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春同志在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
陈建春同志在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建春
(2022年7月18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回顾上半年工作,查找存在问题与不足,明确下半年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2022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力指导下,省地方志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历次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理念,做实“存史、育人、资政”三项主业,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以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深化机关党建,强化组织保证
一是强化政治机关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召开党组会议24次、中心组学习(扩大)会7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政治监督,督促党员干部做到“四个服从”,牢记“五个必须”、防止“七个有之”。
二是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五好党支部”建设,努力打造敢于担当、能打硬仗、善于攻坚的支部战斗堡垒,创建“五好党支部”1个;强化党员教育,在雅安举办为期4天的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在眉山三苏祠开展廉政文化教育,举办“读习语 颂经典”暨红色家书诵读活动,组织参观“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史主题档案文献展、新时代四川省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展。严格落实党员(干部)积分季度公示制度,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三是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坚持“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正确方向,守牢意识形态工作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组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1次、向主管部门专题报告意识形态工作1次。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开展意识形态理论专题学习,邀请专家作《从颜色革命看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专题讲座。严格落实志鉴期刊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审核把关机制,严防出现意识形态问题。
(二)传承历史文脉,记录时代发展
坚持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高质量推进存史修志编鉴工作,传承中华文明,梳理巴蜀历史,记录时代进步,为未来发展保存宝贵史料,发挥存史镜鉴作用。
一是传承历史文脉。坚决履行保存历史、传承文明重要职责,修改完善《人物志》,完成《四川客家志》复审,推进《西康通志》《四川羌族通志》修改出版,展示巴蜀多彩历史文化。继续推进《四川抗日战争志》《四川简史》《四川抗战历史文献》《四川当代史》编纂出版,留存川人抗战历史。加快《四川方志中的红军长征记忆》编纂出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二轮四川省志扫尾工作,目前出版入库79卷。
二是记录时代发展。主动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使命,反映党的领导下四川历史巨变,记载民族复兴四川篇章。出版《蜀地战贫——聆听扶贫之声》,记录四川脱贫奔康进程和巨大成果。联合重庆市地方志办等部门编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2)》,全面记录和展现川渝两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壮阔历程。编纂《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2021)》,记录省直各部门(单位)改革创新奋斗足迹。
三是持续推进质量建设。认真贯彻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实施地方志工作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关于提升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意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努力打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品志鉴。完善质量体系,组织制定省志、市县志、综合年鉴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强化业务培训,组织专家、业务骨干等录制业务授课视频。严格质量审查,完成21个市(州)综合年鉴2020卷篇目复核、2021卷篇目审查,开展对21个市(州)综合年鉴质量抽查工作。严格执行年鉴编纂大纲省、市、县三级联动审查制度,指导市(州)地方志部门加强综合年鉴质量建设。
(三)发掘历史智慧,服务治蜀兴川
始终坚持“三个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发掘历史智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深化资政辅治。把“以史鉴今、以史资政”作为重要任务,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总结历史规律,提供历史借鉴。加强对地方志资源的深加工,编发《资政参阅》2期,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编纂《四川年鉴(2021)》简本,服务2022年全省“两会”。忠实记录省委带领全省人民迈步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坚实步伐,及时汇编发布《四川要闻》26期。
二是助力治蜀兴川。围绕改革发展大局,主动服务全省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全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保留乡愁记忆、推进乡村振兴。组织编纂《九寨沟图志》,加快推进《川金丝猴志》《大熊猫图志》(英文版)编纂出版,服务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做好四川扶贫志、四川全面小康志编纂前期工作,记录好、宣传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
三是服务群众生活。坚持修志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深化史志“七进”活动,会同全省各市县地方志部门在高职院校、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史志阅览室639个,赠送图书9000余册,满足群众用志需求。推进方志馆建设,四川省方志馆建设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川渝两地建成高校分馆7个,市县级方志馆(室)34个,乡(镇、街道)情馆27个,村(社区)史馆223个。
(四)弘扬优秀文化,发挥育人功用
坚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发挥地方志彰善瘅恶、引领风尚、教化育人作用。
一是弘扬优秀文化。强化传承保护,组织编纂《巴蜀史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刊,谋划“红军四渡赤水”专刊(暂名)和“三苏文化”专刊,出版发行《蜀韵纪事》(第二辑),宣传红色文化,展示巴蜀文明精粹。做好转化利用,根据《四川省志·川剧志》,制作《川剧的前世今生》音频节目45集,在“方志四川”微信及喜马拉雅官方电台上线播出。加强宣传推广,会同四川省高校图工委,以四川省方志馆各高校分馆和全省各高校图书馆为平台,开展四川省大学生地方志知识竞赛活动,全省14000余名大学生参赛,让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巴蜀文化、四川省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是深化教化育人。充分利用“方志四川”“两微九号一网一台一刊一店一馆”新媒体矩阵,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春风化雨、温润人心。上半年,发布各类文章1400余篇。截至2022年6月30日,“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人数33万人,阅读量4.91亿人次;四川省情网浏览量2.59亿人次,独立访客1939万名。与“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建立常态化协作关系,发布文章26篇。
(五)推进自身建设,建强方志队伍
地方志干部是地方志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办党组高度重视地方志干部队伍建设,2018年2月14日,办党组提出以政治建设为首位、以支部建设为引领、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方志事业为纽带,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勤奋敬业、团结合作、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方志队伍目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经过4年多持续不断努力,这一目标已基本达成。一支讲政治、本领强、守纪律、作风好的地方志干部队伍正迈步在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新征程上。
一是政治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办党组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等问题,推动“四个服从”落到实处。经过努力,全办党员干部讲政治、讲大局、讲服从蔚然成风。党员干部对办党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开大门,打破“一本书”主义,做好“三个服务”的改革创新举措及编纂是手段、资政服务为民所用是目的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服从安排、抓好落实的行动更加自觉;能够如实评价组织,如实评价领导和同事,如实评价单位的成绩和不足,公心至上、公道处世的行动更加自觉;遇事找理由、办事讲条件的现象逐渐消失,顾全大局、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的行动更加自觉;敷衍应付、拖而不办的现象逐渐消失,高效率落实、高质量办理、主动复命的行动更加自觉。
二是团结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和衷共济者赢。办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团结合作,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引导人,用宏伟的事业感召人,用共同的目标凝聚人,努力打造一支精诚团结的干部队伍。经过努力,全办党员干部团结协作意识、集体荣誉意识明显增强。党员干部们将讲团结、讲合作体现在贯彻办党组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自觉维护单位形象,积极为集体争创荣誉,为单位发展做贡献,推动全办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办开门办公养成习惯、面对面交流形成自觉、接待到访同志笑脸相迎热情周到、精心留言宣传推介地情文章形成常态。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地方志部门良好形象得以树立,地方志工作影响不断扩大,地方志事业发展加速推进。
三是干事创业本领有效提升。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干事创业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办党组高度重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采取集中培训、以干带训、轮岗交流、下派锻炼等多种方式,推动党员干部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经过努力,党员干部的干事本领有效提升,主要体现在:第一,政治理论水平有效提升,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读习语金句接力分享活动中,撰写出一批理论文章;第二,文字工作能力有效提升,撰写出一批高质量信息稿件、宣传文章;第三,业务工作能力有效提升,编纂出版的多项志鉴成果在全国全省获得奖项;第四,办事办会能力有效提升,成功举办川南片区地方志工作培训会议、“记录百年党史,感恩伟大时代”主题论坛、川北片区地方志工作会议等大型会议。
四是机关作风实现根本转变。优良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过硬保证。办党组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鲜明“想干事是前提,能干事是基础,真干事是要求,干成事是目标,不出事是底线”的工作思路,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机关作风有了根本转变。重实干、重担当、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鲜明树立,一批优秀干部得到提拔、晋升,想干事、真干事、干实事、讲团结、讲奉献、讲正气的风气业已形成;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不断巩固,巡视反馈问题切实整改;消极懈怠、敷衍应付问题逐步消除,标准不高、“过关思想”等问题逐渐得到纠正。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机关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人尽其才则百事可兴,人尽其力则泰山可移。能力作风的大转变,带来地方志事业的大发展。在办党组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融入中心、服务中心,在一些人所谓的边缘化“冷部门”中发光发热,推动全办工作取得了一些历史性、开创性成果,将地方志事业推向舞台中央,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赢得社会公众充分认可与高度赞誉:圆满完成全省第二轮修志重大文化工程;《四川省志·川剧志》获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大熊猫图志》(中英文双语版)《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4部志书获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四川年鉴(2019)》获评第七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奖一等年鉴,《四川年鉴(2020)》获评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奖特等年鉴;《大熊猫志》出版被列为2019年2月15日新华社《早知天下事》封面要闻,《大熊猫图志》出版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英文版)》及《澳洲新报》《柬华日报》等海外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被法国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收藏,今年即将在英国出版全英文版,面向全球发行。实施《巴蜀史志》改版扩容提质行动,登上四川期刊界新台阶: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刊、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刊、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专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刊、四川历史名人专刊、脱贫攻坚特刊、聚焦三星堆专刊等系列专刊特刊,经中国期刊协会评选,《巴蜀史志》2次3期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精品期刊展;聚焦三星堆专刊正在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选题”,由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团队组织翻译,拟面向海外推介;我办在全省期刊协会召开的年会上交流办刊经验。适应现代传媒发展形势,强化互联网思维,建设“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并获得巨大成功,为扩大地方志影响作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方志四川”官方电台荣登国内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2019政务音频巅峰榜”,音频节目《舌尖上的四川》被评为全国政务专辑人气类前十名;2020年,“方志四川”澎湃号获“澎湃新闻·文旅传播榜”第三名、川观号获评2020年度优质政务类“川观号”;2021年,“方志四川”澎湃号获评2021年度“优秀澎湃政务号”、封面号获评2021年度“优质政务封面号”。突出党建引领取得优异成绩:办党组被评为2017-2018年度省直机关“四好一强”先进班子,我办获评2020年度、2021年度省直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单位;省领导王宁、甘霖,省老领导张中伟等对我办工作作出肯定批示或给予高度肯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高翔2021、2022年连续2年对我省地方志工作作出肯定批示。今年2月7日,时任省委书记彭清华到我办调研慰问,对我办及全省地方志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地方志工作的分量、地位、影响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会场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上半年,我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足,主要表现在服务全局不够深入,资政辅治成果不多,全面发展还有差距等。下一步,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推动地方志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下半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
(一)深化机关党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拥护“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好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确保其在地方志部门落地生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净化机关政治生态。抓实“三级五岗”责任清单,推动机关党建工作落地落实。
(二)做好存史修志。扎实推进四川扶贫志、四川全面小康志前期工作。编纂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2)》,谋划“巴蜀一家亲”地方志文化产品。持续推进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编纂好《九寨沟图志》。指导各地编好地方综合年鉴2022卷,推进《四川年鉴(2022)》及其英文版、简本编纂工作。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加快制订省志、市县志、综合年鉴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强化珍贵方志文献保护利用。
(三)深化开发利用。紧密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努力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政策建议、地情文章。扎实推进名镇志、名村志、名街志、名山志、名水志、名酒志等名志文化工程。指导各地梳理当地历史文化,精编红色历史、地方简史、地情概览等书籍,聚焦本地特色文化、景点、产品、技艺等编纂特色志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推进以文化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古蜀文明、巴文化、三国文化、藏羌彝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利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推出一批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巴蜀文化的史志文章、音频视频。编纂出版《巴蜀史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刊和“红军四渡赤水”专刊(暂名)。深化推进史志“七进”活动,继续推进史志阅览室建设,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工作,方便群众读志用志。
同志们,今年上半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明确要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建成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下半年,我们又将迎来党的二十大。作为重要的文化部门,新征程、新目标、新任务对我们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抓好下半年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是要注重理论学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就会在实践中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进而影响干事创业的成效。我们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中央、省委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更好地肩负起作为历史记录者、文化挖掘者与传播者的职责使命。
二是要掌握工作方法。我常讲,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面对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工作中,我们经常同时面对多个矛盾和问题、多重目标和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观念分析解决问题,做好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要区分轻重缓急,综合分析必要性和可行性,抓住突出、紧迫的关键性问题,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统筹全局中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各项工作步调协调、相向而行。
三是要严守纪律底线。纪律立党、纪律兴党、纪律强党。纪律底线,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线,又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线、人生安全线。纪律底线守不住,人生底线也将破防。从党内通报看,很多党员干部没有守住纪律底线,让自己的人生坠落深渊,给家庭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带来巨大灾难。我们要将洁身自好记在心头,注重个人廉洁自律,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炼就一身正气。要自觉将党的纪律化为生命的一部分,把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贯穿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守住拒腐拒变的防线,也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人生安全线。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