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四川三线建设>人物回忆>详细内容
2024-04-25 19:31:08

【记忆】攀二代赵红军与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票证的故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18 16:11:27 浏览次数: 【字体:

攀二代赵红军

与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票证的故事

“米粒,黄又黄,养活了爹来养活了娘,养活了一群小儿郎。站在高处回头望,玉米地里是我娘。”今天再读这首儿歌,其中滋味五味杂陈。

偶然间在电影频道上遇见《九香》,九香舔碗的镜头催人泪目,那个特殊年代的生活场景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无独有偶,恰逢电视剧《人世间》获得第28届白玉兰奖多项提名。剧中刻画的鲜活人物、还原的历史情境以及振聋发聩的台词,无论看多少遍,依然让人泪流满面、热血沸腾。

这些年代剧之所以引起老三线建设者的共鸣,在于都有一个绕不过去的主题——饥饿的年代和抗争的人们。这是《人世间》里众多《九香》们直击灵魂深处最动情的画面,所不同的是,如今再难体会60、70年代“苦”的魅力,更别说花花绿绿的票证下,人们从苦乐年华中获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小小的纸片特别珍贵,是那个困难年代里的“吃饭护照”,人们视它们为“宝贝疙瘩”。今天,我们一起透过攀二代赵红军的足迹,了解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有关票证的历史。

赵红军的1971

“幸福的时候,回忆痛苦的时候格外幸福,反之也一样。咱们年轻的时候,吃的穿的不如现在吧,但总感觉比现在幸福,为啥,还是年轻啊,年轻就有未来,就有希望。”电视剧《人世间》里的台词,勾起了赵红军对三线建设那段艰苦岁月的回忆。

1971年,攀枝花刚刚喜迎了出铁、出钢、成昆线贯通三件大事后,赵红军就降生到了一个叫把关河口的地方。爷爷是一名老红军,母亲李有兰是一名老三线建设者。为了继承爷爷的红色基因,母亲把他取名“赵红军”。

赵红军出生后,一家4口挤住在一间干打垒房里,家徒四壁,除2张床、1个脸盆和一些零星的生活用品外,什么也没有。因为没什么东西可放,屋子显得格外空旷和萧条。

“出工不用催,收工喊不回”,是老一辈三线建设者的真实写照,刚记事的赵红军自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更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那么拼命。他只知道父母亲像打了鸡血似的整天在工地上忙碌,修建502电厂时,再苦再累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据母亲李有兰回忆,怀赵红军那会儿,已有8个月身孕依然不管不顾参加502电厂基建大会战,挖土、挑砖、修挡墙样样争先。赵红军打着哈哈笑道,每天跟着母亲起早摸黑,也勉强算见证三线建设了。

1968年版布票(作者供图)

粮票——让人欢喜让人忧

赵红军的整个童年和长身体的关键时刻,都是在饥饿中度过的,感觉从来没吃饱过。他挖过草根吸里面的甜味,采过江边黄灿灿的桐子果充饥,直到头昏眼花呕吐不止才知道桐子果不能吃。在那个饥饿的岁月里,发生这些不堪的往事太正常不过了。

由此,整个80年代流行的花花绿绿的票证,给赵红军带来了温饱的希望。同时,这些票证又让他欢喜让他忧。喜的是,吃的有粮票、油票、肉票、蛋票、糖票、豆制品票、蔬菜票、水果票,穿的有布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用的大件票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衣柜家具票等,可谓五花八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忧的是,像全国各地一样,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物资匮乏,票证是按需分配的。一个初生婴儿一个月的地方粮票大约是5斤,像赵红军父亲那样干体力活的成年男性,也不过30斤。大部分时间还要看工作、工种,劳动力差的就少分一些,这在当时是仅能维持基本生存的状态。

赵红军经常看见母亲把一叠渡口粮票、面票和一些标注号码的商品票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四方桌的抽屉里,一本粮食供应证压在上面。出于饥饿和好奇心驱使,赵红军经常趁父母亲不在时打开抽屉,翻开能给家里带来粮食的神奇票票端详。这些票证里有1980年版的10斤面粉供应票,1975年版的2斤粮食供应票、枣红色印有成昆铁路通车图案的1斤粮食供应票,还有多张1979年版的1两、2两、5两粮票和面票。

最令赵红军垂涎欲滴的是渡口市商业局1980年版的壹人号票。这种号票按数字排列,可到肉店买肉,到厂办商店买糖、买烟、买酒。肉店一个月只去1次,用号票买回来的带骨肉,那种香味至今难忘。后来又有冰冻肉和盐肉供应,厂办商店可以经常去,可号票有限,即使有钱,但没号票照样买不到商品。

不同类别的粮票 面粉票(作者供图)

粮票换冬瓜糖,甜在口上疼在身上

1984年,攀枝花三线建设已进入尾声,赵红军也迈入了初中的校门。那时,凭票证购物的市场环境开始改变,市场上开始出现议价粮,也就是不要粮票就能买到粮食。家中粮票渐渐多了起来,还有剩余。

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野营拉练,同桌同学提议叫赵红军把家中多余的粮票给她,然后她用冬瓜糖交换。赵红军曾吃过河门口商场里卖的冬瓜糖,那种沁人心扉的甜味实在是难以抵挡。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家里的10多斤粮票全部用来换成了冬瓜糖,并用草纸小心翼翼地包裹后塞在枕头套里。每天晚上睡觉前,赵红军就偷偷地抠一块含在嘴里慢慢嚼化,那样的夜晚真是甜蜜。

幸福的时光总是匆匆流逝,很快,藏在枕头下的冬瓜糖就吃完了,赵红军还意犹未尽。但是更让人难为情的,是如何应付家人的盘问。

10多斤粮票不翼而飞,自然瞒不了多久。母亲李有兰发现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将赵红军拦住一番审问。在母亲严厉问询下,赵红军不得不老实交代自己的“犯罪”经过。母亲随手捡起地上的一根桉树条狠狠地抽打赵红军的小腿,几十年过去了,那种火辣辣的疼仍让他记忆犹新。

时隔多年,冬瓜糖在赵红军眼里都是最美味的糖果,是现在品类众多的美食中不可比拟的。当然,桉树枝狠狠抽打的滋味也让赵红军狠狠地长了记性,记住了粮票是家里特别贵重的东西。

1980年版肉票(作者供图)

票证故事的启示

一张张小小的票证,一个时代的记忆,见证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方寸不足8厘米的渡口粮票、面票、商品号票,伴随了整个攀枝花三线建设的历史进程,岁月的冲刷让它们泛黄褶皱,却依然倍感亲切。

赵红军家珍藏的小小票证,已成为“票证年代”一个独特的历史印记。每每回顾攀枝花三线建设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岁月,这些承载着攀枝花三线建设者苦乐年华的实物票证,都会以一种难以磨灭的方式拉回赵红军的记忆和乡愁。他爱这小小的票证,更爱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勤劳品格,带着一颗永远感恩的心,任何时候他决不会忘记勤俭节约的朴素风格。

如今,票证已褪去当年的光环,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则历久弥新。这样的精神,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攀枝花儿女为加快建设服务全国全省大局、具有攀枝花特色、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时代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攀枝花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