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四川三线建设>总结研讨>详细内容
2024-02-28 14:26:54

关于传承创新德阳三线建设文化的思考

作者:马联松 来源: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3-15 15:54:36 浏览次数: 【字体:

关于传承创新德阳三线建设文化的思考

马联松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四川布局了一大批重要产业和企业,特别是‘三线’建设使一大批当时属于顶尖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来到四川,这都是四川发展的宝贵财富”。德阳是国家“一五”“二五”工业布局和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三线建设文化伴随德阳工业区及三线建设进程而形成,并渗透到德阳三线调整改造和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过程,对推动德阳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由大变强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影响。德阳三线建设文化在德阳工业化进程的特殊阶段衍生、积淀和升华,影响着德阳人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及价值取向,是德阳工业进步最直接、最根本的思想源泉之一,是制造强市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是德阳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新中国工业文化演进的一幅生动剪影,在德阳地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因德阳工业区及三线建而建立的四川省辖地级市,应挖掘、保护、传承好三线建设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弘扬三线精神,开发、利用三线遗址遗产,为德阳打造“世界智造之都”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三线建设是德阳的历史基因

1.三线建设是德阳的工业基因。新中国成立前,德阳市现辖的6个县(市、区)都是传统的纯农业县,几乎没有任何工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区域平衡战略的实施以及宝成铁路成绵段通车,加之德阳优越的工业地理条件,德阳成为国家大工业建设基地和四川最早的工业区之一。1964年国家三线建设开始后,德阳工业区建设时期开工建设的二重、东电续建整体纳入三线建设“歼灭战”项目,工业区建设时期筹建的东方汽轮机厂也于1966年开工建设,随后陆续迁建新建东方电工机械厂、德阳耐火材料厂、四川玻璃纤维厂、四川树脂厂、四川化工机械设备厂、四川钻探采掘设备厂、四川建筑工程机械厂、德阳机械厂、德阳电机厂等一批企事业单位,德阳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德阳三线建设是工业区建设的赓续,工业区建设是德阳三线建设的前奏。三线调整改造开始以后,湔江机械厂、第二物探大队等一批三线企事业单位迁入德阳,航空工业174厂、241厂从雅安迁建德阳广汉。三线建设和三线调整改造为德阳打造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世界智造之都”奠定了宏基伟业,三线建设成为德阳工业的基因。

2.三线建设是德阳的城市基因。工业区及三线建设不仅为德阳嵌入了现代工业基因,而且开启德阳建市历程。早在工业区建设期间,工业区建设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以及德阳县就多次提出申请德阳建市。1957年1月4日,德阳工业区建委报省人委工业办公室并报省委工业部、绵阳地委的请示中提出:“德阳要建设新的工业城市……德阳在中央及省的规划部门提到划为铁路东西两个城,并且建立两个市”。1957年2月20日,《德阳工业区建委报绵阳地委并四川省委工业部的报告》再次提出“我们意见:德阳成立市,请地委、省委从早考虑”。1958年8月1日德阳工业区委负责人程占彪致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陈刚、许梦侠并报省委组织部、工业部的信中提出:“按国家大厂明年个别建成,后年全部建成而人口增长估计今年城市人口6万,明年可达10万,似乎在明年考虑建市为宜”。1958年11月15日,德阳县人民委员会向省委、省人委正式呈报《关于撤销德阳县建立德阳市的报告》。1959年为配合支援德阳工业区发展,罗江县并入德阳县。1976年7月20日,省委管工业的杨超书记带队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地委“德阳地区工作团”到德阳调查,在《关于在德阳建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工业——农业基地的试点的意见》中提出“我们建议设立德阳市,成立德阳市委、市革委”。1983年1月30日,德阳县、二重、东电向省委提出《关于建立德阳市的报告》,1983年2月18日12家三线企业和德阳县提出《关于德阳地区体制改革的建议》,1983年3月15日呈报《关于再次请求建立德阳市的补充报告》,1983年6月,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建立德阳市的报告》,1983年8月18日国务院【83】国函字156号《国务院关于四川省设立德阳市批复》,批准建德阳市。工业区及三线建设也带来德阳县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为德阳建市奠定人口基础。解放初,德阳县城人口1.2万人,1959年1月,建工部第一工程局一、二、三、四公司和企业公司、机械施工二处及其人员20153人从黑龙江迁入德阳,建立永久性基地,参加德阳两厂建设。到1965年德阳县城人口达到7万,城市化率达到18.2%,高出全省8.8个百分点;1980年底德阳县城总人口达12万人,成为四川省县城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全县城市化率为17.5%,高出全省8.3个百分点。1981年底县城面积扩大至9.5平方公里(含城郊各工厂用地),比1949年底净增8平方公里,其中新建成的企事业单位约占县城新增面积的85%,净增4倍。为保证三线建设的迅速展开,四川省规划设计院于1964年下半年对1959年德阳工业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因此,大量为三线单位生产生活服务的市政设施和县城内外的交通设施得到较大完善。德阳建市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更是由于工业区及三线建设奠定的基础,三线建设成为德阳城市的基因。

3.三线建设是德阳的文化基因。从三线建设演进而来的现代化企业和因三线企业支援而发展起来的德阳地方工业成为德阳工业物质文化基石,成为德阳发展的支柱,形成多姿多彩的德阳企业文化和蕴含三线产业报国、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团结协作的企业精神,二重、东电、东汽等厂史陈列室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汉旺地震工业遗址、二重招待所、二重样板墙、清平乡二重靶场、四川省第七建筑公司旧厂房和办公用房等三线遗址成为德阳工业宝贵遗产。三线调整和国企深化改革留下金鑫公司、东方电工机械厂、耐火材料厂、湔江机械厂、金河磷矿、天池煤矿、清平磷矿等三线工业遗址遗迹。配套和服务三线建设留下德天铁路、广岳铁路、德阳园艺场沼气池遗址群的设施遗产。工业区和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来自祖国各地青年与德阳本地人通婚成家,今天的德阳人不是第一代三线人,就是第二代、第三代三线人;不是三线人,就是与三线人有亲缘情缘的人。移民带来的东北文化、上海文化等移民文化与德阳本地文化融合发展,形成的三建设文化已融入德阳人文血脉,三线情结成为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纽带。工业区及三线建设时期德阳周边县组织人员、物资支援德阳工业区及三线建设,中江、德阳、绵竹县成立支援办公室,仅中江就组建3万人基建民兵师参加土石方挖运,并组织干部群众供应粮食、蔬菜、副食、燃料、食油、肉类;三线企业组织支援中江、德阳、什邡、广汉、绵竹农业生产所需的机器、水泥、钢材、农药,派人指导、培训技术人才、资助物资,帮助地方办工业;筹建城市人民公社,开展厂社结合,加强了德阳三线企业和地方的融合。二重、东电、东汽档案馆和德阳市档案馆、县(市区)档案馆保存大量三线建设和支援三线建设历史文献遗产,近年来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市政协文史委等对德阳三线建设作了一些初步研究,相继出版《德阳德阳工业区及三线建设大事记》《三线建设在四川.德阳卷(上中下)》《铭记》等研究成果。这些三线企业、遗址遗迹和融入血脉的人文及研究成为德阳的文化基因。

二、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是德阳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工业化发展新进程需要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70年发展,德阳已经成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四川制造业大市,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促进制造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德阳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大力传承创新从三线建设文化发展而来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等工业精神,为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推动三线建设文化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有机结合,丰富德阳智造的文化内涵,强化智造产品的人文元素,不断提高德阳工业的综合竞争力;需要加快发展三线建设文化产业,促进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旅游、工业遗产保护以及创意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智造业和文旅产业新的增长点。

2.走向“一带一路”需要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德阳进出口总量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产品遍布世界137个国家和地区,重装产品遍及“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融入“一带一路”是机遇也有挑战,应对各种挑战需要弘扬三线建设以来形成的坚韧、坚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保持和发扬自主创新、永攀高峰的特质。走出去的产品既是物化的产品也是文化的产品,既是产品更是服务,既是看得见的产品也是看不见的体现企业管理、制度、形象、精神的产品。这种“看不见的”就是企业文化、工业文化,而德阳工业文化形成的基石就是三线建设文化。

3.推进成德同城化需要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德阳、成都工业历史渊源深厚,早在1957~1958年德阳第一次工业区建设期间开工建设的成飞集团前身420厂、航空工业学校以及2417、2418、2419等三个航空工业技术学校在工业区撤销后迁建成都。1956年10月,西南重机厂选厂工作筹备处会同第一机械工业部三局和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局成立联合选址组,也对成都市石板滩等5个候选厂址进行多次踏勘、地质钻探和论证。60年代到80年代,德阳三大厂党的领导关系和组织关系也曾经属于成都市。60年代修建的德天铁路、广岳铁路和开采绵竹、什邡山区煤矿也是为了支援成都工业建设。三线建设文化既是成都、德阳两座城市同城化的根基,也是两座城市同城化进程中需要的共同传承,三线建设文化传承是同城化的应有之义。

4.打拼四川经济副中心需要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确定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经济副中心不仅经济上有规模有质量,而且城市具备“副中心”的功能,不仅经济强而且文化强。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是德阳文化强市的重要特色和基础工程,是打拼全省副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

三、传承创新德阳三线建设文化的对策建议

1.提高对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的认识。德阳地域文化的特质是“远近高低总关联”,“远”是古蜀文化、三星堆文化,从遥远的古蜀国走来,“近”是工业文化、三线建设文化,最贴近现实,二者既“高”到全国、全球影响大,又“低”至寻常百姓家,并且从古蜀国青铜铸造到中国装备制造业配套能力最强、加工能力最全、设备制造能力最完善的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古老的青铜铸造与现代铸锻造形成远古与现代的“总关联”。工业文化、三线建设文化同古蜀文化、三星堆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德阳地域文化的两张王牌,要在注重传承创新古蜀文化、打造古蜀文化名城的同时,同样要高度重视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实施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工程,把打造三线建设文化名城列入打造古蜀文化名城重要内容。

2.把传承创新德阳三线建设文化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组织干部到德阳三线企业和三线遗址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听党指挥、服从祖国需要的爱党爱国精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产业报国精神;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团结友爱精神”,牢记德阳工业“亚洲最大、世界称雄”的初心使命,增强发展工业、服务工业的意识和本领。

3.把三线建设文化纳入德阳文化强市战略。在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中凸显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在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中重点扶持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在文化提升行动中增加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的内容。把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世界智造之都”提供柔性支持和文化支撑。把传承创新三建设文化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打造“三线建设文化”名片;把传承创新德阳三线建设文化列入各级党校干部教育和中小学、职业教育学院(校)乡土教育重点内容,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中小学生、职业院校师生对德阳三线建设历史和文化的认知;把传承创新三建设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繁荣的重要内容,推动三线建设文学影视作品创作和影视基地打造;把传承创新三建设文化的研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点,组建“传承创新德阳三线建设文化研究中心”,开展德阳三线遗址遗迹大普查,建立三线遗址数据库,编纂《德阳三线建设史》《传承创新德阳三线建设文化(干部读本、学生读本)》等乡土教材,进一步开展三线建设口述历史工作。在城市精神塑造中融入三线精神,在“厚德载物、敢为人先”城市精神中植入“产业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涵。把德阳三线企业中具有历史价值和历史故事的生产车间、生活设施和地方配套设施纳入城市历史建筑挂牌保护,打造德阳政德教育学院的实训基地,并力争德阳三线建设建筑群进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把三线建设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之中,在城市空间打造和城市雕塑中增加三线建设文化元素。增强三线企业厂区建设和德阳城市建设的协同性融合度,抹靓德阳三线建设城市的底色,体现德阳三线建设城市的特色。把传承创新德阳三线建设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把工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利用中国二重、东电厂区及德阳城区以及宝成铁路、德天铁路、广岳铁路等三线建设配套铁路设施,打造“小火车德阳游”环廊带。

4.加强地方和三线企业的联动。建立市委、市政府与三线企业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工作机制,整合地方和三线企业资源,成立联动工作协调组,解决好地方与三线企业之间存在的“两张皮”和不协调的问题,制定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规划,共同研究和确定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的重点工作。

(作者单位: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