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经验交流>详细内容
2024-03-01 14:18:32

【经验交流】西昌:凝心聚力做好地方志宣传信息工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1-08 14:40:43 浏览次数:359 【字体:

凝心聚力

做好地方志宣传信息工作

西昌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西南雄镇”之称。历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打造了一批具有巴蜀风骨、西昌魅力的文化精品,通过“以古为鉴,鉴古知今”,为西昌打造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11月1日,西昌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副主任李林在全省地方志宣传工作培训会上作交流发言

一、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开创方志宣传多元局面

(一)以大事为要,记载西昌辉煌历史发展篇章。编纂出版《见证辉煌—西昌改革开放30年》《铿锵的足迹—西昌“十一五”成就画册》《西昌建市40周年大事记》《潮起建昌—西昌改革开放40周年画册》等地情书籍。拍摄《建昌古城影像志》《360度全景看西昌》《西昌战役(口述历史纪录片)》等视频,以影像方式记载西昌变迁,让西昌的历史变得直观鲜活、生动亲切。

(二)以修志为本,讲述地方改革发展历程。围绕“存史、育人、资政”三大功能,我们对乡镇志、行业志、部门志以及区域志编修工作进行统筹谋划,指导完成《西昌市志》《西昌市人大志》《西昌民政志》《西昌水利志》《小庙乡乡志》《洛古波乡志》《开元乡志》《高枧乡志》《经久乡志》《中坝乡志》等,其中《西昌市志》第一轮志书获全国一等奖。

(三)以服务为基,助推地方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独立编纂出版《家在西昌》系列丛书地情文献,截至目前已出版19册。其中《泸山图志》《邛海湿地图志》《螺髻山图志》《建昌古城图志》以图志的形式记录西昌的优秀文化旅游资源,《建昌古城影像志》《360度全景看西昌》《西昌战役(口述历史纪录片)》等视频用志书和影像志的方式,系统介绍西昌市的优秀旅游资源。

邛海湿地(图片来源:西昌市人民政府网)

(四)以文化为魂,推进地方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市志编纂中心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了一批宣传西昌历史文化的精品力作。如《西昌县志(民国版)》《宁远府典籍》《邛嶲野录》《迪山日记》《宁远府志(道光版)》等古籍旧志,对打造西昌古城、研究西昌历史文化有较高价值。完成于2022年的《西昌市方言土语》以及《西昌文丛》系列丛书之《迪山日记楹联集》《迪山日记诗词集》《退菴诗话玉津阁文集》,向世人展示了西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最近出版的《话说西昌方言》,是一本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书籍,书中收集30个视频300条音频,读者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体验身临其境的阅读境界。

二、多措并举,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地方志宣传质效

(一)扩容赋能,强化精品馆建设,做强对外宣传学习交流平台。2017年,投资600余万元的西昌市方志馆建成开馆,建成后展厅面积600平方米,馆藏资源主要为新方志、年鉴、古籍旧志、地情文献、综合类、影像资料等6大类,收录相关资料约5000余册,展示内容主要以西昌地情和史志编修两大主题为主,多次接待各级领导、团队、单位前来参观指导工作,接待来访群众万余人。2017年8月,西昌市方志馆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方志馆评为全国方志馆建设先进单位。

(二)多措并举,筑牢传播阵地,打通方志文化进基层 “最后一公里”。一是以“七进”活动为抓手,打通史志宣传“最后一公里”。深入村、社区等开展宣讲活动,集中展示《西昌市志》《西昌年鉴》《建昌古城图志》等一批志书年鉴,接受市民咨询7000人次,发放志书年鉴等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让市民群众走进西昌历史,了解地方志工作。持续开展方志文化进学校活动,市志编纂中心与西昌学院、西昌二小、西昌阳光等学校联动,大力推动方志文化进学校、进课堂,通过赠送《西昌市志》《西昌县志(民国版)》(共300套)等书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志书文化的熏陶。稳步推进方志文化进景区活动。在邛海湿地宣教中心、建昌古城游客中心等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建昌古城影像志》《360度全景看西昌》《西昌战役(口述历史纪录片)》等视频,有效将方志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西昌故事走出去,向全社会展示西昌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尝试方志文化进书店活动。将《西昌建市40周年大事记》《潮起建昌—西昌改革开放40周年画册》等书籍上架新华书店,在醒目处设立专柜集中摆放,让群众能够共享和利用这些宝贵文献资源,极大提高史志书籍利用效率。二是以村史馆建设为契机,筑牢方志宣传信息阵地。按村史、村规民约、民俗风情、乡贤名人、产业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等7个版块,对20个村史馆和15个史志阅览室建设进行指导,赠送史志书籍1000余套册,让村史馆真正成为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的阵地。

华灯璀璨的西昌建昌古城建平门(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云 摄)

(三)上下联动、聚力驱动,不断拓宽史志文化传播渠道。近年来,中心及时提炼地方志特色亮点,充分发挥信息报送和《工作简报》快捷常态的交流互动功能,及时将工作动态报送省、州史志办以及市委、市政府,市直相关部门。2023年,中心累计报送信息400余条,位列全州各县市前茅。

三、积极探索“互联网+地方志”新路径,推动西昌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加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市志编纂中心积极与四川云图信息技术公司商讨,拟运用现代传媒工具和技术,依托互联网+,改革创新记录、展示、传播地方志文化的手段和方式,建设地方志全文数据库,完善地方志资源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和开发利用,充分实现史志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地情咨询服务。

持初心、方能达使命。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传承者、传播者,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本次会议精神为出发点,以编纂《扶贫志》为抓手,精选创作主题、创新编纂体例、丰富记录手段、提升内容质量,着力在建机制、搭平台、拓载体上下功夫,大力宣传方志文化和地方志工作,不断提升方志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充分彰显地方志部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西昌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