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领导讲话>详细内容

冀祥德同志在首届全国方志馆馆长论坛上的讲话(2017年4月21日)

来源:中国方志网 发布时间:2017-05-10 14:38:00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位代表、同志们:

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江南最美时。今天,首届全国方志馆馆长论坛在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的苏州市顺利召开了。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方志馆,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苏州市委市政府、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为本次论坛的举办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592cc65357184a0ca71c50b979d0690a.jpg

第六届中国苏州创博会举办期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和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在苏州举办首届全国方志馆馆长论坛,其意义主要有三:一是地方志在新时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开拓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国苏州创博会自开办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今天上午的启动仪式上,我们也看到了来自国家部委、海内外有关专家人士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令人激动人心的时刻。“方志中国”场馆布展、承载内容和散发出的浓郁文化产业气息,都让我们倍受鼓舞。

地方志作为包含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大部类的百科全书,自然也应当在文化创博园中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尤其是近年以来,虽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全国的地方志工作者也辛勤耕耘、凝心聚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相关行业和部门相比,社会对地方志的认可度还不够高,人民对地方志的熟悉程度还不够深,其中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地方志围绕着修一本书、做一项工作的时间过久,因而从中央到地方、到寻常的百姓,都不熟知我们从事的这样一项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第五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换届以来,特别是2016年我们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的形势之下,地方志如何以国家利益为导向,如何围绕着国家经济社会和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去开拓创新,成为让千家万户、社会各界、党委政府重视地方志的一个重要抓手。所以在本次中国苏州创博会上,经苏州地方志办公室提议,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同意申办“方志中国”展览,中指办对此高度重视,党组立即进行研究,并报上级同意,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在创博会馆区布建起了一个特点鲜明、吸引力强的场馆。虽然场馆面积不大,但从大家的反馈情况来看,展陈效果确实是值得点赞的。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燕文等领导以及各省市地方志参会代表、参观群众,都一致认为我们这个场馆是最有特点、最有文化的,充分肯定了我们“方志中国”展的布展是成功的。这说明我们抓住机遇,在第六届中国苏州创博会的园区搞方志成果展,以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这一举措做对了。

二是方志成果展和首届全国方志馆馆长论坛在苏州的举办,是对地方志全面的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的重要推动。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和我们地方志系统的工作者,都认为地方志是一个慢吞吞的机构,有些省份十年、二十年甚至从成立地方志机构到现在,都在编写着一本志书。即使编写出书的单位,对于志书如何使用、如何发挥它的价值,思考较少,行动更少,实践实在是少。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提出地方志必须要摒弃“一本书主义”,地方志工作不仅是编写一本志书,我们现在是“志、鉴、馆、网、库、会、刊、用、研、史”十业并举。十业并举中的“馆”就是指我们的方志馆。

刚才漆冠山主任在讲话中也谈到了,方志馆区别于博物馆和规划馆,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博物馆记述历史,规划馆规划未来,而方志馆是把历史和未来有机结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场馆。在全国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的形势下,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方志馆建设”,原因就是方志馆承载着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规划馆等各个场馆都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就博物馆和规划馆而言,博物馆所谓对历史的记述是碎片化、点状的,并没有把历史发展的源流和传承的过程全面而系统地记述下来。比如说我们走进任何一个博物馆,都不可能看到从事物的发端开始,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大部类齐驱并进的传承记述。只有方志馆,不仅把博物馆中这些碎片化的知识点连接到一起,还有纵深的、历史洞察的记述,把我们中华文化延绵不断的发展、演变与传承过程真实而客观地记述下来,这就是漆冠山主任讲的方志是从历史走来。规划馆也是如此,规划到位,但不一定行动到位。而地方志则记述、行动都到位,它是对经过论证的规划、可行的计划、能够实现的计划来予以记述,这也是方志馆的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

方志馆建设,应该说这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突破。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470多个方志馆,国家方志馆“魅力中国”展览正在推进,拥有2万余平米展厅的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将于今年底正式开放,选址铜陵的国家方志馆长江分馆正在推进,下一步考虑筹建草原分馆、一带一路分馆、长征分馆、知青分馆等,要把方志人之家建到各个地方,要让事业有承载之处。我们常说,只有方志馆才是地方志的“一亩三分地”,所以从去年以来,也加强了对方志馆的建设力度。去年我们专门成立了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馆研究会,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方志馆培训班,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今天,我们又在苏州举办首届全国方志馆馆长论坛,按照玉宏主任的设计,我们的方志馆馆长论坛不仅是让那些已经有方志馆的馆长同志们来参加,还要大量地吸收,特别是欢迎没有建设方志馆的地方志机构的负责人和党委政府的负责人也参加进来,让他们认识一下建设方志馆的意义。

另外,方志馆的理论研究方面,《中国方志馆研究》在积极筹备,今年即将创刊;中指办的顶层设计和2017年的工作规划之中,今年还将陆续举行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馆研究会年会、第二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第二届方志馆业务培训班等等。本届方志馆馆长论坛,是落实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的重要标志。

57ee0720e088450bb353499f475a96ed.jpg

三是首届馆长论坛选择在苏州市举办,是对江苏省和苏州市地方志工作的充分肯定。江苏省是方志大省,这是众所周知的。漆冠山主任从市政府重要部门的领导岗位调任地方志工作以后,善作善成,善战善为,善于捕捉工作的重点、抓住工作的要点,尤其是如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去抓好抓实地方志工作,他既有科学思考,也有务实举措。所以,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江苏省不仅仅是全国的方志大省,已经成为全国的方志强省。江苏省方志办首次在全国举办分管地方志的市县长培训班,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名镇志、名村志的编纂,以及率先推出名酒志、承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名酒志文化工程等等,都是方志强省的有力体现。

近年来,在苏州市委市政府和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下,苏州地方志工作者团结一致、奋发有为、敢于开拓、大胆创新,尤其是近两年苏州市地方志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苏州的地方志工作者,尤其是领导班子善于动脑、敢于担当、不怕困难,工作快节奏、有韧劲。本次会议选择在苏州召开,特别是三天的时间在江苏先后搞了6个活动,充分说明当前地方志工作中,有一种速度叫方志速度,有一种节奏叫方志节奏。方志节奏是什么?方志节奏是3天搞6个全国性的大活动,方志节奏就是忙的饭都没时间吃、火车都差点没赶上。当然,我们还有一种精神,叫方志人精神。方志人精神除去我们写在《规划纲要》里“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精神以外,今天我要再提出一个方志人精神——“仙人掌精神”。假如各行各业汇成一个庞大的植物园的话,我们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也不是香气扑鼻的梅花,我们是什么?我们是仙人掌,不为人所知、很难为人所喜爱,甚至因为“直笔著史”而偶尔刺人,这就是我们的精神。我们还应该看到,所谓“仙人掌精神”是指,在我们方志人身上体现了仙人掌与其他植物不同的品格和特征。仙人掌的特征是“三耐一强”:一是耐炎热。从地上植被看,各地拔地而起的华丽楼堂中找不到方志人的身影。二是耐干旱。从地下根系看,地方志工作机构少有人关怀,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其三,耐贫瘠。长期以来,地方志地位边缘,待遇低下,但方志人在贫瘠的田地里照样成长,没有肥沃的土壤依然健硕。四是生命力强。在澳大利亚的南澳洲,农场主一次引进多个物种,种在贫瘠的土地上,不浇水也不灭虫,任其自由生长。结果最后他发现长得最快、最富有生命力,很快就遍布庄园各处的就是仙人掌。这就是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地方志机构现在就是要有这样的“仙人掌精神”。只要给地方志一粒种的土地,它就能生根发芽,不断拓展,把地方志功能向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拓展。以网站建设为例,抓住地方志信息化的契机,我们建了中国地情网乃至县情网、镇情网、村情网,我们叫“一网情深”。在新疆,我们建设出了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在内蒙古,建设了蒙古文网站,实现了双语翻译,这是继蒙古文志书翻译之后,地情网站建设的又一特色——这就是我们的“仙人掌精神”。

作为我国重要的公益性公共文化场馆之一,方志馆的建设一直备受重视。《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都指明了方志馆的发展方向。各级方志馆怎么建?建成什么样?通过论坛,希望大家踊跃发表高见。本次论坛我们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解决方志馆独特的功能和定位问题。要论证清楚方志馆的不可或缺性,要让各级志办、方志馆属地的市长、市委书记、省长、省委书记知道,有了规划馆、博物馆、图书馆,不能没有方志馆。第二,要论证我们建成一个怎样的方志馆。第三,方志馆建成以后怎么解决像博物馆、规划馆门可罗雀的问题,要发挥其他场馆不可替代的、服务社会的作用。第四,怎样通过方志馆建设推动地方志真正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方志馆建成后,我们的事业如何开拓创新?未来的地方志机构和地方志工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定位和功能?未来的方志事业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蓝图?都需要我们借着方志馆的建设来进一步描绘。

再次感谢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苏州市委市政府以及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本次会议,再次感谢各位代表莅临本次会议并贡献你们的智慧!

来源: 中国方志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