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资政参阅专刊第67期)
四川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现状及下步工作建议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民政厅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名有文化、有历史,要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放在更重要位置。四川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好四川优秀地名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力实践,又是推动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的务实举措。
一、四川地名的多元文化属性
地名是一种文化符号,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属性。做好四川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应从透析地名语境语素、掌握地名多元属性、挖掘地名文化价值开始。
(一)自然地理属性。地名承载着丰富的自然地理实体或自然资源信息。地名投射着自然风光,如提到贡嘎山就联想到雄伟的雪景,提到牛背山就联想到绝美的云海星空,提到光雾山就联想到漫山遍野的红叶,提到华蓥山就联想到喀斯特早期发育的石林奇观。地名展现着地理方位,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汶川“因县西汶水为名”,类似还有绵阳得名于绵山之南、金阳得名于金沙江之北等。地名链接着自然资源,如贡井区、井研县、盐源县、盐亭县得名与盐的开采相关联,金川、小金得名与沿河诸山多金矿相关联,大竹县得名与域内“竹多竹大”相关联。
(二)社会生产属性。地名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地名丈量着方位距离,以成都的数字命名的地名为例,一里坡是指该地坡的长度,七道堰是指连接八门的七段河堤,十里店是指其到牛市口、青龙场、龙潭寺3处均为十里路程。地名标记着城市名人,成都市武侯区以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武侯祠而闻名,眉山市东坡区因文学家苏轼的号而得名,德阳市罗江区调元镇因“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李调元而得名。地名反映着生产生活,三瓦窑描述明末清初时陈、彭、罗三姓在此筑窑烧砖瓦情况;笆笆巷描述该地在清末为贫民聚居地,沿街多是以竹蔑为墙、草席为顶的简陋棚屋情况。
(三)历史文化属性。地名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地名承载着历史印记,都江堰市留存着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遗产,西充县留存着西汉时期充国县的记忆,广元市朝天区留存着唐玄宗幸蜀、州县官员在此迎驾的史实。地名诉说着民间传说,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有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八角井的传说,成都二仙桥有神话中吕洞宾与韩湘子二仙在此桥相会的传说。地名寄托着价值追求,成都驷马桥展现司马相如赴长安求取功名时在桥廊上大书“大丈夫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的志向;成都千祥街是居民将明清监狱围墙所在监墙街改称而来,寓含追求吉利的意思;万年场则寄托着“千年夫妻万年长”的祈愿。
二、四川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近年来,四川注重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省、市、县三级探索出一系列符合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的方法措施,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地名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一)高位布局,着力强化地名保护规章制度。一是制定地名管理办法。早在1987年,省政府就印发《四川省地名管理办法》,从地名范畴、管理职责、命名(更名)规定、审批权限和程序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让地名保护有法可依。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2022年,四川省建立地名管理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以民政厅为牵头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档案局)等26个单位为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三是编制出台相关规范。2023年,民政厅启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类别与代码编制规范》和《四川省地名保护名录鉴定工作指引》编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名文化遗产评价、鉴定、确认的标准和程序。
(二)强力推进,系统规范提升地名保护实效。一是全面普查,摸清底数。2014年,四川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印发《四川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明确全省地名普查的范围和目标任务、组织实施、职责分工、时间安排、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等。经过四年努力,四川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任务于2018年全面完成,普查地名目录131万余条。二是深入摸排,清理整治。2019年,民政厅等7部门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方案》,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3200余个。
(三)编纂书籍,深入讲好地名文化传承故事。自1982年起,全省共编纂地名成果图书200余部。如,2011年,民政厅组织编写《四川地名故事》,收录全省21个市(州)281篇地名故事;2018年,宜宾市南溪区政协组织编纂的《南溪地名故事选编》出版,收集整理126个地名故事;2019年,天全县民政局组织编纂的《天全县地名录》出版,收录各类地名3047条;2020年,德阳市旌阳区地方志办、区民政局编纂的《旌阳地名故事》出版,收录与地名有关的79篇人文故事和历史传说;2023年,南充市民政局和《南充日报》社联合编著的《我们的村庄——南充地名故事》出版,收录54个村庄的地名故事。
(四)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做好地名文化传承。一是推动阆中市、泸县、合江县、富顺县、蒲江县、盐亭县6个县(市)先后获评“千年古县”。二是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试点。2023年3月,民政厅印发《关于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就地名文化遗产资源挖掘整理、认定保护、宣传阐释、转化利用等工作开展试点。大邑县、泸县、梓潼县、青川县、荥经县、眉山市东坡区被列为首批试点县(区)。三是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试点。2023年9月,民政厅等8部门印发《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重点实施乡村地名“命名、设标、文化保护、信息服务、赋能”五大行动,规划利用2年时间开展“十县、百镇、千村”试点工作,打造一批乡村地名建设“样板”。
(五)宣传壮势,全力推动保护传承成风化俗。一是协助拍摄《中国影像方志》。2017年起,自贡市富顺县等69个县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中国影像方志》系列节目,各县影像方志设置“地名记”板块,宣传地名文化。二是拍摄《地名天府》系列节目。2022年,民政厅与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大型人文历史类视听节目《地名天府》,摄制“千年名县”“红色印记”两季37集纪录片和200多个地名知识短视频,形成电视有节目、广播有声音、地铁有视频、报刊有文章、网络有推送、线下有活动的全方位宣传阐释格局,各类平台累计浏览阅读超4亿人次。三是举办“地名天府·文化寻根”线下活动。2023年6月、9月,民政厅联合四川广播电视台分别在三台县、犍为县举办两场“地名天府·文化寻根”线下活动,以地名达人选拔、地名文艺汇演等方式普及地名知识、讲述地名故事、宣传地名文化。
三、下步工作建议
近年来,四川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人才保障、管理办法、研究阐释、开发利用、宣传动员等方面还有改进和提升空间。因此,建议:
(一)强化人才支撑,汇聚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力量。建议继续用好地名管理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研究解决地名管理重要事项,以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人才作用,推进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落实。可适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专业人员承担地名文化管理、研究、宣传的基础性工作。可建立并动态更新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乡土人才库,定期不定期开展研讨交流、举办地名文化知识讲座等活动,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生力军”作用。还可探索在高校设立地名研究机构、开设地名学课程,逐步培育出一批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的高端人才。
(二)加大研究阐释,丰富地名文化保护传承成果。建议充分用好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着力写好普查的“后半篇”文章。适时组织各地各级民政部门、地方志部门等有关力量编纂地名志、地名图、地名故事、地名考释、标准地名词典、古今地名对照等地名文化研究产品,各级财政相应做好经费保障支持,通过丰富多样的地名文化研究成果全方位展现和延续地名文化价值,增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合理开发利用,激发地名文化保护传承活力。建议注重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统一,着力实现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互促共进、良性互动。致力全方位营造地名文化消费场景,发展“地名+”新业态,打造“地名+人文”景区,形成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内涵的地名文化产业;打造“地名+地方特产”产业,为地方特色产品注册地理标志,促进优质产品和特色行业发展,努力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让地名文化资源转化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
(四)创新宣传方式,营造地名文化保护传承氛围。建议持续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宣传地名文化,建好用好地名网站,搭建起地名文化宣传平台、地名文化研究平台、地名文化服务平台,形成重视、支持、热爱地名文化的浓厚氛围。可定期开展老地名评选活动,广泛吸引公众参与,评定一批社会公认度较高、文化影响力较大的地名,持续提升地名管理工作群众知晓度。可结合市政景观改造,通过设置地名微景点、打造地名文化公园等方式,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地名文化进行集中展示。
请点击查看原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