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奋楫扬帆 砥砺前行 以改革创新构建地方志事业发展新格局
奋楫扬帆砥砺前行
以改革创新构建地方志事业发展新格局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近年来,四川省地方志系统紧紧扭住“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三个服务”和开放合作理念,着力修志编鉴、宣传弘扬、资政辅治三个重点,大力实施质量体系建设、核心品牌建设、史志阵地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构建“修用并重”新格局,奋力推动全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狠抓“质量体系建设”,构筑志鉴编修新格局
地方志作为官书,传之千秋万代。全省地方志系统坚持质量至上的工作标准,加强制度规划、强化机制保障、推进精品引领、提升专业水平,以加强地方志质量体系建设为抓手,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和要求。
强化制度机制保障。2018年以来,省地方志办出台《关于实施地方志工作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关于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提升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意见》《〈四川省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试行)》《四川省市县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试行)》《四川省综合年鉴质量体系建设纲要(试行)》《指导省直部门志鉴编修工作规范(试行)》《四川省乡镇(街道)志、村志参考凡例》等指导性文件,建立全省地方志优秀成果评选、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篇目审查复核和质量抽查、专题调研与指导督促等机制。成都市印发《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管理暂行办法》《成都市地方志资料建设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德阳市制定《书刊编纂工作流程》《德阳市乡镇(街道)、村志稿评审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遂宁市制定出台《推进全市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内江市制定年鉴编审制度,每年召开内江年鉴编写培训会,组织开展内江市优秀年鉴评选。广安市制定《〈广安市直部门(单位)大事记〉编写规范》《广安市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规范》等规范性文件。雅安市印发《雅安市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规范》《雅安市部门(行业)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规范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志审核及出版事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眉山市建立部门(行业)志书、地情书、影像资料、重大事件常态化报送制度。资阳市出台《资阳市年鉴质量管理制度》《资阳市年鉴编纂监督考评制度》,对年鉴编纂工作从资料收集、组稿、审校和结果考评进行纵向一体的管理,保障年鉴编纂质量。甘孜州逐年制订县(市)综合年鉴篇目大纲模板提供参考借鉴,推动县级综合年鉴框架科学规范设置。
部分指导性文件
推进精品示范引领。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简称“中志办”)启动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以来,全省地方志系统积极参加中国精品年鉴创建活动,《武侯年鉴(2022)》《成都年鉴(2023)》先后入选“中国精品年鉴”。2022年,在全省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营造读精品、学习精品、编精品的良好氛围,产生了一批年鉴理论研究成果,其中有2篇论文分获中志办评比特等和一等论文。2023年,省地方志办启动实施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制定《四川省精品年鉴编纂指导意见》,严把申报、评审、修改、复核、评定关口,扎实做好年鉴精品工程组织实施,《广安年鉴(2023)》《乐山年鉴(2023)》《南充年鉴(2023)》《绵阳年鉴(2023)》《青白江年鉴(2023)》5部年鉴成功入选首批“四川省精品年鉴”;2024年,《雅安年鉴(2024)》《金牛年鉴(2024)》《遂宁年鉴(2024)》《青神年鉴(2024)》《新津年鉴(2024)》《德阳年鉴(2024)》《内江年鉴(2024)》《自贡年鉴(2024)》8部地方综合年鉴入选第二批“四川省精品年鉴”。通过争创精品年鉴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提升年鉴质量的主动性、积极性。泸州市对标精品年鉴,组织业务骨干在全市各行各业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年鉴篇目进行大幅度调整。乐山市建立年鉴定期会商机制,突出“工业强市”“绿色硅谷”等特色,精心编排雕琢。广安市打破传统编纂思路,突出重大选题,变被动整理入鉴资料为主动广泛搜集年鉴资料,攻坚破难,广采博览,规范编纂,重点突出。阿坝州开拓创新,自我加压,开展州精品年鉴创建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年鉴质量提升。成都市青白江区突出“成都国际陆港建设”“中试产业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收集筛选资料,挖掘有效信息。
突出“核心品牌建设”,描绘事业发展新图景
地方志具有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重要作用。全省地方志系统坚持修志为用理念,围绕“存史、育人、资政”主责主业,以创建地方志事业品牌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2024年8月,省地方志办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地方志事业品牌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创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社会认可,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各市(州)地方志工作部门积极响应,结合本地实际,赓即研究地方志事业品牌建设有关工作,推动品牌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打造精品志鉴品牌。全省地方志系统以争创“四川精品年鉴”为抓手,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内容厚重、质量上乘、制作精良的志鉴书籍。2018年以来,全省91部年鉴获全国奖项,在第五届至第九届共五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选结果中,四川分别有9部、10部、19部、22部、31部年鉴获奖,获奖数量逐年递增。2021年12月,《大熊猫图志》《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获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同一次全省社科奖评选中获得4项二等奖,为省地方志机构组建以来首次,在省直部门来说也是少有的。《大熊猫图志》中英文版成为四川对外交流的宣传名片,被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大熊猫图志》英文版纳入中宣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2024年10月在英国出版,面向全球40个英语国家发行。这是中国特色图志首次出海,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大熊猫图志》《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八卷)》《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4项成果,荣获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大熊猫图志》英文版
打造史志期刊品牌。省地方志办积极探索史志期刊转型发展新路径,将《巴蜀史志》期刊由过去面向史志工作者的业务期刊打造成面向社会公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地情文化期刊。2018年以来,先后出版“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四川历史名人”“聚焦三星堆”“四渡赤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苏文化”“三线建设”等14期专(特)刊,得到省委宣传部、中国期刊协会、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省期刊协会及社会公众充分肯定,部分专(特)刊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中国精品期刊展”“‘方正电子’杯中国期刊设计艺术周”活动推荐期刊,四川省期刊“优秀策划”和“2024天府书展四川精品期刊展”。目前,全省市(州)、县(市、区)两级37个地方志部门主办史志期刊37种,2024年1月,有4种省市县级期刊获中志办通报表扬,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巴蜀文化、史志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打造地情文献品牌。2018年起,编纂出版《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客观、权威、系统留存省直部门(单位)年度奋斗轨迹、见证四川发展新成就。2020年起,编辑出版《蜀韵纪事》系列丛书,增强文化自信,挖掘历史智慧,传播四川声音,传递时代正能量。2021年起,与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编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局。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雅安、眉山、资阳、阿坝、甘孜17市(州)编纂出版市(州)直部门大事记。成都市出台《成都风土人文丛书管理暂行办法》,扎实推动地情书籍编纂,出版《丝路青白江》《彭州茶》《舌尖上的龙泉驿》等23部丛书。绵阳市打造《绵阳地情》系列丛书,现已出版《绵阳名人》《绵阳名产》等10本分册。眉山市重点打造《志说眉山》文献品牌。
《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2023)》
打造网络媒体品牌。省地方志办聚合“微信及时推送、网站聚合汇总、矩阵及时分享”平台优势,文章“多渠道发布、多层次传播”,形成“矩阵共振、内容互联”的集群效应,打造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四川方志云”等网络品牌。做优做强“方志四川”网络品牌,现已建立“方志四川”“12文章号10视频平台1网1台1刊1店1馆1云1博”〔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搜狐号、头条号、企鹅号、网易号、百家号、时间号、一点号、大鱼号、顶端号,视频号、抖音、腾讯视频、好看视频、优酷(土豆)、微视、快手、爱奇艺、哔哩哔哩、小红书,四川省情网手机版、喜马拉雅FM电台、《巴蜀史志》期刊电子版、微店、个人图书馆、四川方志云、微博〕新媒体矩阵。对“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的所有文章精雕细琢,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四川文化的独特魅力,用心用情打造文化精品。目前,全省16个市(州)建有地情网(或地方志网、史志网),全省市(州)、县(市、区)两级57个地方志部门开通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196个,成都方志、自贡方志、志中阿坝等一批史志类优秀新媒体广受关注与好评。
打造文化宣传品牌。省地方志办重点打造“四川方志大讲堂”史志宣讲品牌,推进“方志文化高校行”等活动,截至2024年12月底,先后在西华师范大学、阿坝师范学院、西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攀枝花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开展宣讲12场。成都市举办“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志成都·知未来”“蓉城方志好课”等特色活动,参加人数逾110万,辐射人次超5000万。自贡市坚持线上线下举办“志”贡半月谈方志讲堂,累计举办23期。德阳市打造“史志文化巡回大讲堂”品牌,深入基层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地方历史文化,让全社会更加了解、关注和支持史志工作。广元市创(协)编史志文艺作品60余部,广元“知客”成为宣传历史文化的名片,被中宣部肯定。
打造活动场馆品牌。截至2024年底,全省建成方志馆58个,微方志馆151个,数字方志馆20个,设立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18个,四川方志文化宣传基地1个,建成史志阅览室1396个,与文旅厅联合推动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开设史志专柜(架)205个,推动全省建成乡(镇、街道)情馆、村(社区)史馆586个。全省“省(市、县)方志馆+微方志馆+省(市)数字方志馆+省(市)方志馆高校分馆+方志文化宣传基地+省(市、县)图书馆地方志专柜(地方文献阅览室)+县(市、区)史志阅览室+乡(镇、街道)情馆+村(社区)史馆”的史志活动阵地集群初步建成。省地方志办抓紧推进四川方志文化交流中心展陈布展,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在阵地集群基础上建立并打造“四川史志馆联盟”品牌。
打造资政辅治品牌。2018年,省地方志办创办《资政参阅》,立足丰富史志文化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等,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资政建议。截至2024年12月底,省地方志办《资政参阅》专刊已编发84期,获省领导肯定批示37次。2023年,创新编纂《四川印记(2023)》《四川历史文化览读》,全景式展现四川发展成就和历史文化,获得广泛赞誉。内江市资政专报助力内江市获得“中国甜食之都”称号,推动内江市发布城市形LOGO“内江印”。乐山市资政专报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强等领导批示,建设“中国绿色硅谷博物馆”、建设村史馆助力乡村振兴等建议转化落实。甘孜州编纂《泸定9·5地震抗震救灾特辑》,为应对突发性灾害提供借鉴。剑阁县资政报告获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签批。成都、广元、雅安、巴中、宜宾撰写的多篇资政报告,获党政领导批示肯定并纳入实施。
拓宽“史志阵地建设”,弘扬史志文化新风尚
盛世修志,贵在致用。作为方志大省,四川地方志资源丰富,全省地方志系统坚持“民有所需、志有所为”工作导向,抓好史志阵地建设,推进方志文化走向社会大众,走进千家万户,让方志文化真正动起来、立起来、活起来。
建强实体宣传阵地。全省地方志系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方志文化线下阵地建设新路径。面对四川省方志馆有名无实的现实困境,省地方志办抓住核心、扭住关键,瞄准高校设施完备、读志用志需求密集的实际,在全国首创方志馆高校分馆模式。省地方志办主动与川渝高校对接,先后在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18所高校建立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其中3个为川渝共建。成都市建成市、县、镇、村4级方志馆体系,推出一批包括廉文化、孝文化、木文化、水文化、川菜文化等成都方志馆特色分馆,成都方志馆获评“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自贡市推进“方志驿站”建设。乐山市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嘉州记忆·乐山地情文化馆。南充市方志馆入选南充市高层次人才市情研修基地,并建设南充市方志馆市政协机关分馆、张澜纪念馆分馆、前村文化集团分馆、仪凤街小学分馆。眉山史志馆2022年10月建成开馆以来,累计接待中央、省、市、县各级参观团队300余批次、7700余人次,挂牌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眉山市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商贸旅游系“三全育人”实践基地等。彭州市昌衡书院微方志馆入选“全国最美农家书屋”。
创建网络宣传矩阵。全省地方志系统坚持以开放思维紧抓信息化时代历史机遇,树立流量意识,将地方志与新媒体充分结合,建强线上新媒体传播矩阵。省地方志办着眼构建“一域之全史”的“大方志”格局,将原“四川省地方志”网改版为“四川省情网”,实现从方志业务网到省情信息网的转型,截至2024年底,浏览量4.65亿次,独立访客7816万名,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实施“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定位调整,成功从地方志业务平台转型为传统文化、巴蜀文化传播平台。2019年以来,“方志四川”获得清博指数“全国最勤奋史志类微信公众号”、澎湃网“最佳政务传播·文旅传播奖”第三名、澎湃网“优秀澎湃政务号”“澎湃政务号2022年度传播案例”“澎湃政务号2023年度传播案例”,喜马拉雅“2019政务音频巅峰榜”、喜马拉雅“年度区域影响力政务号”、优质政务类“川观号”、优质政务“封面号”等系列荣誉。截至2024年底,“方志四川”新媒体关注用户数50.5万名,累计访问量16.5亿次,有效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覆盖度和影响力。2023年11月1日,“四川方志云”(四川省数字方志馆)上线运行,11月20日,“四川方志云”小程序完成备案,在微信平台上线,极大提高了地方志成果的使用便利程度,截至2024年底,“四川方志云”提供可在线阅读的数字化电子版志鉴图书达3650余部。成都市地方志办积极打造“成都方志”政务新媒体矩阵,截至2024年12月,“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粉丝数实现由2003年初的8000到80万+的跨越式增长,抖音号粉丝145万,在全国地方志系统粉丝量排名第一,年度总阅读量5亿人次。“成都方志”连续2年获得成都市政务新媒体优秀案例,在成都市政务新媒体传播影响力指数排行榜中,多次跻身前20,头条号4次排名全市第一。同时,成都市地方志办高标准推进“智慧方志”数字化生态建设项目,完成“成都市情网”升级改造,实现成都市情网地情服务、宣传展示、政务公开和智慧方志馆资政服务、方志全文检索、学术研究等主要功能,完成“成都方志云”升级优化,与“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政务新媒体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小程序阅读体验。自贡市持续打造“方志自贡”“一微一网多号一馆”的新媒体矩阵。泸州市利用网媒、纸媒、视媒多载体,打造“媒体矩阵”,点击量持续攀升。阿坝州“州县共建”的“志中阿坝”微信公众号积极探索“忠于历史讲述、属于当代表达”模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身边的历史”。
联动部门拓宽阵地。全省地方志系统改单打独斗为纵横联合,借力其他部门(行业)优质平台和主流媒体平台,开放合作、共享资源、相互赋能、实现共赢。省地方志办积极与“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新华社四川分社、人民网四川频道、中新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四川国际传播中心等主流媒体建立常态化协作关系,与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国家哲社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博看网、龙源期刊网、中邮阅读网等进行深度合作,与四川封面新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华西都市报》《读者报》建立稿件合作使用关系,放大全方位宣传的“辐射效应”,拓宽地方志传播渠道,提升地方志影响力与传播力。积极向四川机关党建网、《四川机关党建》杂志投稿,宣传地方志部门工作及传统文化、红色文化。2024年10月10日,省地方志办参与建设的四川省情语料库“若水”正式上线。成都市地方志办在“神鸟知讯”开设《成都往事》专栏,累计阅读量200万;联合《成都日报》《先锋》杂志、“成都发布”等媒体推出系列文章,加强历史文化宣传弘扬。德阳市地方志办与德阳市大数据局打好“组合拳”,在月活跃度270余万人次的“德阳市民通”开设“话说德阳”模块,扩大史志影响力。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在乐山日报、“无限乐山”手机客户端、乐山综合广播FM102.8等媒体推介《名人与乐山》《乐山简史》等史志书籍、刊载史志文章、展示地情文化。阿坝州地方志办在阿坝州新闻传媒中心开发运营的“美丽阿坝”APP开设“方志阿坝”政务号,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建立“全民读志、志慧阿坝”语音讲述志愿者群。泸州市地方志办与“文旅泸州”“泸州酒业发展”“酒城档案”等官微链接,增强部门互动、共享宣传成果。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塑造方志队伍新形象
担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抓好新时代修史修志工作,关键在队伍。长期以来,地方志机构编制、人员数量与所承担任务量极不相符,属“小马拉大车”,地方志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全省地方志系统坚持开展干部大培训,鲜明“五心”“六问”“七要”“八意识”作风要求,以政治建设为首位,以支部建设为引领,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方志事业为纽带,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勤奋敬业、团结合作、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方志队伍。
加强队伍党性锤炼。2018年以来,全省地方志系统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决扛起“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神圣使命。鲜明提出“地方志机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部门”“地方志工作者是历史文化守护者,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播者,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挖掘者”,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根塑魂、正本清源,增进社会公众爱党爱国的思想自觉、文化自信。省地方志办先后在大巴山干部学院、凉山彝海结盟党性教育学校、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举办党性教育培训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德阳市确定每周一为固定学习日,开展党员干部会前一课、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应知应会”水平测试,以考促学、以学促干。雅安市在大巴山干部学院举办全市党史和地方志专题培训班,传承长征精神、革命精神,增强做好新时期地方志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甘孜州在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定桥分院、浙江省乐清市委党校开展“石榴籽·心连心浙甘人民一家亲”2023年浙江——甘孜州党史地志业务骨干交流交往交融活动,以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形式加强干部红色教育、廉政教育。
转变队伍思想观念。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没有行动上的突围。2018年以来,全省地方志系统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教育整顿等,不断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以思想大解放促进作风大转变、格局视野大提升。2018年4月至9月,省地方志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在学习中不断解放思想,在讨论中破除“盆地意识”,在调研中创新工作思路,自觉把工作视野从“一本书主义”转向“十业并举”,工作重心从“修志编鉴”转向“修用并重”。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省地方志办开展机关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教育整顿,组织干部自觉对标中央、省委要求,对标先进典型,对标岗位职责,对照不担当不作为16项“负面问题”查摆不足、深挖思想根源,促进机关作风根本转变,凝聚担当作为的思想共识。2023年5月至8月,开展不担当不作为教育整顿“回头看”,不断强化干部规矩意识,形成讲规矩、守纪律、敢担当、善作为的政治自觉,推动工作作风持续向好。成都市印发《关于开展〈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通知》,组织引导全市地方志干部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更宽广的视野,审视并回答“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干什么?”,以务实工作举措和更扎实的作风,思考并提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怎么干?”。巴中市实施史志重点项目悬榜攻坚,创新推动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雅安市开展“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大讨论,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推动雅安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内江市威远县开展“威远史志怎么看、史志工作怎么办、史志干部怎么干”专题讨论,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观念,整合资源加强党史地方志队伍建设,在服务大局中实现新作为。
强化队伍业务培训。全省地方志系统大力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开展干部大培训。省地方志办先后召开川北、川南地方志工作会,分片区对370余名志鉴编纂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召开全省第三轮志书暨精品年鉴与镇村志编纂培训会,围绕三轮修志主题召开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会,召开《四川扶贫志》《四川全面小康志》(简称“两志”)编纂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就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编写、《四川年鉴》供稿开展集中培训3场次,累计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为高质量推进三轮修志、“两志”及综合年鉴编纂做好资料准备、人员储备。各地常态化开展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全省重点工作部署,积极抓好三轮修志、“两志”、镇村志、大事记、教育志鉴等编纂培训,并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遂宁市、内江市、南充市、广安市、眉山市、阿坝州、凉山州及成都市青羊区、金牛区,德阳市旌阳区,绵阳市游仙区、盐亭县,广元市利州区,乐山市五通桥区、峨边县,南充市营山县,宜宾市南溪区,广安市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巴中市通江县,阿坝州小金县、松潘县,凉山州德昌县、昭觉县、雷波县等地领导亲临会议指导。
抓实队伍能力提升。全省地方志系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着力提升干部综合素养、实践本领。省地方志办把握全媒体时代传播规律,2018年、2023年两次召开全省地方志宣传工作培训会,在全省性培训中设置《新时代新媒体的新场景应用与实践》《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地方传统文化建设与思考》《5G时代的方志数字化与数字化方志》《有声政务电台如何有力提升地方文化影响力》等专题课程,着力提升干部宣传服务水平。组织省市地方志专家录制《文化视野中的地方志》《市县级志书编修工作操作程序概要》《大事记编写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11门课程,公开出版发行全国首套系统性地方志视频教程《四川方志讲堂》,高效便捷实现全员大培训。成都市组织成德眉资4市在浙江大学举办“一体共进”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举办“智慧方志”专题讲座,提升干部数字思维,激发创新创造能力。攀枝花市以“方志大讲堂”形式就志鉴编纂、信息撰写、文化宣传等开展专题培训10场次。德阳市邀请专家就地情书籍编纂进行专题培训,仅2023年开展培训10余次,相关部门人员200余人次参训。绵阳市每两年召开1次全市党史地方志宣传教育干部培训会议,每年组织1至2次公文、信息能力素质培训,通过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干部理论知识储备,提升工作实践能力。广元市创新开办史志干部赋能培训班,除邀请专家授课外,实行全员讲课,做到“每周一讲、每月一训”。内江市召开史志宣传信息工作培训会,各县(市、区)史志部门分管同志、宣教工作负责同志参训。乐山市举办为期3天的全市党史和地方志系统业务培训班,设置综合年鉴质量提升、镇村志编纂、资政报告撰写、史志宣传教育等7个专题课程。巴中市组织开展半月谈学习会,练就人人能讲的过硬本领,2024年开展半月谈学习会20余次;同时举办党史方志信息工作培训会,邀请专家就信息、新闻稿件等撰写开展培训指导。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奋斗是时代不变的主题,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2018年以来,经全体干部共同努力,全省地方志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开创式、跨越式的重大成绩。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高翔连续3年对四川地方志工作作出肯定批示。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冀祥德、崔唯航,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学均对四川地方志工作作出全面肯定。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办的《方志中国》2024年第4期推出“四川推进地方志高质量发展”专辑,向全国地方志系统全面宣传推介四川推进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做法。省地方志办工作先后获得省领导批示37次,市县领导批示地方志工作1000余次。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全省地方志系统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破局”,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担当“破浪”,以“志存高远、踔厉奋发”的豪情“破茧”,以改革创新奋力开创地方志事业发展新格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新的方志力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综合处(执笔:刘玲欣)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