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巴蜀史志》>《巴蜀史志》2021年>详细内容
2023-05-17 14:04:20

《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

作者:谢灵慧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6-23 10:23:26 浏览次数:1771 【字体: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封面

《巴蜀史志》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特刊推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隆重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宣传好、传承好百年党史蕴含的辉煌成就、伟大精神、宝贵经验,四川省地方志办策划编辑的《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于6月21日出版。该期特刊回顾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记录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经历的奋斗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四川各级党组织、四川各族人民在党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创新实践、显著特点和经验启示。

本期特刊设百年图卷、初心使命、先锋楷模、转折号角、伟大实践、全面小康、同舟共济、百年礼赞8个栏目,刊发39篇文章250余幅图片,196页,28万余字。

“百年图卷”选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四川人民在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社会建设、改革开放等最具代表性的100件大事,一年一件、图文并茂展示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百年图卷

“初心使命”刊载7篇文章,重在铭记缅怀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时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矢志不渝、舍生忘死、英勇奋斗的四川革命先驱、先辈先烈、党员先锋模范。

《川蜀英杰赞(组章)》《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中的南充人》《王右木:蜀中独秀,初心典范》《许党为民万事轻——罗世文诗歌彰显的革命精神》《长征播下革命种 挺身夺枪红岩魂——记红岩英烈张学云》5篇文章,重点聚焦反映朱德、邓小平、王右木、罗世文、赵一曼、张思德、江竹筠、张学云等四川革命先辈先烈的先进事迹和不朽功勋,展现他们激情澎湃的革命精神、碧血丹心的家国情怀、忠贞不渝的初心使命。

《忠诚》《为国强盛奋斗不止》两篇文章,分别记述把自己一生献给阿坝州雪山草地、献给公安情报事业的陕西籍警察青林(化名)和现年88岁、有着48年党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在税务部门工作长达30余年的老党员金友仁的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和终身为党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

“先锋楷模”刊载6篇人物访谈文章,重在聚焦反映省老领导、“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相关领域专家等党和国家建设探索者、践行者、奋斗者的先进事迹、卓越成就,以此折射出建党100周年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辉煌发展成就。

《章玉钧:我在省委办公厅工作的回忆片断》系对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章玉钧的一篇访谈文章。访谈中,章老回顾了在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任秘书长期间的主要工作实绩,分享了做好秘书长工作的工作思路、工作体会和工作方法,特别是当时四川省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于新时代我们走好长征路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周永开:信仰路上,一根红线拉到底》系对原达县地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者周永开在新中国成立前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担任中共巴中县委书记期间关心群众生活、重视农业生产,离休后长期致力于传承红色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坚持为英雄烈士扫墓等事迹的介绍,充分彰显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忠诚于党、热爱祖国、奋斗终身”的崇高品格,全面体现了一名老干部“不忘初心、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

《刘茂才:人生路漫漫跟着党走,苦累险相伴奋斗拼搏》《刘诗白:以经济兴邦 有中国自信》两篇文章,分别系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对软科学等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刘茂才和西南财经大学原校长、经济学家刘诗白的访谈,聚焦展示刘茂才、刘诗白两位专家积极投身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奋斗目标,为国为民潜心研究、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高尚情操。

《胡厚池:筑路绝壁交通人 一步千年蜀道通》《文泽平:读好人生跌宕书 行好多彩公益路》两篇文章,分别系对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处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胡厚池和四川新经济十大领军人物、全国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胡润慈善榜历史上最年轻的上榜者文泽平的访谈,重点记述胡厚池投身脱贫攻坚、打通我国最后一条通村硬化公路,文泽平致力于公益事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展现新时代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坚定、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为国为民情怀。

“转折号角”刊载5篇文章,重在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道路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革命壮举、武装斗争、武装起义、重要会议,重温历经血与火淬炼、充满奋斗与牺牲的中国革命进程。

《夹金山的记忆》是原东海舰队副政委魏伯良为追忆红军不畏艰险、成功翻越夹金山而创作的诗歌,展现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艰险所压倒的崇高精神。《从历史档案看中共建党初期形成的特点》一文,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田利军的一篇研究文章,该文运用丰富的历史档案,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即形成的四大特点。《大浪洪潮——彭山农民协会武装斗争纪实》一文,重点记述在中国共产党彭山党组织领导下彭山农协带领农民反苛捐杂税、反横征暴敛、发动武装暴动等事迹;《泸顺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的预演》一文,详尽记述泸顺起义前期酝酿、起义过程、重要意义;《两河口会议》一文,系统介绍两河口会议背景、经过、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这些文章勾勒反映了党走过的波澜壮阔历史,深刻展现了中国革命艰难曲折进程。

“伟大实践”刊载6篇文章,重在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国家治理、国家建设等方面的伟大战略实践和重大改革探索,彰显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实现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

《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裴泽庆的一篇文章,该文紧密结合当前在全党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实际,高屋建瓴、深刻阐释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时代意义。《毛泽东精心部署和指挥是成都战役胜利之根本》系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何薇撰写,以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成都战役为记述重点,史论结合、深入分析毛泽东主席在这场战役中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中国两弹城的由来与使命》一文,以“三线建设”之国防建设布局调整为切入点,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系统介绍梓潼中国两弹城的由来及当前对“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演进》《“无毒”何以可能?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都烟毒治理述论》两篇文章,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治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大事项——妇女解放运动和烟毒治理为记述视角,详细论述、深入分析党领导下妇女解放运动和烟毒治理的阶段过程、社会动员、深远意义等。《乐山市股份制试点的回顾和启示》一文,以回顾和探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乐山市股份制试点的经过、特点、主要特点和几点启示,详实展现党的各项改革政策在乐山的落地开花结果,以点带面折射出四川在全国股份制改革中敢为人先的创举。

“全面小康”刊载4篇文章,重在聚焦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四川各地尤其是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话说乐山交通枢纽梦》一文,系统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乐山交通发展历程、取得的显著成就;《秋访拉木克库》《故乡行》《橙花香里说丰年》3篇文章,通过聚焦曾经的贫困村农民讲述生活变化、他乡工作的老者重回故乡后惊叹故乡的发展变化、生活在他乡的儿女回顾家乡的发展变化,深刻展现乡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

“同舟共济”刊载5篇文章,聚焦反映民主党派人士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勠力同心,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事迹和豪迈壮举。

《怀念我的外公张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系已故国家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之外孙杨泽本纪念外公张澜的一篇文章,重点记述新中国成立前后张澜到北平参加新政协、组织召开民盟一届四中全会、引领民盟转变角色担负新历史使命等事迹,展现了张澜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主精神。《中国水电第一人——税西恒救国思想的三次转变》一文,详细介绍九三学社重要创始人税西恒救国思想从实业救国到教育救国再到民主救国的三次转变历程,生动展现税西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争取民主、推动四川工业现代化和科学事业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胡加全:齐心协力为脱贫 乘风破浪开新篇》《邹学锋:最后一个无电乡亮起灯光》《徐勇:一表谏词请为民 友党齐心以报国》3篇文章,分别介绍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企业家胡加全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工作、慈善事业,中国致公党党员邹学锋投身国家电网建设事业、两次援藏助力脱贫攻坚、热心社会服务事业和志愿活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常委、九三学社成都市郫都区委员会首届主委徐勇积极参政议政、共度抗疫时艰的先进事迹,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百年礼赞”刊载5首(篇)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展现建党100周年来的巨大变化,讴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再现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英勇奋斗的峥嵘岁月。

本期特刊的编辑出版,对服务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四川党史,宣传弘扬党史的丰厚底蕴和丰富内涵,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光荣和梦想、责任和担当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 谢灵慧(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政策法规宣传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