空间地理活动,这种活动看似已“过去”,实际还存在着。三线建设人文地理学研究就是对不同的时间、空间的差异比较,以及对现实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后世提供一种借鉴。做好三线建设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范围应当是:(1)三线建设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特征研究;(2)三线建设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特征比较研究;(3)三线建设者迁徙原因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研究;(4)三线建设者迁徙原发地和到达目的地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研究;(5)三线建设时期大规模人口迁徙对迁徙目的地与原发地人口结构影响的研究;(6)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者大规模人口迁徙对国家、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7)三线建设时期特定的迁徙原因及其特征的综合研究; (8)因三线建设而诞生的攀枝花市对金沙江流域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
6、三线建设民族学研究
在三线建设研究中,必须把三线建设的民族学研究作为三线建设研究一个方向来考量,研究的主要范围是:(1)三线建设实施之前迁徙目的地民族构成研究;(2)三线建设对原住民族生态的改变及影响研究;(3)三线建设实施进程中迁入者与原住民之间的互动研究;(4)在三线建设影响下各原住民的演变过程及现状研究;(5)三线建设者迁入目的地以后自身演变过程及现状研究;(6)三线建设文化在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对民族文化生态的影响研究;(7)三线建设人口迁徙对国家民族状况改变的情况研究;(8)因三线建设而延生的攀枝花市对金沙江流域民族文化生态的影响研究。
7、三线建设民俗学研究
在三线建设研究中,要把三线建设民俗学研究作为对三线建设者精神风貌客观展现的重点,在突出个性上下功夫,主要范围是:(1)三线建设区域文化群落中的民俗特征及规律研究;(2)三线建设文化个案特征研究;(3)三线建设文化个案的饮食习俗研究;(4)三线建设区域的语言(方言)特征研究;(5)不同地区三线建设文化个案之间的民俗特征比较研究;(6)三线建设对建设区域的文化心理影响的研究。
8、三线建设文艺学研究
三线建设文艺学的研究,要在掌握和整理三线建设时期文学艺术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研究活动,为三线建设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人文动力。其主要范围是:(1)三线建设文艺史学研究;(2)三线建设文学作品收集整理与研究;(3)三线建设音乐收集整理与研究;(4)三线建设美术收集整理与研究;(5)三线建设民间工艺收集整理与研究;(6)三线建设作家作品研究;(7)三线建设艺术家作品研究;(8))三线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研究。
9、三线建设文物研究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1)什么是三线建设文物?通过研究制订出《三线建设文物标准》;(2)三线建设可移动文物研究;(3) 三线建设不可移动文物研究;(4)三线建设文物对研究三线建设的作用研究;(5)三线建设文物断代研究;(6)三线建设文物价值评判研究。
(二)基本对策
三线建设学的学科建设是三线建设研究的基础和先导。随着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成立,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共同参与,着力实施的当务之急。做好三线建设学学科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
1、建立学科科研项目制
一是要做好科研项目的总体规划;二是扎实开展具体的项目实施,;三是形成科研项目考核验收标准。
2、建设研究阵地
一是建立稳定的研究机构;二是建立研究成果展示平台。
3、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一是举办三线建设学理论研讨会;二是开展三线建设学学术讲座;三是组织专家学者参加学术观摩交流;四是开办三线建设学理论培训班;五是通过组织学科内专家学者开展实地调查等途径,收集整理三线建设学科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夯实基础工作。
4、建立健全成果评价机制
三线建设学研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板块,要做到对其工作成效的考核评价,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虽然都是“务虚”的工作,同样也需要形成完备的评价机制:一是要建立研究时效评价机制;二是建立研究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三是建立专家学者学术贡献评价机制;四是建立整体工作效益评价机制。
5、推进理论成果转化
在三线建设学学科理论研究中,一是要注重三线建设学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区域内部公众的共同心理,使其成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二是要注重研究成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参照,使其成为社会和谐的人文关怀动力。
6、加强学术人才培养
通过聘请顾问、设立研究基金、开展课题合作等方式,吸引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三线建设理论研究中来,以提高研究成效,增强研究影响,带动研究。同时要鼓励人才转型。
最重要的是大专院校、社科机构要上报教育部,正式将三线建设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公布,各院校和社科机构要培养一批三线建设学导师,并招收一定数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使三线建设学的研究后继有人,持续进行下去。
(作者:张鸿春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文物局)
(来源: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