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四川三线建设>总结研讨>详细内容
2024-04-25 19:31:23

三线建设与当代产业发展的思考与研究

作者:陈静 来源:中共自贡市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0-02-22 09:49: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三线建设与当代产业发展的思考与研究

陈 静

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对全国经济布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三线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自贡党委、政府坚定不移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夯实工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为当代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所形成的三线精神至今熠熠生辉。

一、三线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964年,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做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1965年起,国家开始把沿海一些工业企业向西北地区搬迁,新项目则大多集中投放在西部地区,于是新中国建立后的首次西部大开发——三线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此时的四川省第三大城市的千年盐都自贡,行政区划包括自流井、贡井、大安3个城市区和1个郊区,28个公社和1个农场,人口56万,城市人口达25万之多。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盐卤与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建立了多种化学工业。

三线建设对自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夯实工业基础。自贡是一个以盐业和盐化工为主的老工业城市,尽管城市历史悠久,但工业结构比较单一,门类少,主要是盐化工业,城市发展后劲不足。三线建设使自贡引进了发电锅炉、机床制造、通用设备等机械工业,焊接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硬质合金材料、碳石墨材料等材料工业,锯条、制钉、手电筒小五金制造为主的轻工工业,使自贡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技术和管理力量得到极大加强,开始形成“盐业、化工、机械”三大类支柱产业,以及新材料,小五金等工业产业门类,为自贡的发展打下更为坚实地基础。

缩小地区间差距。在三线建设期间,内迁至自贡的企、事业单位共22,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陆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速度,缩小与其它地区的差距。如:自贡长征机床翻跟头1966年建成投产;炭黑设计研究所1966年开始接收第一个设计任务;自贡硬质合金厂1969年进入试生产,1970年10月全面投入生产;东产锅炉厂1970年正式开工生产;自贡焊条厂1970年内迁试产成功;晨光化工厂1970年建成投产;东新电碳厂1970年正式投产;自贡空压机厂1971年基本建成投产;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1973年开始正式招生。这一批内迁企事业单位的建成,使自贡工业生产能力越上一个新的台阶,缩小地区差距,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3、增加财政收入。据统计,1965年自贡全市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7091万元,比国家计划超额9%,比上年增长5.55%;交通运输完成货运量114.6万吨,超计划25.45%,比上年增长42%;基本建设投资是历年来完成最多、最好、最快的一年,全市完成投资2290万元,比1964年增长65%。新建65个项目,全部建成或基本建成的有58个,占89.23%。国家在自贡地区重点建设完成全年投资的104.92%,已有9个单位做到了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农业生产粮食及其经济作物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产3%,生猪比上年增长21%,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三线建设对当代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线建设前,自贡的工业基础设施落后,门类单一,现代化工业几乎是空白。三线建设后,由于内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涌入,不仅夯实了现代工业基础,改变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增强了城市的科研力量,使自贡的产业布局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城市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一)对工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首个内迁企业——自贡高压阀门厂。第一个内迁至自贡的三线企业是自贡高压阀门厂,自贡的三线建设便是从自贡高压阀门厂试点开始。自贡阀门厂是1960年修建,年产能力只有200吨左右。为适应三线建设需要,经国家计委批准,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吨,劳动生产率提高3.5倍。1964年9月,自贡高压阀门厂开始扩建,将上海良工阀门厂部分内迁到自贡高压阀门厂。此次内迁职工150人、设备39台。

1966年1月,国家计委、建委发文决定,将上海阀门厂的50台设备和人员198人迁往自贡高压阀门厂。经过两次内迁,国家给工厂总投资673万元,工厂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得以加强,生产能力由200吨/年达到了1500吨/年。1967年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311万元,产品产量651吨,实现利润42.8万元,成为当时自贡工业的领跑者之一,也为自贡阀门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硕果累累的科研机构——炭黑设计研究所。1965年初,化工部中国橡胶工业公司决定炭黑研究所迁建四川自贡,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家炭黑研究所。1971年至1980年这10年间,中国的科研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而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而炭黑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却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研制成功超细炭黑、开发了炭黑湿法造粒、开发并推广了炭黑新原料——乙烯焦油、开发或试验了炭黑着色强度等一第列新的测试方法。炭黑研究所是当时自贡唯一一所研究所,它促进了当时中国的炭黑工业的发展,丰富了自贡的产业门类,调整了产业布局,为自贡今后的产业发展打下根基。

1996年,化工部将原“化工部炭黑工业研究设计所”新升格更名为“化工部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1999年,随着科技部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炭研院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并全资进入中联橡胶(集团)总公司,改名为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1999年到2007年,炭研院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经济上,这几年年均增长30%以上,产值从1998年的6400万元到2007年的3亿元。在科研上,1999年以来已完成科研项目12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12项目,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设计奖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1项。

唯一一所高等院校——652工程。1965年1月,中央决定在内地三线建设华东化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4所重要大学分校。经过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华东化工学院内迁部门专门到四川省自贡市创办建设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简称:“652”工程,确定学生规模2800名,教职工总编制1120人,设置放射化学、放射化工机械、稀有元素、石油及天然气等10个专业,这是自贡市唯一一所高等院校,为全国培养了不少的化工专业人才。

几经周折,2000年4月,自贡市委决定:成立自贡市高校改革与发展规划指挥部,整合四川轻化工学院与自贡师专、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在汇东高新区划拨1000亩建立高校园区,四川理工学院筹备工作正式拉开序幕。经过4年的建设和发展,2004年4月16,四川理工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形成新的工业区域。三线建设使自贡形成了两个新的工业区域,即黄桷坪一带、舒平地区,扩大到四个工业区域,即邓关地区、鸿鹤镇地区、马冲口地区、贡井地区,形成了自贡工业新的布局。这些地区周边聚集了旺盛的人气,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商业的兴盛,交通的改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由此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

不得不说三线建设为当代产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22家内迁单位的进入,实现了自贡从以盐业、化工业为主,发展到包括有发电锅炉、机床制造、通用设备等机械工业,焊接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硬质合金材料、碳石墨材料等,为当代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实现了自贡以材料工业、小五金制造为主的轻工工业综合型工业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二)对文化产业的渗透

文化生活的影响。对三线建设项目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国防工厂的建设选址,当时中央制定的原则是“靠山、隐蔽、分散”,这主要基于当时反侵略战争的考虑。像东方锅炉厂这样的较大型企业,就建于当时的市区边缘,厂区面积达方圆几平方公里。除了生产设施,还建有一整套生活保障体系,如医院、托儿所、学校、公安分局等无所不有。他们经常组织文娱活动,放映电影、表演歌舞。每逢露天演出,除本厂职工,厂区周围方圆数公里的自贡市民、农民也会扶老携幼前来观看。这是在电视还未普及的当时,自贡的一项重要群众文化娱乐节目。

审美观念的改变。随着内迁工厂的迁建,来自四面八方的内迁职工的服饰打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贡市民的审美观念。如北京的松紧布鞋,上海的皮鞋、网球鞋,上海的化颖料衬衣、尼龙袜等,逐渐成为不少喜爱时尚的自贡市民的追求物品,他们想方设法托请自己的内迁职工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从北京、上海等地购买。当时自贡市民对内迁职工带来的外地物品的喜爱,还有大白兔奶糖、光明牌奶粉、红灯牌收音机等。上海青年结婚流行置备的“老虎脚”家具、“捷克式”组合家具都成为自贡新婚家庭纷纷仿效的对象。

(三)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三线建设内迁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大多来自北方大城市,既有年轻人,更有带家拖口的。为了支援三线建设,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努力工作,艰苦奋斗,以满腔的热情和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以自贡晨光化工研究院为例。晨光化工研究院是1965年三线建设时迁建到自贡的,作为化工部在我国西部部署的一系列化学军工企业和科研单位之一。在当时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设者们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夜以继日积极踊跃地投入到建厂房、安装设备的建设行列中,激发起全厂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后成功研制出毛主席水晶棺密封材料透明硅橡胶(581号产品),受到了中央表彰;研制的羟基亚硝基氟橡,广泛地运用于火箭、导弹、航天仪器的密封,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军事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三线建设期间,自贡建成了国内首座真空制盐装置,在盐卤综合利用和氯甲烷生产等方面开了国内之先河。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让高分子材料、焊接材料、硬质合金、数控机床、发电锅炉、联碱生产、碳石墨材料等的科技水平跃居我国先进行列。这些都体现了自贡人民用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正是三线建设这股敢为天下先的创业激情,自贡建成了一批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促进了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给自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自贡人民的干事创业精神也延续至今。

三、正确认识三线建设对当代产业发展的思考

三线建设的是与非或成功与失误,对当代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少学者争议的话题。通过走访和查阅大量资料,认为当时所有三线企业,之所以选址在地处偏远的山区,实属备战所需。

三线建设虽然是以战备为中心,但客观上初步改变了国家工业东西部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对当代产业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三线建设使自贡建成了一批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建设改善自贡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自贡仍是一座工业基础落后,门类单一,现代化工业几乎空白的城市。

三线建设是中国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它不仅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而且带动了三线地区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三线地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通过三线建设,使自贡从以盐业、化工业为主,发展到包括有发电锅炉、机床制造、通用设备等机械工业,焊接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硬质合金材料、碳石墨材料等材料工业、小五金制造为主的轻工工业等的综合型工业城市的历史性转变,为自贡当代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在自贡功不可没,它不仅给古老的盐都带来新观念、新思维,也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奠定了新基石。三线建设为自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这些存在或已经消失的三线企业,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辉煌历史的见证,也闪耀着伟大的时代精神,是自贡的宝贵财富。

(作者单位:中共自贡市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 中共自贡市委党史研究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