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四川三线建设>总结研讨>详细内容
2024-04-25 19:31:23

三线建设与当代产业发展的思考与研究

作者:伍丹丹 张永兴 来源: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0-03-04 11:29:54 浏览次数: 【字体:

三线建设与当代产业发展的思考与研究

伍丹丹  张永兴

三线建设、当代产业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两个不同概念。两者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布局下快速健康发展,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出了或者正在做出巨大贡献。且从绵阳三线建设与当代产业发展历程来看,两者的关系千丝万缕、源远流长。对两者的思考研究是新时代对产业发展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和探索进一步努力方向。

一、三线建设与当代产业的定义

历来对三线建设、当代产业两者概念的论述颇多,参考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主要参考学习以下定义。

(一)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指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出于特殊的认识和需要,党中央在我国进行的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作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三线建设多是与战备和国防建设相关,项目高度保密,因此20世纪80年代之前,公开出版物上很少出现三线建设这个名称,提及时多称之为“内地建设”。

三线建设,有“大三线”“小三线”之分。“大三线”建设是以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为重点区域开展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运动。“小三线”建设属于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指相对内地西南和西北的“大三线”建设而言,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地区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本文中提到的三线建设是指“大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的一次重要战略部署,是一次倾全国之力而为之的浩大工程,虽然是一个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决策,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次国民经济、区域经济、战略安全布局、生产力布局的大调整。最显著特征是以基础建设为前提、以工业建设为核心、以备战和国防建设为重点。

(二)当代产业

要说当代产业的概念,还必须先从产业的定义说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认定的产业,指的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所有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现代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是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从事同类物质生产或相同服务的经济群体。产业指生产性企业、行业、部门的某种集合,不仅包括生产部门,还包括流通部门、一般服务行业和文化教育、公务业等。

从产业的定义来看,产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产业是历史范畴,是伴随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不断扩展的,产业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表现形式。其次,在生产力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分工的不断向深层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再次,产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不是孤立存在的,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经济联系,整个产业构成一个具有函数关系的经济系统最后,产业是具有投入和产出效益的活动单位。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产业结构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之一。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按产业发生时序和劳动对象的特征,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三次产业分类法适用于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相关变动的内在联系机制,反映一定时期的工业化水平,从构成上更准确地描述了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变化状况。当代产业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

二、国家层面三线建设与当代产业发展概况梳理

三线建设、当代产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布局下迅速发展,并取得丰硕成就。

(一)三线建设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启动的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特殊历史时期下党中央重大决策

1964年6月,中共中央为应对严峻的国防压力和尽快改变全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做出“以备战为目标、以国防科技工业为核心、以重工业为重点”的三线建设重大决策。是特殊历史时期为应对国际局势的变化,以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为直接目的,做出的国民经济建设布局调整。为确保项目安全和充分应对现代化大规模战争,中央提出“‘三线’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点”,国防工业要坚决执行“靠山、分散、隐蔽,有的国防尖端项目要进洞”的方针,其他项目要“大分散、小集中,不建集中的城市,多搞小城镇”。三线建设横贯第三个五年计划,在主要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偏远地区投入两千多亿元巨资,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民工的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露宿风餐、肩扛人挑、艰苦创业。

2.成果丰硕

随着大批资金、科技人员、工业实施的投入,铁路、公路、邮电的开通,矿产资源的开发,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内迁,三线建设给三线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高投资高强度的三线建设,强力促进了三线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工业化高速发展、城镇化快速发展、县域基础设施全面更新、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基因全面形成。三线地区成长起来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成为引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三线地区基本上成为部门齐全、工农业逐步协调发展的战略大后方,为我国国防的巩固和国家安全的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以交通动脉为连接,三线建设还促进工业各具特色的城市群兴起和一大批新兴城镇成为辐射带动周边乃至范围更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迅速揭开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全面启动,而且强力推动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流进程。

(二)当代产业发展

当代产业蓬勃发展、引人注目。纵观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史,中国产业主体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产业转移是大趋势。它经历一个由不合理到逐步合理不断改善和优化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改革开放之前

“一五”计划明确目标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建设,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发展较快,建立了工业基础,煤炭、冶金、石油、机械制造、汽车等一些重型工业部门相继建立起来。“二五”计划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调整,钢铁工业放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巅峰时期。三线建设时期,重工业、国防工业再次被放到突出位置得以优先发展,投资再次向重工业倾斜,农业发展缓慢,工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停滞萎缩。

2.改革开放以来

由过去的以生产为导向转变为以消费为导向,市场化取向改革使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趋于合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门类越来越全,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持续下降。工业继续上升但速度缓慢,传统产业比重下降的同时,新兴产业如电子、汽车等出现并大幅度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商业、交通运输业通讯、教育科学文化等行业。

3.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产业结构更趋复杂。我国产业结构由技术水平低的传统技术产业向现代技术产业以至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由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演进,从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初加工工业再向高加工工业演进,这些转变都标志着我国产业结构正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第一产业产值增幅减慢,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且效果明显。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速度加快,通讯电子制造业增长速度居各行业之首。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等增长速度迅猛。第三产业增速总体保持平稳。在传统的邮电通信、商业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上,房地产业、教育、旅游、信息等产业发展迅速。

4.进入21世纪

国家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化。农业的内部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牧渔业产值上升。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轻、重工业结构趋于协调,呈现出产业升级的态势,重工业正逐步成长为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证券、技术、信息产业等已具备相当规模,而传统的第三产业,如运输、邮电业、商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十八大以来,一大批很有可能决定未来发展轨迹和实力的新兴产业,如物流业、物联网、现代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AI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量子调控等新兴产业层出不穷。

从整个演变过程看,我国产业结构,经过长期的调整得到较大改进,产业结构演进趋于良性循环,水平趋于优化。但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与高收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和世界平均值相比差距较大。2018年,我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为7.1%,第二产业为40.7%,第三产业为52.2%。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2005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就低于5%,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就大于60%。从两者发展概况梳理可看出: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三线建设取得重要历史成就,成果丰硕;当代产业在其基础上发展日新月异,不仅在基础深厚的熟悉领域巩固了核心中坚地位,随着新时代新的经济发展需要,更是不断在新的领域做出了创新成就。

三、绵阳三线建设与当代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三线建设时期,一批电子、冶金、机械等企业相继落户绵阳,同时,一批国防科研机构陆续迁入绵阳境内,为绵阳科技事业、当代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三线建设情况

1.为什么选择绵阳?

四川是西南三线建设的主要战场,绵阳则是四川三线建设的重镇。绵阳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是一座典型的西部内陆城市,既无特别丰富的独有自然资源,又无沿海靠边的区位优势,特殊时期进行的三线建设为什么选择布点绵阳?绵阳西北边缘是山高谷深的龙门山脉,向南地势渐次降低,形成四川盆地的盆周山区,很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布点的要求,加之区内交通随着宝成铁路的全线通车和地方公路建设的发展得到很大改善,理所当然成为当时三线建设布点比较理想地区。

2.三线建设在绵阳的布局

1966年至1978年,三线建设在绵阳布局,为绵阳工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累计实施三线建设项目约40个。1964年起,一批国家重点建设单位陆续开始在绵阳地区选址布点,主要包括国防工业、原材料工业、电子工业、能源工业、装备制造等方面。国防工业在绵阳的建设主要包括航空工业,核工业和常规兵器生产研发等方面。原材料工业在绵阳的建设主要包括冶金工业,机械制造和建材工业等。电子工业在绵阳的建设主要是以跃进路“四厂”为核心的电子企业扩建。能源工业主要是建设江油发电厂和川西北矿区。

华丰无线电器材厂、长虹机器厂、涪江机器厂先于1959、1965、1966年建成投产,加上迁建的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电子工业部第四O四职工医院、西南应用磁学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航空燃气涡轮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以及带动地方而兴建的华西电子计算机厂和绵阳市无线电厂,形成四川省电子工业的第二批群体,使绵阳成为新兴的电子工业城市。大型特殊钢生产企业长城钢厂于1965年迁建江油,1972年建成投产。同时,绵阳粮食机械厂建立。1968年,东方绝缘材料厂迁至绵阳。1970年,朝阳机械厂内迁绵阳。三线建设中国家在绵投资兴建的大中型冶金、机械工业企业,使绵阳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特种钢和钢材、铝材的生产基地,并形成以生产大型、精密机器为主的现代机械工业。1972年,四川石油管理局广宁石油指挥部(川西北石油矿区前身)迁至江油,并在江油中坝构造相继钻获2个气藏,从而发现中坝气田,取得了四川盆地西部石油、天然气勘探的历史性突破。

3.三线建设在绵阳的成效总结

国家在绵阳境内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三线建设,不仅改变了绵阳工业格局,而且带动了绵阳地方工业建设。三线建设项目所涉及研究领域和试验设备,都代表着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它的集中建成奠定了绵阳生产和科研的强大实力,使绵阳在短时间内跃居成全国重要的高科技研究基地,并以此形成当时四川省电子工业的第二集群,为后续绵阳的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进了大量的高端科研人才,构建起发展现代工业的基础框架。同时,绵阳三线建设形成的一系列经济、国防及科研等重大项目、积累的许多宝贵经验、创造的伟大精神,为绵阳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提供了重要依据、凝聚了强大动力。

(二)三线建设之后到当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历程

绵阳,从三线建设之后到如今科技城的引人注目成就。绵阳产业发展之路,经过了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1.改革开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给工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979年起,绵阳地区大力推动全区经济建设,在企业逐步推行以承包为中心的经济责任制,同时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促进工业经济迅速增长。绵阳工业总产值11.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3%,在绵阳首次出现工业总产值大于农业总产值的情况。以1980年为标志,绵阳在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跃上一个新台阶。1984年,绵阳工业总产值19.12亿元。其中电子、机械、食品、建材、纺织、冶金6个行业,总产值15.05亿元,占78.4%,成为举足轻重的6大支柱产业。

2.撤地建市之初

1985年2月,绵阳撤地建市后,部属电子工业企业分期分批下放绵阳市管理,电子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工业获得新的跨越式发展,工业总产值达36.93亿元。1985年到1990年,是绵阳市电子工业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电子工业发展壮大的兴旺时期。1988年,中共绵阳市委正式做出《关于实施“科技兴绵”战略的决定》。实施“科技兴绵”战略,为绵阳科技振兴和经济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989年,《绵阳市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出台,明确提出把“科技兴绵”战略作为绵阳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涌现出以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一批设备精良、管理先进、效益突出且在全国颇有影响的重点骨干企业,使电子工业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11.3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4.6%。1992年,经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复,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5年,中共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通过《关于实施“3115科技工程”的决定》《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把“科技兴绵”推向新阶段的决定》。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38.7亿元。

3.“九五”期间

1997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为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绵阳市制定并开始实施“科教兴绵、工业强市、改革开放、持续发展”的新战略。1998年,国家科技部将绵阳列为“全国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城市”。1999年,市委、市政府做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选择10家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25个同类型的重点企业,探索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至2000年,绵阳市已经形成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支柱产业突出的工业格局。支柱产业中,电子工业完成总产值308亿元,占全省电子工业的72.4%,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7.9%,在全国电子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机械工业市属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34亿元;重点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建材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1亿元;发电量39.95亿千瓦时;全年医药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8亿元;国防民品工业民品产值近300亿元;食品工业实现产值25.8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与新中国成立初和建市初相比,农业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攀高,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九五”期间,全市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1%,电子工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全市研制和开发工业新产品784项,新产品创产值124.47亿元,创利税22.7亿元;转化科技成果和应用新技术56项;工业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

4.新世纪设立科技城后至今

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国家于2000年批准建设绵阳科技城,这是新时期绵阳推进区域高新科技产业项目和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平台。自此,建设绵阳科技城战略拉开序幕,绵阳市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以绵阳科技城建设为标志,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加快了全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步伐。

截至2018年,全市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抓好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发展,支持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升能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较2017年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均同比增长30.8%,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位,在全省7个重点工业城市中均居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5.1%、38.2%。

可以看出,三线建设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为绵阳市撒播下现代工业的种子,也奠定了早期的现代工业体系。今日人们耳熟能详的长虹、九洲等国有企业和中物院等国家科研院所,就受惠于这一时期。梳理三线企业发展的逻辑,不难发现,绵阳此后的产业发展,主要是这些三线企业的上档升级。作为全国三线建设重点地区的绵阳,由三线建设开启了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的新进程,初步建立现代化工业和城镇体系,随之成长为国家工业化大潮重的新骨干,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获得显著提升,其在全国工业和城镇体系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从而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构建起一个崭新基础。面对后来的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科技城建设等战略实施的良好机遇,绵阳搭上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充分利用三线建设奠定的坚实基础,大力调整产业机构,全面发展经济,加速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

四、绵阳三线建设与当代产业发展思考与研究

新时代,当代产业发展效应日益凸显,回顾地方经济发展历程,思考研究是新时代对地方产业发展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以往成功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努力方向探索。

(一)关于两者思考与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绵阳三线建设为当代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部分当代产业脱胎于早期的三线建设,两项工作关联度强,为探索两者的思考和研究提供了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且从当今发展来看,加快绵阳当代产业发展、科技城建设,机遇前所未有,压力与日俱增。思考研究两者符合新时期工作新形势:一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对绵阳军民融合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重整行装再出发,逐步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提高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二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经济已有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就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三是绵阳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已有经验总结分享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绵阳,从三线建设到科技城建设、当代产业蓬勃发展,作为西部内陆一个地级市,能够搭乘国家新时代快速发展的列车,一路向前发展,与已有一系列有效措施密不可分。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做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机构完备、构建工作机制体制;加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创新载体建设、全创成果模式探索;搭建科研院所、国家级工程与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创新平台;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规划统筹;利用科技城孵化器、科技城创新中心、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等做好创新创业;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开放合作、人才建设、金融服务等等。

(三)需要进一步努力方向探索

新时代,为促进当代产业进一步蓬勃健康发展,我们还有许多可以努力探索的方向。

1.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布局

产业结构布局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优质的产业结构配置有助于经济的良性增长。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成渝西经济圈中心城市。要进一步坚持从市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布局。把握科学发展的要求,建立先进的现代产业结构模式与时代接轨。完善城市整体发展功能区布局,调整优化现行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注意产业布局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协调。

还要进一步依托绵阳科技城的科技优势,以科技作为发展动力,必须在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提升工业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工业竞争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强高技术产业,推进高技术产业从加工组装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提升高技术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依托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开发,提高装备制造业对现代化建设的保障程度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淘汰钢铁、煤炭、电力、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有序发展资源效率高、规模效益好的现代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服务业,尤其要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完善政策环境,调整生产性服务部门的供给结构,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综合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部门,提升制造业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含量,通过生产性服务渗透到制造环节,从而大幅度提高制造业附加值,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2.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

2018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而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满足人民日益增值的美好生活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基础产业的安全可靠需要坚持科技创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坚持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孕育兴盛需要坚持科技创新,核心产业的自主突破需要坚持科技创新。

向科技创新要动力,绵阳作为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创新要素聚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虽国家级科研院所多,但依靠国家较多,对地方转化成效有限,地方应加强自主科技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一要进一步应用自主创新高新技术形成规模产业。紧紧围绕现有大型主导产业的集团企业,出台专项政策鼓励围绕现有产业链进行自主创新研究,并在应用自主创新研究成果上形成规模产业。具体来讲就是要继续大力支持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东材等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工作,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通过自主创新技术的应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效益,并在技术——转化——吸收——创新——应用上形成良性发展模式,促使企业在内部高新技术投入比例上不断提升,达到或超过国内研发型企业标准。同时,要进一步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成为绵阳科技城高新技术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3.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我们转向高质量发展非常关键的含义,然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重要的就是依靠研发、创新和人才。激励科技潜能释放,核心是人才的保障和利益关系调整,主要通过进一步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创新的方式加快解决。

一要进一步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发挥绵阳优势科技教育资源,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当代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除引进高精人才外,要注意中坚力量的培养,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依托在绵重点院校和大型企业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在项目中选拔、培养、引进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学科带头人、科技应用型专家和企业管理创新人才。二要进一步完善利益激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一旦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爆发出来,成果就会源源不断,后期的收益可能就势不可挡。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的试点,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方式,参与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探索对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激励措施。三是营造留住人才的环境。绵阳共有各类高校14所,每年毕业生约5万人。高校中,职业类高校居多,如何留住人才是当前最亟待解决的事情,使这些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绵阳现代三线建设和国家科技城建设。

五、结语

三线建设、当代产业发展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强音,两者有一脉相承的前后发展轨迹,应该在已有基础经验巩固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建立良性可持续发展,开拓地方当代产业发展新空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新时代,中国人民要树立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产业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更好地参与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单位: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参考文献:

1. 徐有威,周升起.近五年来三线建设研究述评[J] .开放时代,2017,(2)

2. 张平.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J] .经济评论,2007,(5)

3. 李牧风.绵阳:科技创新“试验田”的求索[J] .中国科技奖励,2015,(7)

4. 韩元明.绵阳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研究[J] .商,2016,(24)

5. 徐斌.政府治理下的绵阳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10

6. 陈晓涛.产业进化论[D] .四川大学.2007

7. 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 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绵阳卷)[M] .2016

10. 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绵阳市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11. 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2018)[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19

12. 郭若雪.绵阳,从三线建设重崛起的科技之城[N] .绵阳日报,2017.07.18(002)

来源: 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