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4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120期(总第725期)

发布时间:2024-12-16 08:45:22 浏览次数: 【字体:

特别关注

弘扬三线精神 谱写时代华章

《巴蜀史志》三线建设专刊出版

1213日,省地方志办会同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攀枝花市地方志编纂中心、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联合编辑的《巴蜀史志》三线建设专刊正式出版,为三线建设决策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60年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共中央站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调整全国工业布局、巩固国防后方的战略高度,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三线建设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全国工业布局更趋合理,实现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在西部纵深地区建设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大后方基地的目标。三线建设孕育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热潮中,四川是三线建设的中心与重点,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四川也因三线建设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防工业基地、基础工业基地。2018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四川布局了一大批重要产业和企业,特别是三线建设,使一大批当时属于顶尖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来到四川,这些都是四川发展的宝贵财富。为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记录研究好,留存的遗址遗产保护利用好,创造的精神传承弘扬好,20238月开始,省地方志办会同相关单位,用一年多时间,联合编辑出版《巴蜀史志》三线建设专刊,真实再现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

为将本期专刊打造成精品期刊,各编纂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编辑组,多次召开编纂工作座谈会,走访专家学者,拜访三线建设参与者,反复研究方案、征求意见。专刊文章聚焦三线建设史研究、三线遗产保护利用、三线精神传承弘扬3个方面,记述范围涵盖三线地区13个省区和小三线建设开展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约稿对象包括三线建设参与者、三线建设史研究教学者、史志和文博工作者、精神文明宣传工作者等。审稿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陈东林把脉定向,确保专刊内容丰富、史实准确、堪存堪鉴。该刊最终以53篇优质稿件搭配280余幅优质图片,版面字数50余万字、328页的厚重内容精彩呈现,是一期集权威性、学术性、可读性为一体的高质量主题期刊。

本期专刊设前置拉页和特载”“峥嵘岁月”“蝶变新生”“辉煌成就”“历史丰碑”“青春之歌”“光载千秋”7个栏目。前置拉页从中国三线建设区域划分示意图”“全国三线建设的十三个省区”“大事概览”3个方面,立体呈现三线建设区域划分情况,提纲挈领介绍三线地区13个省区三线建设概况,逐年反映三线建设大事要事,给人一目了然的清晰印象。特载主要反映中央领导对三线建设的关心、三线建设在国史书写中的地位作用及三线建设对建设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启示。峥嵘岁月围绕三线建设的背景、选址、布局与发展过程进行谋篇布局。蝶变新生讲述三线建设在新的形势下,根据党中央部署,转变经营方式、调整改造升级,在改革中突围、从发展中蝶变所创造的新成绩。辉煌成就用事实说话,着重从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城镇发展等不同角度,呈现三线建设中创造的辉煌业绩,取得的显著成就。历史丰碑通过介绍具有突出功勋、产生重大影响的三线建设领导者、科学家、参与者等的事迹,彰显他们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风采。青春之歌讲述年轻的建设者舍小家为大家,远离繁华都市,在大山深处冶炼青春,将最美的青春奉献给国家的大爱情怀。光载千秋呈现的是三线精神的内涵、价值与传承路径,三线遗产在新时代的保护利用路径等内容。每个部分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既注重史实的真实性,又注重文章的可读性。

本期专刊是近年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紧扣大事要事节点、服务中心大局推出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巴蜀史志》创刊42年来精心编辑出版的第14期主题期刊。本期专刊对深入推进三线建设史研究,更好地保护利用三线遗产,传承弘扬三线精神,让更多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充分认识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从而自觉肩负起建设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的历史使命,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省地方志办)

【市州动态】

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地方志部门

携手打造四川地方志事业发展新高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省委落实党中央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四年来,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地方志部门在省地方志办的精心指导下,坚持围绕中心、主动作为,把推进成德眉资地方志工作同城化发展作为落实党中央、省委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以存史、育人、资政为抓手,推动成德眉资地方志工作相向而行、同向发力,构建四市融合发展的大史志格局,共同打造四川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坚持系统部署,机制搭建同心同行。聚焦开放、合作、共享这一目的,建立切实可行、务实管用的协同机制,凝聚地方志工作合力,变各自为阵抱团作战。一是高起点谋划。按夯实基础、递次推进、融合发展思路,立足实际签订成德眉资地方志工作同城化发展行动计划,确定制度性安排,研究部署重点任务,明确四市地方志工作协同推进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二是高标准推进。连续四年分别在成德眉资四市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当年大事要事、地方志重点工作开展深入研讨、广泛交流,制定并完善工作联络机制、成德眉资地方志工作同城化发展决策及落实长效机制,实现四市地方志交流合作协同高效。三是高质量落实。拓展合作领域,四市在召开联席会议基础上,协同开展地方志研究、宣传、资料征集、地方文化保护利用等工作,实现地方志工作同频共振。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成德眉资地方志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夯实四市地方志事业发展人才支撑。

坚持开门办史,方志编研聚智聚力。建立成德眉资地方志系统人才库和工作联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协作开展地方志征编。一是强化队伍共建。积极挖掘资料征编、文献著作、口述访谈、理论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史志专家人才,聘请高等院校教授和省、市史志部门负责人组建成德眉资史志系统专家人才库,吸纳方志类专家40余名,借智借力推进成德眉资史志征编研等各项工作。二是强化培训共享。联合开展著作编纂及理论研讨培训,开展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等专题培训班,四市地方志系统分管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约300人次参加培训,不断提升四市地方志系统干部综合能力素质。三是强化史料共用。创建史志资料共享机制,建立线上共享数据库,分类呈现四市近年来文献著作、口述记录48部,汇编历年《成德眉资同城化大事记》、谋划部署成德眉资特色乡镇(村落)图文成果整理工作等,深度挖掘四市史志资源,创新运用史志资料,丰富史志编研成果。

坚持平台搭建,方志资政见行见效。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成德眉资四市重大决策部署开展资政研究,积极探索大史志资政新模式新路径,不断开创成德眉资地方志资政研究工作新局面。一是聚焦机制抓构建。四市地方志部门建立联合资政机制,明确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交流活动,定期开展四市地方志成果展示,印制资政理论研究论文选编,交流四市资政及专题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放共享成德眉资地方志部门史料库,分享资政研究成果。二是聚焦落实抓保障。由成德眉资地方志部门负责人分别担任召集人,四市每年轮流举办资政工作推进会议,研究讨论资政选题和重点方向,组织四市同步开展理论文章征文、评审、交流,凝心聚力共同抓好资政研究。三是聚焦成果抓运用。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开展重大课题攻关,组织召开同城连心·史志兴村主题研讨活动、地方志助推成德眉资文旅同城发展研讨会、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弘扬老区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等学术研讨交流5次,征集优秀论文200余篇,编纂形成相关论文集1000余本,成果送四市党委、政府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切实服务党委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

坚持资源共享,方志宣教提质提效。深挖四市特色地方文化,充分整合四市地方志宣教资源,持续提升方志宣教的综合质效。一是深入打造宣教阵地。深入挖掘四市丰富的史志资源,用好战旗村、黄继光纪念馆、眉山市党史和方志馆、陈毅故里等基地,在深挖地方文化富矿、建好方志宣教阵地、创新方志文化教育上形成四市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整体发力的一盘棋格局,共同助推史志阵地的打造利用。二是创新推出宣教成果。立足四市地域优势、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共同推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红色地图》,编辑印刷《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论文集》,发布成德眉资红色+乡村旅游线路,共同推动宣讲活动,实现宣传成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三是聚力组建宣教矩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学习强国、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讲述成德眉资四市山水相连、地域相接、文化相通、人文相亲的特色文化,推出《早安双流》《水天一色黑龙滩》《成渝之心 璀璨非遗》《方志记忆:邂逅安岳石刻》等精品短视频,推动方志宣传教育从一家独奏走向集体合唱

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广元市昭化区积极推进扶贫志编纂工作

20241月《昭化扶贫志》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广元市昭化区地方志编纂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地方志部门工作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坚持采用统筹引领、建强人才队伍、分步实施推进等方式,扎实稳步推进扶贫志编纂。

坚持统筹引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部门配合、地方志编纂中心组织实施编纂工作体制,印发《广元市昭化区扶贫志编纂工作方案》,成立编纂委员会,明确具体任务、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确保涉及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高效。

建强人才队伍。重点部门选配长期从事地方志、扶贫工作人员进入编辑部,组建编纂工作专班。组织召开《昭化扶贫志》编纂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系统学习国家扶贫政策、昭化扶贫开发历程和修志专业知识,提升编纂人员业务能力。

分步实施推进。把握编纂工作时效,倒排工期,采取对接联系、上门交流、专门培训等方式,及时给予指导,开展扶贫志业务培训3场次,覆盖100余名业务人员,解答参编单位各类问题,打好志书编纂质量基础。

广元市昭化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请点击查看原文: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120期(总第725期).pdf



终审:唐海灵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