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史志》2019年第6期(总第226期)

来源:《巴蜀史志》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0-01-09 22:27:21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第6期《巴蜀史志》共发表31篇文章。主要栏目有《时政辑要》《封面故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辈印记》《蜀中人物》《盆地探秘》《二毛话川菜》《家风家谱》《资治探索》《忆流沙河》

《巴蜀史志》2019年第6期封面

《时政辑要》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唱响四川奋进主旋律。该栏目全文刊发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转载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冀祥德文章 《以“中国之志”资治“中国之治”》 ,刊载 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建春在川南片区地方志业务培训会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省方志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阐述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的初心和使命,凸显四川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砥砺前行,推动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转型发展,助力四川立体全面对外开放和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2019年12月6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潘认若 摄)

2019年12月23日,《学习时报》第4版“领导论苑”栏目发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文章《以“中国之志”资治“中国之治”》

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现四川发展的辉煌成就,本期《时政辑要》专题刊发《伟大的成就 深刻的启示》上半部分。该文是中共四川省委原书记谢世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前夕,应邀接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的访谈录。访谈中,谢世杰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扶贫开发、交通建设、国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治水兴蜀、旅游发展6个方面,畅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四川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表达了对党的教育培养的真诚谢意;结合个人感悟,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心中要始终装着人民,先做人、再做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容人之过、共同前进,敢于担当、勇于负责。

2019年9月27日,四川省委原书记谢世杰阅读省地方志编辑出版的《巴蜀史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刊(左为四川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建春,潘认若 摄)

《封面故事》刊发《南溪三个望族家风故事》《古城南溪之新韵》《南溪豆腐干——文化与美食的完美结合》3篇文章,以明清时代南溪县刘、侯、包三个望族的家风家训,古味十足的临江古城、绿意盎然的滨江新城,文化与美食完美结合的豆腐干,图文并茂地展现出宜宾市南溪区历史文化、地情地貌和美食传承,让广大读者深深地品味到川南独特的风物民情和文化韵味。

巴蜀家谱馆(罗平 摄)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栏推出《宽窄》《我与共和国共成长》《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情系大凉山》3篇作品。《宽窄》以情入诗,以诗寄情,在宽窄巷子的诗情画意中展现治蜀兴川70年的豪迈与实干;《我与共和国共成长》通过作者自己的成长历程,勾画出伟大祖国70年来风雨兼程、一步一步走向富强和辉煌的画卷;《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情系大凉山》作者系四川省政协离休干部,这位86岁的耄耋老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党98周年之际,回首来路,誓言如磐,讲述自己参与凉山民主改革运动的工作经历,关注凉山州的脱贫攻坚和社会发展,真正体现了一个离休老干部“不忘初心”的革命情怀。

凉山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前辈印记》 为追忆祖辈父辈奋斗历程、传承家族光荣传统而设。 《艺术巨制 历史画卷——谈画家吴一峰受新中国第一次邀请写生创作》《父母的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