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成绩 谋划长远 奋力书写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篇章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五届一次会议要求,总结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五年来的工作,分析当前地方志事业发展形势,明确地方志事业奋斗目标和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审议《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草案),集思广益,再接再厉,努力开拓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五年来的地方志工作
五年来,全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改革大局,辛勤耕耘,奋发有为,地方志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地方志事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第一,修志工作取得重大成果。首轮修志任务全面完成,全国累计出版规划内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5900多部。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深入展开,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修志规划任务。全国出版规划内三级地方志书1000多部,累计出版1400多部;部门志、行业志、专题志编修成果丰硕,累计出版2万多部;乡镇志、村志编修方兴未艾,累计出版4000多部。水利、海关等系统的修志工作稳步推进。全军第二轮修志任务基本完成,启动军事大事记和《中国军事地理志》《中国边海防志》编纂工作。武警部队积极推动第二轮武警志编修工作。《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完成全部11卷约1500万字的编纂任务,即将交付出版。
第二,年鉴工作快速健康发展。五年来,各地新创刊地方综合年鉴400多种、专业年鉴200多种;上海、江苏分别出版《上海年鉴》《江苏年鉴》英文版。目前,全国地方志系统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达1700余种,还有包括军事年鉴、武警年鉴在内的专业年鉴1200多种,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湖北、广东、海南、四川等省(直辖市)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全面覆盖。全国地方志系统共发表年鉴论文800多篇,出版著作、论文集10余部。
第三,旧志整理工作成绩斐然。五年来,全国地方志系统以点校、注释、影印、复印、扫描、原版复制等方式,整理旧志700多种,累计整理2000多种,为抢救保护地方历史文献和加强全国古籍整理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四,方志理论和方志学学科建设迈出新步伐。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编写出版《中国方志通鉴》《当代志书编纂教程》,启动并有序推进《方志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努力创建方志理论的概念体系和方志知识体系;积极开展对港澳台和对外学术交流,举办新方志编纂论坛,研讨交流方志理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中国地方志》期刊为纽带,召开全国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充分发挥方志期刊的理论阵地和引导作用。中国地方志学会建立学术年会制度,举办三届针对性较强、影响较大的学术年会,较好地发挥了学会的学术引领作用。学会城市区志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推动城市区志理论研究。各地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地方志学会积极举办学术年会和理论研讨会,设立专项研究课题,组织优秀论文评选,编辑出版论文集,激励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开展理论研究。五年来,全国地方志系统共发表方志论文60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论文集40余部。指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方志学学科建设规划》研讨会,与暨南大学合作举办方志学方向研究生进修班。复旦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继续招收培养方志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地方志系统、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方志专家队伍。
第五,地方志系统设施设备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指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会,设立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实施中国地方志网、《中国地方志》期刊网、志书和年鉴数据库建设工程,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合作开展中国历代方志数字化工作。各地积极建设地情网站,五年来,新开通省级网站7个、市级网站80多个、县级网站200多个。目前,全国省级网站达到26个、市级网站近200个、县级网站470多个。许多地区加快地方志成果数字化速度,不断完善地情资源数据库,将海量电子资源上传到地情网站,供社会各界查阅使用。各级方志馆建设加速推进。五年来,国家方志馆建成,新建省级馆7个、市级馆20多个、县级馆80多个,一些地区的方志馆已获准立项或正在建设中。全军军事志馆建设在逐步推进中,中国武警史馆建成开馆。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方志馆1个、省级馆15个、市级馆60多个、县级馆近200个。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千方百计丰富馆藏资源,并陆续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地情、提供服务。
第六,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开创新局面。各地地方志工作机构积极开展地情研究,编写地方简史和志书干部读本;创办资政刊物,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参与规划编制、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历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将地方志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利用地方志资料,编纂出版反映重大事件、历史名人、特色产业、重要物产等方面的地情资料和地情书籍,深度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方志·中国》已在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方志蓝皮书《中国方志文化发展报告》编写工作启动。各地与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合作,宣传地方历史文化和方志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第七,地方志工作机构与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指导小组办公室多次举办修志主编培训班和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联合开展当代中国史和口述史专题培训。各地通过相互交流、出国出境考察学习、专题培训、举办讲座、与高校联合办学、以会代训等方式,对主编、总纂、编辑、组稿人员、撰稿人员等开展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业务培训,努力改善队伍知识结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第八,地方志工作法治化建设深入推进。五年来,又有山西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多个市、县颁布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或政府规范性文件。有些部门和行业制定部门志、行业志编纂工作规定,人民解放军将《军事志工作条例》列入中央军委立法计划,武警部队出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史志工作规定》。河北等省(自治区)开展人大执法检查或政府督察,沈阳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取得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强化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的权威性,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志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地方志事业发展形势和奋斗目标
当前,地方志事业发展面临着大好形势与机遇,亟需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进一步发展繁荣地方志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为地方志事业发展确定了基调,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今年2月25日,他在首都博物馆考察调研时强调“高度重视修史修志”,精准地概括了史书、方志等文献典籍的当代功用和千秋价值,明确了新时期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方向。
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构筑了广阔舞台。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形成的珍贵历史资料,需要我们及时搜集、整理和保存,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以及出现的新思路、新创造、新经验,需要我们及时发现、记录和宣传;另一方面,30多年来我们生产、积累的地方志成果和地情资料,翔实记录了前人和当代人的实践活动和智慧经验,可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为各级领导干部了解熟悉地情提供咨询服务,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历史借鉴。
三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地方志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推动力量。地方志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利用掌握丰富地情资料的独特资源优势,团结协作、群策群力,以更大的力度、更先进的手段,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承担更多任务、发挥更大作用。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坚持把修志作为基本任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方志文化成果。
第三,继续做好年鉴工作,真正使年鉴成为翔实可靠的年度地情文献。
第四,大力加强资料建设,夯实地方志事业发展和方志文化建设的基础。
第五,积极推进旧志整理工作,抢救保护好地方历史文献。
第六,加大对地方志工作基础设施的投入,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七,深入挖掘地方志资源,充分展示方志文化魅力。
第八,大力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和方志学学科建设,努力扩大方志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
第九,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推动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十,深入推动地方志工作法治化进程,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十一,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第十二,努力做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确保地方志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据作者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