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红军长征在四川>长征回忆>详细内容
2023-06-23 10:30:25

【红色记忆】一家五口的长征

来源:志中阿坝 发布时间:2022-06-02 21:29:35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家五口的长征

杨金莲,又名板登卓,1875年出生于懋功一个农奴家庭。成年后与内地进山区谋生的姜姓汉族男子结婚,定居木龙乡王家寨。后丈夫病逝,没有能力租种守备千总的土地。由于没有土地和值钱财产,失去了一切生活来源,杨金莲在丈夫好友唐洪山帮助下,带着两女两儿几番辗转逃难到理番县朴头。为了生活,姐姐姜秀英给人做童养媳,弟弟姜德成给当地马千总当娃子,杨金莲与唐洪山结为一家,使年幼的孩子们有个依靠和立足之地。后来,杨金莲为了报恩,将小儿子改名唐志泉。

杨金莲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理县。当时,姜德成不堪马千总虐待已逃往外地。唐洪山那时经常不在家, 做事神神秘秘,实际上在为红军送情报,并被推选为苏维埃筹粮委员会委员,但迫于严峻的斗争形势,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直至遇难。1935年6月,一位在苏维埃和唐洪山一起工作的老乡说:唐洪山在给红军工作队带路的途中,遭遇反动武装袭击,全队都牺牲了,当时情况紧急,红军只能将唐洪山与牺牲同志一起就地掩埋。唐洪山的不幸牺牲,令 杨金莲全家生活更加艰难,这时身为童养媳而被逼外逃的大女儿姜秀英被红军解救并加入了红军。在女儿姜秀英的耐心说服及影响下,已花甲之年的杨金莲带领小女姜萍和幼子唐志泉参加了红军,并与红军苏维埃干部一起找回了已逃往他乡的姜德成。同时,姜德成也参加了红军。

姜萍(第二排左一)、杨金莲(第一排)、姜秀英(第二排右一)、姜德成(第二排中)

长征路上,杨金莲在红四方面军担任随军家属通司(翻译),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 随军走完了长征路。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杨金莲被分配在总供给部做后勤工作,并在延安延河边与女儿姜秀英、姜萍相见。之所以没有打听到姜德成和唐志泉的下落,是因为姜德成因伤实在没有办法跟随部队,为了不拖后腿,姜德成没有继续前进,而是返回朴头,一直到解放后,一家人才得以相见。而小儿子唐志泉在长征时被编入西路军,在一次执行侦察任务时失踪,直至解放后也没有任何讯息。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杨金莲随所在机关转战山西、河北,1949年进驻北平,时年74岁。杨金莲进京后在中直机关休养,1977年11月在北京病故,享年102岁。

长女姜秀英,1935年5月加入红军,先在红军理县保卫局当通司(翻译), 西进至金川。建立中共金川省委时,调省委保卫局,后又调粮食局,并在当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达延安后,姜秀英被安排在机关部门,进北京后,在中央直属机关档案部工作,后在中央直属供给部卫生部离职休养。

1966年5月姜秀英、姜德成在北京

小女姜萍,又叫桑娜金措,1935年7月,14岁的姜萍参加红军。长征途中,在组织的照顾和年长者的关怀帮助下,顺利走过雪山草地到达陕北。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姜萍参与红军第一被服厂筹建工作。1937年到延安调第二女被服厂, 此间多次获物质奖励和“劳动英雄”奖章。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女被服厂合并后建立了师范学校,学员们按部队编制建成几个排,姜萍任三排排长。后到抗属学校医务室当护理,1939年调联防司令部所属工厂。1949年,姜萍随军南下到武汉,经历了湘西剿匪,任务完成后调47军供给部工作,并奉命到过朝鲜。

姜 萍

1950年8月初,在供给部任行政股长,后在47军野战医院服务五年,由于当时担任护士长的日本松尾夏子的恳求, 姜萍收养了刚出生的日本女婴,取名“傅建军小松尾”。1972年中日建交,姜萍有心让傅建军回日本找生母,但与中国、与姜萍一家有感情的傅建军拒回日本。因她的成长,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受到屈辱时,是姜萍妈妈给予安慰、引导、教育, 使她与姜萍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后参军入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医院护士,从而使她认定了中国是她的祖国,姜萍就是她的妈妈。

姜萍(第一排)和她的儿女,第二排左二傅建军(姜萍的日籍养女)

1955年8月,因为中国革命所作的卓越贡献,姜萍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各1枚。1965年离职休养,住湖北省军区第一干休所。

姜萍、傅家佑夫妇和子女们

这家人:母亲杨金莲,父亲唐洪山,与儿女姜秀英、姜德成、姜萍、唐志泉,如果加上异国养女傅建军(解放军护士), 应该是7个人,都是光荣的革命军人。

2018年清明节,傅建长(左一,姜萍的小儿子)在朴头红军墓园缅怀姥姥、母亲、大姑、舅舅等先烈

来源:志中阿坝

供稿:理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志中阿坝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