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与“三线军工”有个约会‖ 袁勇
我与“三线军工”有个约会
袁 勇
“三线军工”今何在?鲜有这方面文章,但有一首朴素的小诗我却印象深刻:“五星红旗书写着忠诚,军用装备镌刻着智慧;国防战线洒下辛勤的汗水,军民融合他们硕果累累”,这首诗诠释了“三线军工”的前生今世。
我曾是一名铁道兵,一直想走进“三线军工”,一直想领略他们别样的风采,因为我们有缘,让我有个心愿。恰巧,重庆市散文学会组织部分作家“走进基层”,使我在暮春里如约与“三线军工”相会,近距离“握手拥抱”,去触摸他们滚烫的红色血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倍感欣慰。
小时候,常听大人讲“三线军工”的故事(“三线”是指在沿海边疆地区、西北西南偏远山区和部分省市区建立国家战略后方基地):他们系国之命脉的国防工业,各种军用装备研发、生产均出自国营军工厂之手。20世纪60年代,有一群人告别可爱的家乡,告别敬爱的父母,有的抛家舍业,有的别妻离子,来到中国西部或西南偏远山区,安营扎寨,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建设高潮,为的是应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作出了“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的伟大战略决策,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被誉为“铁血军工”。
我充满着好奇和神秘。终于那年,我才十七八,当上了光荣的铁道兵,这是解放军工程技术兵种,自然与“三线军工”结缘,与他们有着“鱼水之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铁道兵把铁路修到哪里,他们就把军备材料保障到哪里,筑起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在唐山大地震抢险中,铁道兵冒险跑步前进,身后又是他们快速支援的身影;在和平建设时期,铁道兵(1984年集体转工转型)如今铁建人,手牵钢轨走天涯,华夏大地织上了铁路网,还是他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相关配套设备……
今天,当我们乘坐现代高铁如游龙般飞驰在祖国大地,当我们乘坐轨道交通,如梦幻般穿行于繁华都市,我就会想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昔日铁道兵,更不会忘记还有“三线军工”的无私奉献!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速度,一起拥抱明天的诗和远方吧。
带着这份情结,周日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赶到了约定集合登车地点。
人间最美四月天,风景这边独好。山水之都、美丽之城的重庆,疫情防控一直不错,“动态清零”。但见,大街车水马龙,小巷一派生机。大巴车沿着渝北宽阔的城市道路行驶。透过车窗,两旁葱绿的树木迎面而过,中间隔离带里万寿菊、月季花、牡丹花红黄点缀,竞相绽放,不时飘来一丝丝迷人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虽然此时阴天,空气依然清新宜人,不愧为全国文明城市前列。车内,文友们之间,熟悉的,不熟悉的,都交谈甚欢,正能量满满。谁说“自古文人相轻”,那是“老黄历”了。
约50分钟车程,我们就到了坐落于鱼复工业园区的华渝电气集团新厂区。陪同参观采风的邹强,是这家“三线军工”转型央企的第二代掌门人,集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一身。初见,他就是精明能干之人,说话总是面带笑容,安之若素。笑容中洋溢着风霜雪雨之后的喜悦之情。他与“三线”建设第一代掌门人陈福正老人,挺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经历了改革开放、转轨变型和军民融合的洗礼,饱受创业、辉煌、衰落、奋斗、再崛起的阵痛后,已发展成为全球500强中国船舶旗下的工业企业集团。
走进机电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一幢幢偌大的车间,窗明几净,海蓝色的地板,在天花板上那一排排柔和透明的灯光映射下,十分靓丽、格外温馨;那排列有序的铣、磨、镗、数控等机具尽收眼底,着实壮观,犹如国家不断强大的坚强“基石”;身着蓝色工装的员工们,在制造流水线上忙而有序:有的打磨,有的焊接,有的卡量元件,有的在装配,操作熟练且技术精湛……眼前场景,仿佛让我感受到了年轻工匠们,是在用心熔化着碳钢,用眼盯着科技前沿,用手丈量着整个世界,打磨抛光的是青春年华,焊花点点连接的是美好未来与希望。
与我们一同考察的老书记陈福正,喜形于色,充满着陶醉。“别看小伙子们年轻,人人都是能工巧匠,个个都有一手绝活。看到‘三线军工’的红色基因在第三代传承,我们老一辈就放心啦……”他很自豪地说。
继续往车间里面走,目之所及:轨道交通、能源装备、救援装备、船舶减摇鳍等一条条生产线,同样感受到厚重的大国工匠精神和浓浓的“军工”情怀。所到之处,风清云静,没有那种巨大的机器轰鸣嘈杂声,只有感觉很爽的设备运转声,扑鼻而来的淡淡机油味儿,犹如置身于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办公场所。这一切,折射出一个“三线老军工”国企的完美转型,所形成自己特有的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氛围。
时值晌午,云开雾散,露出了久违的太阳,暖暖的。走进华渝电气总部精密机械车间,我们穿上专用鞋套,来到成品展示室。墙上挂着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简介,平台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样品:光纤驼螺、惯性导航、电子仪器……一件件高精尖新产品,在窗外射进的缕缕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吸引大家纷纷驻足。公司装备制造部吴太勇主任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枚,向我们介绍道:这些产品都是特别定制生产,完全是工匠们用心血、智慧和汗水铸就而成的,其精度比航天配件产品要求还要高呢。
哇噻,厉害!我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难怪唐代诗人卢纶赋诗《割飞二刀子歌》赞美工匠精神“我家有翦刀,人云鬼国铁。裁罗裁绮无钝时,用来三年一股折”。
此时此刻,作家一行完全颠覆了已有“认知”:华渝电气不仅是一家造船“军工”行业,还是一家拥有军民类8大专业板块,能研发生产出高、大、上系列产品。我们愕然,邹强笑了。从他的微笑中,我读懂了“三线军工”过去那段峥嵘岁月以及新时代的今天和美好的未来:原第六机械工业部,世纪60年代,在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建立舰船仪表配套基地,后根据国家“七五”三线调整搬迁计划,将万县452、454等5个军工厂合并,组建重庆华渝电器仪表总厂,2019年又将中国船舶717研究所并入,企业改制更名为重庆华渝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几十年风雨兼程,几代船舶人艰苦创业,凝聚了博大精深的“三线军工”精神,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曾创造出新中国无数个第一:
第一台方向水平仪
第一台航海减摇鳍
第一台汉字计算机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领先世界的尖端仪器与设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一串串闪光的数据,昭示着这家“三线军工”转型“以军为本,融合发展”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回望过去,“三线军工”人感慨万千。他们高举共和国的旗帜,坚定前行了近六十年,中国军工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创造光荣与梦想的历史。75岁高龄的老书记陈福正,与我们交谈中,眼眶有些湿润,那轻盈的一滴泪也未能掉下来,“我是‘三线军工’第一代建设者,20来岁就从浙江绍兴千里赴川。近六十年风风雨雨,近六十年春华秋实,见证了老一辈军工人的艰苦创业与新一代笃实奋进。三代人的青春接力,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变迁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我们三代‘军工’人的家国情怀”。“老军工”一席话,忽觉一股暖流温暖了我的心头,让我更加肃然起敬。
是啊,“三线”岁月成记忆,红色精神在传承。
展望未来,“三线军工”人豪情满怀。他们将以全新的理念,实施“兴船报国,创新超越”战略,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船舶集团。
致敬,“铁血军工”三代开拓者!
我坚信,那一抹深邃的军工蓝,明天更加绚丽璀璨!
待到“新型军工”梦圆时,我们相约再相会
……
作者简介
袁勇,重庆长寿人,笔名远鹰,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铁道兵出身,资深新闻工作者,多家协会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散文作家。《百名京城女喜嫁昨日兵》《两地书》《高路入云端》《这世界并不陌生》等百余篇(部)文章获国家级、省部级一二等奖,其中部分文章被收录于丛书。著有《逐梦一路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袁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