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四川三线建设>总结研讨>详细内容
2024-04-25 19:31:23

历史视域下的三线建设产业转移研究

作者:林金凤 蒋海洋 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遂宁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5:17:19 浏览次数: 【字体:

历史视域下的三线建设产业转移研究

林金凤  蒋海洋

一、三线建设产业转移的多维背景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1950年8月,全国计划会议即把改变东西部地区不平衡的问题提了出来,确定在进行经济恢复和调整的同时,也要改变工业生产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现象,将一部分工厂企业迁移到接近原料、市场的内地。“一五”时期(1953~1957年),中国政府把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工程项目(实际开工150个)和我国自行设计的694个1000万元限额以上的大型建设项目中的很大一部分安排在了中西部地区。150个实际开工的项目中,包括民用项目106个,国防项目44个,除50个民用项目安排在东北和国防项目的一些造船厂不得不建在沿海地区外,86个项目建在了中西部地区,占实际开工项目的57.3%[1],其中西南地区有11个,西北地区有33个,整个西部地区合计44个,超过了沿海地区的32个;694个限额以上项目分布情况也类似,472个在内地,占68%,其中大部分在西部,而沿海地区只占32%。随后,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发展内地、控制沿海、疏散人口、支援边疆建设的口号下,先后有一大批工业企业,数万名技术工人及其家属,从沿海地区的京、津、沪、鲁等地成建制地迁入内蒙、青海、甘肃和宁夏等地。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一次预演。

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由于“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困难,原本应1963年开始的“三五”计划不得不推迟到1966年再进行。“三五”计划最初目标是要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然而就在该计划酝酿和制定过程中,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周边形势严重恶化,面临巨大的战争威胁。1960年起,苏联在中苏边境不断挑起事端。1962年,苏联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策动了大批中国居民外逃事件。1962年10月20日和11月14日,印度军队悍然向中国发动大规模入侵,中国军队被迫两次进行反击将其击退。1963年7月,苏联与蒙古签订了针对中国的《关于苏联帮助蒙古加强南部边界防务的协定》,随后派重兵进入蒙古,在中苏边境和蒙古陈兵百万。1964年8月,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持续轰炸。1965年2月,美国正式向越南南方派出大批地面作战部队,同时威胁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并使用任何武器,包括核武器。与此同时,台湾蒋介石政权趁机不断进行军事骚扰,叫嚣反攻大陆。面对战争威胁,总参作战部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其1964年4月25日的报告中指出发现问题很多,有些情况还相当严重:1.工业过于集中。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2.大城市人口多。据1962年底的统计,全国有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20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城市。这些城市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区,易遭空袭。战时如何组织城市防空,疏散城市人口,保障坚持生产,消除空袭、特别是核袭击后果等问题,尚无有效措施。3.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一般多在大、中城市及其附近,易在敌人轰炸时一起遭到破坏,同时,这些交通要点,都还缺乏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战争初期,交通可能陷入瘫痪。4.所有水库,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2]。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判定存在着发生战争的危险,要求调整“三五”计划,迅速展开三线建设,加强战备。在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郑重提出要考虑战争,要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1964年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党中央报告提出:1.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特别是15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建设。2.第一线特别是15个大城市的现有续建项目,除明年、后年即可完工投产见效的以外,其余一律要缩小规模,不再扩建,尽早收尾。3.在第一线的现有老企业,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城市的老企业,要把能搬的企业或一个车间、特别是有关军工和机械工业的,能一分为二的,分一部分到三线、二线;能迁移的,也应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迁移。4.从明年起,不再新建大中水库。5.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3]。1965年8月21日,国家建委在京召开全国搬迁会议,确定了要立足于打大仗和快搬、早搬的指导思想。同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自此,经济建设的中心从解决吃穿用转变为备战,建设重点也迅速从东部沿海转向西部地区。

二、三线建设产业转移概况考察

三线建设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980年结束,前后历时17年,其中沿海地区企业向三线地区搬迁主要在1964年至1971年间进行。根据国家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安排,1964年下半年搬迁工作陆续启动,1971年以后国家不再下达新的项目,整个搬迁工作进入扫尾阶段。据统计,1964年至1971年,全国共有380个项目,14.5万人,3.8万台设备从沿海迁至三线[4]

鉴于备战的紧迫性,搬迁工作最集中的是1964年至1965年。国家九个部计划于1964年和1965年从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工业基础较好的省市向三线地区搬迁148个厂。实际上,1965年就完成了全部搬迁计划的40%多[5]。据不完全统计,至1965年,光是东北地区迁往内地和正在迁往内地的企业及技术支援项目就有140个(列入国家搬迁计划内的有66个),调出约8万人左右(其中基本建设队伍2.7万人)[6]

对于企业搬迁问题,中央要求“重要的先进企业设备,全国有两套的,必有一套放在三线,全国只有一套的,这一套必放在三线”[7]。对此,沿海地区干部、群众都大力支持,以“包迁、帮迁、包投产”精神,用最快的速度将重要企业搬迁到西部地区,同时调去大批领导、干部、工人、技术人员随企业到西部地区,并从技术力量、设备等方面对三线企业进行对口帮助建设。以东北地区迁出企业为例,鞍钢第二中板厂是迁入重庆钢厂的一个机械化轧钢厂,鞍钢发扬了很高的风格,在迁厂时不仅为该厂配备了较强的领导班子,选拔了政治条件好、技术等级高的技术工人,并且还对迁出的61个机组和390台电机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哈尔滨电表厂按原计划给兰州迁入了108台设备,后根据迁入厂的需要又多给了4台国内购买不到的设备[8]

三、三线建设产业转移成就意义

三线建设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战略大转移,是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生产能力向西部地区的一次大推移,是一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工业的不合理布局,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使我国的战略后方在交通、能源、国防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1.三线建设期间大规模的企业搬迁实质上是生产力布局的一次战略大转移,使西部地区在短期内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以作为三线建设重点的四川省、陕西省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三线建设期间四川省先后从一线迁来的工厂、企事业单位有117个,其中1964~1967年内迁来川90个,1970~1971年又内迁来川27个;陕西省的关中、陕南地区属三线重点建设地区,国家从上海、东北三省等地向陕西境内迁建了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如汉江机床厂、秦川机械厂、海红轴承厂、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宝鸡叉车厂、陕西缝匆机厂等一批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企业。据统计,1964年陕西省内的大中型企业基本是空白,1974年就建成投产了253家[9]

2.改善了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推动了三线地区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在交通方面,建成了成昆、湘黔、襄黔等10条8000多公里铁路干线,新建公路20多万公里,整治了长江、嘉陵江等主要航道,初步改善了西部交通闭塞的状况。同时,通过三线建设,还在西部地区形成了数十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

3.三线建设期间,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数以百万计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普通民工,打起背包,跋山涉水,从沿海地区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支援西部建设。据不完全统计,1964~1971年就有14.5万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迁入内地[10],他们作为较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传输到了西部。这种大规模的工业移民,在很大程度上为西部带来了新的工业文明和都市生活方式,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三线建设时期进行的企业搬迁,是上世纪中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为加强备战、改变当时我国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状况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因此具有备战和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特征。首先,是出于战争忧患意识而进行的大规模战备活动。三线建设时期进行大规模的企业搬迁是备战的重要物质准备之一,一个重要着眼点“是增强国防工业支持大规模反侵略战争的能力”[11]。为此,企业搬迁时间上主要在战争威胁最为严重的1964年至1971年间进行,布局上选择了远离战争打击的大西南、大西北地区,并贯彻了“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其次,是为了均衡生产力区域布局。三线建设时期大规模的企业搬迁是以备战为契机,在从属于国防安全的大目标下,尽可能实现经济的区域均衡和长期持续发展。对此,毛泽东有过多次论述。周恩来也曾明确指出:“我们第三线是空白架子,非要去建设不可……以后就是要逐步走平衡”,“我们现在一方面备战,一方面还要摸长期规划,要备战和长期结合”[12]

三线建设时期大规模的企业搬迁,是当时特有的国际、国内形势的产物,它的核心是国家的国防安全,经济建设处于次要地位。由于建立在对战争形势高估基础之上,国防和备战被置于很高的位置,整个战线铺得过大,进度过急,许多选址缺乏论证,这些搬迁企业在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1983年,针对三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决策,对三线建设中企业布局、产品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重点改造。20余年中,国家共规划安排三线建设调整项目201项。其中,一部分内迁企业又重新东迁,仿佛又回到了起点,然而三线建设产业转移的贡献却不容抹杀。如能切合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激发现实思考,则三线建设产业转移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林金凤,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蒋海洋,遂宁市第一中学)

注释:

[1] 董志凯.关于“156 项”的确立[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4):103-106.

[2]总参作战部的报告[J].党的文献,1995,(3):34-35.

[3] 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的报告[J].党的文献,1995,(3):33-34.

[4] 刘华清.西部开发回眸[J].湘潮,2000,(6):43.

[5] 陈睦富.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历史启示[J].咸宁师专学报,2000,(2):47.

[6] 宋任穷.宋任穷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7] 陈立旭.毛泽东与我国的三线建设[J].探索,2003,(6):13.

[8] 宋任穷.宋任穷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9] 陕西省统计局.陕西四十年[Z].

[10] 刘华清.西部开发回眸[J].湘潮,2000,(6):43.

[11] 于化民,胡哲峰.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12] 周恩来.关于基本建设的几个问题[J].党的文献,1995,(3):39.

来源: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遂宁市第一中学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