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三线精神”光耀千秋——观看电视剧《火红年华》有感‖芦长福
“三线精神”光耀千秋
——观看电视剧《火红年华》有感
芦长福
从9月25日起,32集工业史诗电视剧《火红年华》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热播。电视剧以国家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位于四川攀枝花的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全景式展现了当年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燃烧自己的火红年华,在攀西大裂谷建设新兴工业城市的感人故事。
我不是一个喜欢追剧的人,但从9月25日到10月16日这段日子里,我每天都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火红年华》,生怕错过一集。我已深深地被这部电视剧所吸引。1971年8岁的我随父母来到攀枝花,成了攀枝花第二代建设者。这部感人而亲切的电视剧,唤起了我当年心中那段真挚的回忆,也使我对剧中人物那种对祖国忠诚奉献的高尚情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油然肃敬,感受至深。
攀枝花开
音乐:
懒人听书小红旗 - 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
《火红年华》热播期间,就在攀枝花市各地掀起了热议。曾经的三线建设者们,每天急切地守在电视前期待剧集的开播。他们为剧中“川南钢铁”火热的画面激动不已,因为看到记忆中熟悉的劳动场景而感动落泪。一架架起重机、一卷卷图纸,贴着“艰苦奋斗”大字的工棚,瞬间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青年们被分配到席棚子中居住,用金沙江中的冷水洗澡,点着煤油灯研修资料。这些画面直击老一辈三线人的内心,将人们带回那段青春岁月。
“我们愿意干,不管干什么,我们都是为了川南钢铁添砖加瓦。”一群初出校园的年轻人在陈国民师傅的带领下,和工人们一起展开大会战,他们挖沙子、搬砖块,没有丝毫的怨言。满满一工地的人,没有一个人脖子上的毛巾是干净的。这些朴素、平实的细节,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们的心。在现实工业题材作品稀缺的当下,《火红年华》为大家带来了一部硬核与浪漫兼具的工业史诗。三线精神在剧中这些平凡而生动的建设者身上折射出的光辉,照耀了每一位观众;他们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也深深感动了每一位观众。
电视剧真实还原了火热的三线建设场景,生动再现了三线精神。《火红年华》里有着科学严谨工作态度的“天才工程师”夏方舟,坚信“实践出真知”的老劳模陈国民,无私奉献、一路呵护年轻人成长的优秀共产党人赵殿楚、霍茂森……这些“平凡英雄”用行动书写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也让观众觉得可信、可感。夏方舟、陈国民是千千万万年轻“三线人”的缩影,他们为了国家命运甘愿奉献、勇于拼搏,也用行动为观众带来一次生动的爱国教育。
电视剧采取以点带面方式,聚焦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攀枝花三线建设,以一代人的青春、一座城市的诞生、一个国家的成长为角度,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全面展现了三线建设那段峥嵘岁月,讲述了广大三线建设者感人的奋斗历程和他们的青春轨迹,再现了当时的三线建设者们“不想爹不想妈,炼不出钢铁不回家”的英雄气概,“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
每当一集结束后《火红年华》片尾那首《爱在家国之间》歌曲响起时,我依稀感受到当年前辈的大三线情结。那仿佛是遥远岁月的追忆,又仿佛是火红岁月中的青春年华和今天依然存在的大三线精神。如今,当崭新一座钢城呈现在世人面前,有谁会记得曾有这么一群人在这里夜以继日的工作!又有谁能体会到背井离乡、远离亲人的艰苦生活!但我相信,对于他们,人生无悔,英雄无悔!我是攀枝花的第二代建设者,父亲曾参加三线建设工程宝鼎矿区的建设。每当提及这段往事,父亲都十分自豪。三线建设的年代虽然远去,但是其奉献祖国、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依然都是宝贵的财富!
宝鼎平峒(小宝鼎矿)出煤(图片来源:攀枝花日报)
观看完《火红年华》,我时时刻刻被一种信仰、一种力量感动着、激励着。三线建设的英雄们,他们用忠诚与担当,以不惧生死的勇气和智慧,为历史镌刻下奋斗者所向披靡的身姿,成为时代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往昔峥嵘岁月稠,不由让人感慨万千。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在攀枝花第三代建设者的手上。这是一种无上的光荣,更是一种使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给新一代攀枝花人留下的优良传统,愿新一代攀枝花人,传承弘扬三线精神,努力开拓奋进,让攀枝花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芦长福(笔名:艾浩喆, 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从事宣传工作,有100多篇文学作品和3000多篇新闻作品散见报刊网络)
配图: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