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00:10:11

四川地方志工作2011年第8期

作者:谢鑫 发布时间:2012-02-15 15:29:19 浏览次数: 【字体:

省志编委向国家方志馆捐赠志书仪式在京举行 

718上午,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向国家方志馆捐赠地方志书仪式在京举行。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小彬代表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向国家方志馆捐赠志书年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田嘉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向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颁发捐赠证书。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李富强和副主任刘玉宏、邱新立出席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主持。

此次捐赠的志书包括首轮《四川省志》一套79卷和市、县级年鉴444册。

省志编委召开2011年度《四川省志》

拟送审分卷牵头承编单位志办负责人座谈会

76上午,省志编委在成都市宇征酒店召开2011年度《四川省志》拟送审分卷牵头承编单位志办负责人座谈会,总结交流省志分卷总纂统稿和初审修改经验,安排部署年度省志分卷送审任务。会上,《四川省志·税务志》和《四川省志·粮食志》两部分卷承编单位介绍了编纂工作经验;省志编委省志处就分卷送审中应注意的事项作了说明。省志编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四川省志》总编马小彬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志编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四川省志》常务副总编罗亚夫主持,33部省志分卷牵头承编单位志办负责人以及省志编委相关人员共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情况如下:

一、关于省志分卷总纂统稿和初审修改经验交流情况

省国税局原副巡视员、《四川省志·税务志》(以下简称《税务志》)主编张培生,就如何协调处理好各参编部门的关系,形成合力编好志书谈了体会。他说,志稿初审要正确把好三个阶段:即内部审稿、初审评议、校对勘误。内部审稿包括撰稿人自行审核、专人分段重点审核和主编总纂统稿等三个层次。《税务志》在内审中形成5.8万字的《统稿记录》,通过内审裁撤了重复,规范了称谓,统一了文风,理顺了逻辑关系,纠正了错字病句。初审评议阶段,国税、地税两局分别向局内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和各市州国税、地税局发出《关于开展〈四川省志·税务志〉初审评议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印发《审查验收质量标准》,组建了评审委员会;函请重庆市及万州、涪陵、黔江区国税、地税局协助审稿;约请部分离退休老领导担任评审委员;最终形成2.6万字的《初审复审阶段所提修改意见汇集》,共343条,其中拟修改304条,不修改29条,待考证10条。校对勘误阶段,将复审稿分送两局领导、撰稿人及个别离退休老领导,认真校对勘误,查找问题,以确保全书差错率降至万分之一以下。

谈到修志体会,张培生认为:首先要正确发挥牵头承编单位的牵头作用。牵头承编单位应树立服务意识,为参编单位创造条件,提供方便,才能共同完成繁重的初审任务。坚持统一部署,分工协作。编委会通过召开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国税局、地税局分别组织实施,落实到位,强化了初审工作的行政效力。其次是分工协作,及时通气。三是坚持主编负责制。面对来自各方的修改意见,两局领导明确授权:改与不改最终应由主编决定。作为主编,一方面对正确的意见虚心接受,认真修改,并以适当方式将处理结果反馈审稿人;另一方面,对欠妥的意见更是慎之又慎,不轻易否定或肯定。四是牢固树立质量高于一切的观念。

省粮食局人教处副处长、《四川省志·粮食志》(以下简称《粮食志》)副主编黄玖辉作了题为追赶修志进度,突出专志特色的发言。

她讲到:在保证质量方面,《粮食志》坚持一支笔统稿、总揽全书的原则,并注意把握各章节不重复、不遗漏问题;同时将写好各篇章前置小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努力做到章前小序内容简炼,高度概括;在概述的编写中,写出全貌,突出主线,钩玄提要,突出特点,文采并重。在专志贵专、突出特色方面,《粮食志》紧紧把握其政策详、表格多、图片丰的特点。立足史实,以事直述,做到上下贯通,主线清晰,以达到清楚了然,通俗易懂。在初审评议阶段,《粮食志》确立了初稿内审、统稿内审、送审稿内审的三审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老领导参与审稿。实践证明,初审阶段严格的三审制大有益处。 一是提高了编修质量。众手成志,独木难撑船,多一些人参与审稿,对志书质量提升很有帮助。二是共同承担编修责任。《粮食志》实行三审制过程中,每次印刷成稿后都开评审会,每个领导、处室负责人均需签字存档。在统稿征求意见阶段,承编部门还广泛征求有关厅局和各市州粮食局意见。

二、关于《四川省志》送审分卷需要注意的事项

省志编委省志处根据近期正式报送的10余部送审分卷的情况,结合指导工作实际,提出《四川省志》各分卷在编纂和送审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关于概述问题。

在概述编写中存在的问题是:1.有部分概述总结的痕迹较明显。2. 材料简单堆砌,概括性记述和提炼较差,没进行适当的经验归纳点题。3.少数概述议论空乏,没有必要的数据支撑。

处理上述问题的途径:1.概述编写应由主编或者负责统稿工作的副主编来承担,只有具体进行总纂统稿的人员才能把握整体情况。2.加大概述的概括提炼力度。可先作概述资料长编,再归纳提炼。3.注意概述和总结的区别。无论用史纲体、特点串联体、策论体还是混合体编写概述。概述的四个方面的要求是:概括全貌、简述发展、记其变化、揭示规律。

(二)关于以事系人的问题。

为避免分卷中有系人系得过多的现象,如将某个课题研究的人员系入志书或某个下属处级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系入志书。系人应重事业开创者、贡献突出者、行业名人;应坚持人物入选标准,如省管干部标准、获得省部级奖项的项目主研人员标准等等。

(三)关于志书记述单元的材料组合问题。

在志书记述单元的材料组合存在的问题是:1.分卷中大事记简单堆砌,没作必要的链接,大量地出现没有过程和结果的材料。2.少数地方题文不符。较突出地表现在标题不准确,不能准确反映内容本身,或出现内容偏离主题的问题。如:在写某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中,没有重点围绕推广应用,而是偏离主题,将记述重点错误地集中在表现技术构成当中,形成教科书的模式。3.记述时间顺序和逻辑存在混乱。4.文字、表、图表现形式运用把握方面不熟悉。

解决该问题的途径:1.强化方志文献著述的理解。2.统稿中注重标题的内涵外延问题,处理好偏题、离题的问题,同时在每一个记述单元中,都要很好地表现历史和现状的基本情况。在少数省志分卷中出现了为一件一次性的专事设节的现象,这不符合志体。3.编写中加强对各种体裁的运用,特别是图表的运用,应简洁、明了、直观。

(四)关于大事记遴选问题。

目前,大事记编写中存在的现象有:1.入选标准过低。与省志分卷定位不符。比如:收录一些部门刊物的创刊事项,收录一些部门副职领导的变动事项。突出表现在过多局限于从部门大事标准去取舍,没有从省志分卷角度对大事条目进行筛选。2.选择记述角度把握不准。比如:在记述我省项目获得国家级评奖中奖项、等次时,有的分卷用大量篇幅记述该项评奖的过程。没有将记述重点转到我省获奖项目上来。给人的印象是该条大事,主体上在表现国家组织实施的评奖,而不是表现四川省有几个项目在国家某项评比中获得殊荣。这样的结果,造成角度不准,偏离要表现的主题。

处理上述问题的途径:1.注重结合分卷实际,掌握入选标准。应以省志分卷大事记收录的十四条参考标准结合部门和系统实际,拟出体现省志分卷大事记的标准,真正让大、要、特、新的事项得到全面体现。2.认真把握大事条目取舍的重点,围绕重点进行材料组合。

三、关于《四川省志》目前的任务

省志编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四川省志》总编马小彬作了讲话。他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第二轮修志全面启动后,在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省志各参编单位依法开展修志工作,切实落实“一纳入五到位”,主要领导挂帅,组建分志编委会和编辑室,选配熟悉业务工作的领导、专家、骨干从事编纂工作,制定方案、拟定篇目;各牵头承编单位积极组织各参编单位以及人员定期开展业务研讨,推动了编纂水平提高。省财政厅高度重视,及时拨付编纂经费,为省志编纂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保障。截至去年12月,《四川省志(1986-2005)》93个规划分卷已完成64个分卷初稿,部分分卷进入总纂、送审,工作有序开展。

针对当前的省志工作,他强调: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完成抗震救灾志编纂和第二轮三级志书编纂的关键之年,做好2011年的省志工作,对服务于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意义重大。

 当前,省志分卷编纂出版正值关键时期,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四川省志(1986-2005)》编纂工作规划,省志93个分卷编纂出版任务将在近三年内完成。这是地方志工作服务中心和大局,为两个加快、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服务的重要体现。结合各参编部门工作进度,省志编委拟定了今年年底《四川省志(1986-2005)》33个分卷送审的目标任务。各相关牵头承编参编部门要围绕目标任务,全力推进此项工作。

(一)继续加强领导。

首先,各参编单位要依法继续加强领导和监督力度,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已送审的单位在省志分卷终审出版前应稳定编纂人员队伍,确保编纂出版工作顺利完成。其次,要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保密关和体例关,对志书的观点、内容、入志人物、大事记、图照、表录应认真审核,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科学发展,民生优先原则。确保志书观点正确,内容真实、全面、系统,特色鲜明,体现时代风貌,突出改革、区域、行业特色和工作亮点以及大事、要事,全面记录四川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不得有泄密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内容。

(二)坚持标准和程序,做好审稿工作。

修志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986年到2005年正值我国经济建设、文化科技事业全面改革发展创新经历伟大变革的时代,时代特色、行业特色和改革发展创新的大事要事多,各行各业要记载的内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重。各承编单位编纂人员要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认识,强化责任,严格按照《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四川省志>分卷审稿实施办法》《〈四川省志〉分卷审稿办法实施细则》等规范要求,认真执行《四川省志》分卷编纂出版三审制审定志稿。

各牵头承编单位作为省志分卷初审的组织和实施者,要按程序办事,不得以传阅形式代替会议专家审查;严格领导审签制度;各部门开展志稿初审,要组建由熟悉部门工作的领导、专家组成的初审小组,广泛听取、认真研究修改各个层面的初审意见;各牵头承编部门还要按照复审、终审、出版社意见,做好志稿复审、终审后的修改补充工作,以确保志书顺利出版。要做好资料的拾漏补缺工作和修志档案的归档管理,确保志稿档案安全保存和长远利用。

(三)省志编委要强化服务和指导力度。

省志编委将与省志分卷参编单位加强联系,各分卷的责任总编、责任编辑要加强对省志分卷的指导,热情服务,共同推进省志分卷的编纂和出版工作。

省志编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四川省志》常务副总编罗亚夫在会议小结中指出:希望各相关单位要认真领会此次会议精神,明确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分卷志稿统稿完善、初审评议工作,按照规范程序作好志稿正式提交复审的工作。为高质量完成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四川省志》分志编修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罗亚夫出席《安岳县志》(1986-2005)首发式

714,《安岳县志》(1986-2005)举行首发式。省志编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亚夫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安岳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钟毅,县委副书记、县长邹明勇出席会议,首发式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薛红主持。

罗亚夫首先代表省志编委向为《安岳县志》编纂出版付出了艰辛努力的各承编单位修志人员和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的祝贺!并对历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给予地方志工作的重视,以及全县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的协助表示衷心感谢。罗亚夫强调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是搞好地方志工作的重要保障,没有他们的支持,地方志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安岳县志》也不可能顺利出版。希望县委、县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地方志事业,使县地方志工作再上新台阶。对于今后的工作,罗亚夫指出虽然安岳县的第二轮志书编修任务已经完成,但地方志事业永不会结束,不仅要薪火相传,更要发展创新。如何实现工作中心的转换,下一步工作怎么开展,应作一个统筹安排,他建议应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搞一个中期规划,比如十二五规划,规划要全面、要素齐全,具有可操作性。针对安岳县历史悠久、人文历史名胜众多、旧方志和地情资源丰富的特点,罗亚夫指出应积极作好旧志整理和地情资料开发工作,确保历史文献的永久保存和长远利用。

会后,省志编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亚夫前往广安市、岳池县调研,对当地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情资源开发提出要求,并听取广安市志办负责人关于《广安市志》终审修改情况和出版发行的工作汇报。

省志编委开展征集文艺作品活动并编辑《四川省地方志艺苑》

省志编委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展示四川修志人的艺才和情怀,丰富志余生活,在全省地方志系统开展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并编辑《四川地方志艺苑》。征集文艺作品对象:省、市、县级地方志工作者,包括在职、离退休、曾任职(含兼职和已故的);征集文艺作品内容:反映地方志文化,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讴歌修志工作者等;形式:诗词赋、书法、绘画、篆刻、摄影、歌曲创作作品。为鼓励活动组织工作单位和参与者,特设立了组织奖和作品奖。

·出版信息·

《地方志工作文献选》出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的《地方志工作文献选》近日出版,计60万字。该书收录全国及四川省部分地方志工作文献,分行政法规抗震救灾志工作文件地方志工作文件领导讲话附录五部分。

行政法规部分,收录国务院公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告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抗震救灾志工作文件部分,收录《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暨《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文件。工作文件部分,选录国务院办公厅、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四川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印发的有关通知、决定、规定等。领导讲话部分,选录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领导与中共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有关地方志与地方志工作的讲话。附录部分,收入相关文件与资料。

编辑此书,旨在进一步规范地方志工作,科学指导第二轮修志。

《四川省地方志论文选》出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地方志协会编辑的《四川省地方志论文选》近日出版,收录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者近年发表的66篇论文,计45万字。

该书分方志研究、续修志书研究、年鉴研究、旧志整理研究四部分,囊括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依法修志,加强地方志法制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地方志工作;提升志书质量的思考;地方志资源建设开发利用;第二轮修志的理论与实践;年鉴编纂理论与实践;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等,基本上涵盖了四川地方志理论研究的有关内容。

编辑此书,旨在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推动第二轮修志工作发展,体现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服务型”地方志机构的要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