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96期(总第701期)
【市州动态】
《书院街街道志》编纂工作启动大会召开
多个“成都第一”迎来首次修志
2024年9月19日,《书院街街道志》编纂启动大会在拥有百年历史的暑袜街“邮电局大楼”举行。会议全面部署启动《书院街街道志》编纂工作。成都市锦江区书院街街道是见证成都历史变迁的代表性街道。此次修志将深入挖掘和传承书院街街道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全面系统记述街道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打造展现城市历史记忆中最生动的街道篇章。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欣,成都传媒产业集团副总经理杨永茂,锦江区地方志办主任蹇一萍,书院街街道办事处主任郭凯荣,书院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蔡永瑞,成都传媒集团红星新闻网董事长、总编辑李天翔,成都市地方志办、锦江区地方志办相关负责人及锦江区书院街街道各社区书记,《书院街街道志》编辑团队,企事业单位代表,文化名人代表,热心社区事务的社区达人代表等参加启动仪式。书院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永平主持会议。
街道历史底蕴深厚
多个“成都第一”迎来首次修志
“书院街”从何得名?书院肇始于唐代,到明朝,朝廷鼓励办学,书院之盛史无前例。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大益书院在此诞生,书院所在街道也由“王道正直”更名为书院街,周边街道被称为东南西北书院街。随着时代变迁,书院街街道已不单指某一条街道,而是下辖福字街、庆云、五昭路和华兴街4个社区的行政街道,是锦江区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街道历史名人辈出,商业商贸繁华,成为最具成都烟火气的街道代表之一。
启动仪式上,书院街街道办事处主任郭凯荣宣读了《书院街街道志》编纂出版实施方案,并就编纂工作作了总体安排和部署。他表示,书院街街道历史底蕴深厚,始建于1892年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是西医入川原点、四川红十字运动发源地;1901年开办的成都邮局是成都现代邮政的起始;恩光堂是成都市开放教堂中最古老、保存较为完整的教堂;百年川剧戏窝子锦江剧场迎来了崭新的开局。街道历史名人辈出,琼瑶女士、伊莎白·柯鲁克女士出生于四圣祠的仁济医院,流沙河先生、马识途先生生前均定居书院街道;街道商业商贸繁华、文化等资源富集,王府井、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省广播电视局、省作家协会、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等众多单位汇聚于此,共同助力和见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书院街街道办事处主任郭凯荣表示,在市区两级地方志办指导下,街道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依法修志,开门修志,客观真实地反映街道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演变历程、改革创新成果、资源产业优势、地域文化特色。
锦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蹇一萍表示,书院街街道辖区,是锦江区核心区域,长期以来是锦江区党政机关所在地,更是锦江区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希望各部门高度重视辖区历史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充分挖掘书院街街道辖区的历史文化和时代发展特色。深入挖掘书院历史文化、川剧历史文化、十二月市历史文化等文化;深入发掘街道辖区内成都最早邮局(暑袜街邮电局)、最早现代商业场(劝业场)等成都市诸多“第一”……将这些“珍珠”,用一部街道志把它们串联起来、留存下来。蹇一萍表示,全区要高度重视编修出一部高质量的街道志,“就全区而言,目前除个别街道外,均已启动了街道志编纂工作,按时间进度安排,预计2025年将全面完成街道志的公开出版。”
社区及辖区企事业单位代表、四川舞东风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直属支行副行长王艇等在启动仪式上相继发言,表示将积极参与志书编纂工作。大家表示,修志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大事,大家将通力合作,充分挖掘书院街街道的人文底蕴、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留存下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志书。
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
编纂出有书院街味道和表情的志书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代代相传,延续千年。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构成了传承中华文明的三个重要载体。街道志书是全面系统记述街道发展历程、发展变迁、发展成就的重要资料文献,在记述历史、传承文化、服务当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2021年5月,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印发《四川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全省乡镇志、村志编纂工作。目前,全市在编镇村志100余部,计划申报成都名镇名村志33部。
“编纂街道志是书院街街道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工程。”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欣表示,用志书的体例,文字的方式记录好街道的历史与现状,深入挖掘其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为当前和未来的城市治理、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的记述,是新时代肩负新的文化使命的一项重要任务。“质量是志书的价值所在,生命所系。”王欣强调,“书院街街道要广泛动员组织辖区单位和群众搜集资料,为志书编纂提供全面翔实的资料。编纂团队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以精品奉献人民’的精神,担当作为,攻坚克难,高质量编纂出版《书院街街道志》,既为书院街道留下一份宝贵的遗产,又为推动全市街道志编纂提供示范引领的经验。”
启动大会上,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评审验专家李思健作了相关街道志编纂业务培训。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乐山市多管齐下推进史志宣传教育提质增效
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坚决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践行文化传承使命,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创新开展史志宣教工作,推动地方志从书库走向大众,充分发挥地方志传承文化、沁润人心、彰善瘅恶、引领风尚的作用。
建管并济,用好一个网络媒体平台。设立运营“史志乐山”微信公众号,精心设置“历史文化”“乐山掌故”“名人与乐山”“看鉴乐山”“工作动态”“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等栏目,图文并茂记录乐山史志成果,传播优秀文化,讲好乐山故事,发布乐山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累计推送《乐山大佛维修史事拾零》《乐山市制定专业(部门、行业)年鉴编纂出版规范》《看鉴乐山:峨眉山镇山三宝》等史志文章、信息、视频130余篇(条),单篇最大阅读量2600次。
聚合聚能,建强两个史志文化阵地。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嘉州记忆”地情文化馆,上架史志文献资料2000余册,并以“嘉州记忆”“乐山历史沿革”“乐山名人”等为主题精心设置展陈,展示乐山优秀传统文化。该馆开放以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史志文化进校园提供丰富的文献支撑,已经成为本地史志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和阵地。与市图书馆合作共建乐山党史和方志馆,设置“乐山印记”主题展陈,展示自有记载以来乐山历史上的40件大事;上架7000余册史志地情书籍,为大众提供便捷、全面的史志阅览服务。该馆将于近期开馆,有利于加强乐山地情资料的收藏保护、展览展示、开发利用和文化交流。
通力合作,打造三个历史文化节目。与乐山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这里是乐山”系列历史文化节目,通过广播、短视频、微信图文等全媒体传播形式展现乐山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共播出《这里是乐山 东大街》《这里是乐山 文庙》等8期节目,总播放量10万余次。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乐山日报社、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等部门(单位)合作,聚焦乐山古代建筑、历史遗迹等,共同打造《探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专题片,共创作展播《山水佛地 诗意乐山》《乐山古塔 屹立千年的嘉州地标》等8集作品,总播放量20万余次。与乐山日报社联合制作历史文化系列专题片——《看鉴乐山》,利用“乐水乐山”APP、乐山日报抖音号等官方媒体播出,展示乐山悠久历史文化,已播出《千佛秘境》《魅力东风堰》等8集作品,播放量10万余次。
借力借势,依托多级宣传展示平台。积极向“方志中国”微信公众号报送史志动态信息,2024年以来有3篇信息被采用。征集地情文化视频,参与“神秘蜀韵 百部川扬”网络视听作品征集传播活动,17个视频被“方志四川”视频号采用,3个视频被“学习强国”采用,《山水佛地 诗意乐山》被省地方志办推送参与评奖。研究整理乐山非遗文化、井研盐业兴衰、乐山大佛、峨眉山、村史馆建设等资料,依托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巴蜀史志》期刊等史志网站和微信、微博、出版刊物平台宣传推广乐山史志文化。在“乐山发布”、乐山日报、乐山新闻网、乐山综合广播FM102.8等本地主流媒体推介史志书籍、刊载史志文章,展示地情文化。在市图书馆开展《宋蒙嘉定战事》专题讲座,在乐山大佛景区讲解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嘉乐之地 幸福隽永——乐山文化琐谈》专题讲座,宣传乐山史志文化。
(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大英县推动《遂宁扶贫志》大英篇编纂工作
为真实记录扶贫开发历程,大英县“四举措”推动《遂宁扶贫志》大英篇编纂工作,现已完成初稿。
强化统筹,抓牢编纂方向。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县史志研究中心和县农业农村局牵头、部门配合”的编纂工作机制。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任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副主任、行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编纂委员会,研究审定编纂方案、篇目大纲,定期听取编纂工作汇报,协调解决难点堵点,确保编纂工作顺利推进。
选优队伍,夯实编纂基础。从扶贫、地方志部门在职及退休人员中精选编纂人员,组建扶贫志编纂工作专班,系统学习国家扶贫政策,掌握大英县扶贫开发历程,三次外出学习扶贫志编纂经验。
明确重点,务实编纂举措。按照“覆盖范围全面、任务分解适当、责任单位对口”的原则,点对点向88个县直部门和10个镇(街道)印发资料征集通知,明确资料征集内容及要求。采取“上门交流”“业务培训”等方式解答资料征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重要资料不漏,做到应收尽收。
营造氛围,扩大编纂影响力。8月底,举办扶贫志编纂谏言活动,县直相关部门和镇(街道)代表参加,收集好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扶贫志编纂的广度、深度和影响力,群策群力展现大英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好经验、好做法。
(大英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
请点击查看原文: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96期(总第701期).pdf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