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三线企业调迁成都
简论三线企业调迁成都
王癸鳕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起步阶段,西南三线建委在进行布局时,根据“靠山、分散、隐蔽(进洞)”的原则,四川大部分三线企业定点在较为偏僻的山沟。由于成都是西南的大城市,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处于平原地带的地理位置,三线建设起步阶段在成都的布点相对较少。1964年至1970年,相继从沿海及全国各地全部或一分为二向成都迁入企业只有15个。其中:航空类4个,机械类8个,电子类3个。这些企业大多以并入成都市原有企业的方式迁入。
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一大批三线企业先天不足的矛盾显现出来了:企业孤立地建在大山沟中,隔断了企业与企业、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联系,造成生产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的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灾害频发,危及生产和职工生活。有的企业地处偏僻深山荒野,长期得不到先进技术情报和市场信息,实际上也是无形的资产流失。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系列调迁扶持政策的出台,极大鼓舞了身处大山深处的企业干部、职工、科技人员,部分三线企业开始向城市调迁,实现了第二次成功创业。成都成为了三线企业调迁的重点区域。
一、落实调迁成都的企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成都是个消费型城市,没有现代工业基础。经过“一五”“二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少量三线企业的投产使得成都的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能独立研制军用飞机的大型科研单位——611研究所为代表的一批科研单位迁建成都,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在1978年召开的四川省第一次科学大会上,共奖励科研成果1961项,其中由成都科技人员研究或参与研究而获奖的成果即达1000余项。但总体而言,成都经济、科技的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这其中大量三线企业的迁入功不可没。
由于三线建设起步阶段,重庆定点项目较多。因此,在三建设调整阶段,对调迁项目落地点的选择,对四川省会城市成都作了一定程度的倾斜。位于达州市万源县崇山峻岭之间的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062基地)有厂所20余个、职工2万余人,是国家研制生产运载火箭及武器系统的航天工业基地之一。由于距离重庆相对成都更近,在对062基地部分调迁规划之初,国务院三线办拟将其定点在重庆,组建航天工业第七研究设计院,并且已经在重庆石桥铺动工兴建基地。经过反复权衡,最终还是决定将其迁往成都,并且还将位于重庆江北、石桥铺的航天研究所、计量站,以及长空工业公司、江北工业公司也一并迁往成都龙泉驿区,组建航天科技集团第七研究设计院。成都也由此成为我国重要的航天科技工业基地之一。
位于华蓥山脉的“华蓥工农区”,以光学工业为特色,直接为重庆兵工基地企业提供产品配套,是重庆兵工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三线调迁中“华蓥工农区”8家光学工业企业,只有两家迁往重庆就近配套,有6家迁往成都。
从198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一大批在偏远山沟里难以为继的三线工业企业相继迁入成都远郊县,为成都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提档升级注入了活力。作为三线调迁的净迁入地,成都接受调迁的大中型企业达40多个。
机械工业项目有:晋林机械厂、陵川机械厂、华川机械厂、长庆机械厂、建安机械厂、山川机械厂、宁江机械厂、兴光机械厂、南山机器厂。
电子工业项目有:成都邮电通信设备厂、旭光电子管厂、建华仪器厂、星华仪器厂、新光电工厂、永星无线电器材厂、庆光电工厂、建川机器厂、电子科技第十一设计院。
航天工业项目有:平江仪表厂、长征机械厂、燎原机械厂、烽火机械厂、明江机械厂、四川航天电子设备所、达宇特种车辆厂、四川航天机电工程所、通用动力机械厂、九鼎科技公司、万欣科技公司、江北科技站、江北计量测量研究所、航天工业西南物资供应站、川南机械厂。
化学工业项目有:川安化工厂、红光化工厂。
仪器仪表工业项目有:金光仪器厂、红光仪器厂、江华机器厂、永光仪器厂、兴光机械厂、长城机械厂、天兴仪表厂。
核工业项目有:红华化工机械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西南物理研究院。
印钞工业项目有:东河印制公司。
在三线企业调整过程中,国务院三线办还将重庆附近地区的几个重量级兵工厂合川的华川机械厂、陵川机械厂,南川的宁江机械厂、天兴仪表厂,万盛的晋林机械厂等企业迁往成都。
大量三线企业调迁成都,工业定位为电子元器件制造、军用飞机制造、精密仪器制造、机械制造及轻工业生产。成都工业能够批量生产无缝钢管、汽车、机械成套设备、量具刃具、化肥、基础化工原料、抗菌素等上百个现代工业产品。无缝钢管、抗菌素、量具刃具等一批现代工业产品在全国达到领先水平。同时,成都还成为全国四大电子原器件生产基地之一和歼击机、雷达生产基地之一。
二、狠抓调迁试点单位
大批三线企业调迁成都,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为了推动调迁工作有序展开,1985年7月,国务院三线办确定,电子工业部在青川的879厂、在广元的779厂和在仁寿的4403厂,作为“七五”期间调迁单位,迁成都市郊新都县,并确定这3个电子元件厂作为整体调迁先行一步的试点单位。
779厂是北京的内迁厂,1965年开始建设,1970年验收投产。十多年来,虽然能年年完成国家计划,上交利润,但由于该厂地处山沟,建在洪水汇集和滑坡地带,布局过散,经济效益得不到应有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大量外流。879厂地处广元宝珠寺水库建设区,1970年9月开始建设,1973年验收投产,长期以来经济效益差,近三年来连续亏损。4403厂地处偏僻山区,交通十分不便,1969年开始建设,1977年验收投产,因为产品重复,工厂偏僻,连年亏损,人心思走。三厂作为调迁试点单位后,先后成立了调迁工作班子,专门抓调整方案的落实,编报了迁建项目设计任务书。省府决定由支持879厂引进一条美国CMOS电路生产线,并决定该线引进后即放在成都新址。
三个厂迁成都,成都市提出过温江、新都及神仙树等地供选择。经比较,新都交通方便,信息灵通,自然条件好,又与成都东郊“电子城”毗邻,是电子工业布点的理想地带。三个厂与新都县达成协议后,勘测、设计部门很快进驻现场开始工作。
电子工业部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是承担879厂、779厂和4403厂搬迁新都县的设计单位。研究院本着总体通盘考虑,统一合理布局的原则,制定出以城市为依托的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总体方案,内部布局有分有合,彼此互相协调、配合的新型电子基地。在设计中凡是能统建的生产、生活服务的设施,就不再各自分散考虑。如为生产服务的动力厂的设计,就超脱于三厂之外而独立设计。动力分厂的锅炉房、氢氧站、氮氧站、空压站和电话站等七个项目也不用独院独门的老设计模式。凡是具有加工、生产连续、协作的工艺和生产项目,本着合理、节约的原则,打破原来三个老厂的框框统一设计,不搞重复性的工艺项目。三个厂共建生活小区,统建职工食堂、幼儿园、招待所、游泳场和俱乐部等。新设计的新都三厂不仅注意厂内专业化协作,而且还十分注意与地方和中心城市的专业化协作,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凡是当地和近郊大城市能协作来解决问题的,厂里不再另行设计。三个电子厂,原址共占地850亩,而在新都占地500多亩,比原址少占土地40%。
三个试点厂成功迁入成都,开创出一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厂的新模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个厂成功调迁成都,极大地振奋了地处山沟等待调迁的三线企业。
三、解决调迁中的具体问题
三线企事业单位调迁任务艰巨,国务院三线办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迁建、迁并到成都、重庆的企事业单位较多,成、渝两市均成立了权威领导机构。
由于历史的原因,三线建设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三线建设调整撩开了许多企业的神秘面纱。同时,随着人们对三线企事业单位了解增多,对他们的理解、关心、支持也在增多。三线调迁单位大部分是由中央各部委直属领导的军工企事业单位,三线企业的顺利调迁,离不开迁入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调迁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省三线办的协调下,在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都能得到顺利解决。成都市成立了领导机构,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积极为三线企事业单位的落地创造条件。
1987年2月,四川省召开了迁入成都地区三线企业工作会议。鲁大东、副省长蒲海清到会讲话。成都市市长胡懋州就成都市如何搞好服务、减轻迁入企事业负担、积极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提出了意见,强调“此项工作不同于一般性基建任务,要特案特办,给予优惠。”[1]省三线办主任王瑞提出了省三线办关于给迁入成都地区三线调整单位优惠政策的建议。会议突出解决几个重要问题:关于代征地问题,除个别情况外,三线调迁单位,一律不代征城市绿化地;关于配套费问题,对调迁企事业单位应给与优惠;关于进出的道路问题,如系规划道路,单位只按规划道路标高和走向要求,修建自己需要段;关于水、电、气问题,管径大小变电等级,应由调迁单位根据用量选定,如果需要建区域性管线网络,单位只合理分摊一部分投资;关于建设施工招投标问题,招标议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住何地区和部门不得强行干预单位的这一自主权,在条件相等、确保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建设单位要适当照顾迁入地的利益。
为迅速增强地方的经济实力,成都市积极争取三线调迁企业前来落户。1986年,位于成都近郊的新都县委书记、县长带队,先后到879厂、779厂和4403厂表示欢迎到新都建厂的诚意。新都县政府先后制订文件,明确指出“需要占地的,在不影响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地址由企业选择,征地手续从简从快,优先解决;并按具体情况从廉议商土地补偿费”[2],本着互惠互利,对三厂订出了土地补偿费每亩1.4万元,每个农户搬迁费为9.5千的优惠价格,并收集、整理了气象、水文、能源、交通、文教、卫生、工商网店等一系列资料,请环保部门监测了城区及城郊的空气情况,为选点决策提供了可靠数据。
在调迁工作中,征地移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搞不好还会出现群体性的过激行为。核工业部一院定点搬迁到成都市南郊神仙树,1986年5月与该乡生产队签订了协议,由于部分社员不同意协议内容,致使征地手续无法办理。成都市政府知道后,提出解决方案,在市政府的协调下,顺利解决了征地问题。
四、调迁有力促进城市建设
早在1959年,成都的城市规划方案明确了开辟延伸成都市中心南北轴线干道,扩大城市规模。城市布局以旧城为基础,向四周紧凑发展,在东北郊、东南郊、西南郊、西北郊设置工业区。在铁路货站八里庄一带设置仓库区,南郊、西郊以安排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为主。二环路以内主要为生活居住区,新建区和旧城区通过放射加环状的道路系统及绿化网络联成有机的整体。这个规划布局合理,生产建设和生活设施同时并举,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相互适应,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为三线建设指挥中心的成都市,随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加强,对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980年起,成都把干道建设作为城市建设重点。新建、改建了人民东西路干道、人民路南段、西干线等主要干道,部分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的矛盾。到1985年底,城市道路总长达352公里,比1980年增加43公里。特别是1984年建成的人民东西路干道(蜀都大道),是地上地下公用设施配套按规划一次建成的城市干道。
198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成都市的总体规划,明确成都要积极发展小城镇,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市区内不再新建、扩建大中型工业企业项目,调迁企业全部在成都郊区布局,它们在这里扎根、建设,为成都形成城乡综合布局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了成都的工业现代化建设。
随着三线调迁企业的扎根,成都的工业进程得到长足发展,成都市政府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继承历史文化传统。20世纪80年代末,成都已基本实现中心城区与各区(市)县快速公交连接和放射加环状,带状、串珠式城市群,成都大都市格局已具雏形。90年代,成都成为西南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交通、通信枢纽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科技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