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省地方志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留言有赠品!和易旭东一起找寻成都的“前世今生” ——“方志四川”架起作者与读者间的沟通桥梁

作者:罗一洋整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4-27 15:50:17 浏览次数: 【字体:

知道从“茂县盆地”到“川西坝子”,空间有多远? 从“松茂古道”到“金牛古道”,时间有多长? 从“营盘山文化”到“十二桥文化”,时空跨度有多大?您知道成都人的“根”在哪里?成都城的“魂”在何方?

欢迎您 在本篇文后留言,再邀请您的朋友关注“方志四川”并点赞您的留言,5月6日上午10点截止,我们将根据本文留言点赞数,选出前3名给予赠品。 赠品是《大熊猫图志》或《四川省志》《巴蜀史志》一本。

3月26日至3月30日,“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分期推出了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易旭东先生撰写的长篇纪实散文《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带您探寻“巴蜀文明”的前世今生。

该文从5500年前,第一代蜀王蚕丛率领古羌部族沿岷江河谷向着美丽而神秘的成都平原迁徙娓娓谈起,带领读者沿着历史的脉络,徜徉在成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古蜀宝墩城、三星堆、金沙城、十二桥的灿烂文明。

从“来龙”岷山,蜿蜒而下,沿岷江一路前行,顺着古蜀先民的足迹,经汶川、都江堰,进入新津,或翻过龙门山,进入湔江河谷,顺江而下,最终走向“去脉”牧马山,进入成都平原。一路行来,作者引导着读者,仿若身临其境,和古蜀先民一起,经历了这一漫长的迁徙。

岷江(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在“方志四川”微信平台一经发出,随即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点赞留言数量达到新高,现将热心网友的精彩留言节选部分,让大家一起领略古蜀成都的魅力。

网友老涂:

易旭东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上世纪80~90年代,以新闻嗅觉敏锐、文笔老辣犀利而闻名于圈内圈外。近十年来,先生潜心于巴蜀史的研究,于蜀文化卓有心得,本文即是先生关于成都历史文化研究的开篇。

巴蜀史研究,自上世纪4、50年代始,至80年代止,高潮迭起、成果斐然。而我本人对巴蜀史的了解,竟缘于60年代初以童恩正先生巴国船棺墓探秘为题材的小人书一一《古峡迷雾》。

近三十年来,忙于生计、疏于学习,对巴蜀史的关注几为空白。一旦看到易先生煌煌万言的“古蜀文明探秘系列”,真有“惊为天人”之感!一则惊叹易先生面壁十年、韦编三绝的钻研精神;二则惊叹易先生继往学、拓疆土的丰硕成果!使我辈能在方寸之中,一窥五千年古蜀文明发展的脉络。至于易先生究竟是怎样搭建起古蜀文明架构?又是怎样辨析出古蜀文明的源流?都请静心跟随他去穿越时间隧道吧。

网友光佛:

易旭东先生的这组稿件从蜀地成都的先王蚕丛王说开,追寻了蚕丛部落的产生、发展,一直追寻三星堆,金沙遣址,历代蜀王所活动的古地方,治水能手的足迹,以及开明十二氏被秦惠王所灭南逃的走向等一一追根。作者老道的表述涉及众多历人物,众多河流,众多地名,众多文物等;作者推开说到了云贵川!何止,甚至越南。前不久他说他用了五六年时间啃史书,考游,了解到古蜀人文明发展史。总之我读了易旭东的文稿认为是化了功夫,用心用情写的。赞易旭东老有所为!谢谢《方志四川》推出。(郑光福)

网友米青青:

易旭东老师的文章:成都人的“根” 成都城的“魂”我阅读了,前后一共10篇,构思巧妙,思路清晰,文笔流畅,阅读之后受益匪浅。无论取材、构思、运笔、打磨,都尽了心力。写这样的文章非常不容易,不仅仅是花时间,还花精力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因为我在川西北高原阿坝州生活与工作46年,深深地感到,史志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一种存储在子孙后代“传袭文化”的集成宝库,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缺少文献资料的情况下,史志它将会历史地透视给我们地理、文化、物产、重大事件、民族迁徙……等等。所以,给作者点赞,给四川方志编辑点赞,板式做得好,很美,包括插图,谢谢您们!

网友富贵荣华:

感知:蜀汉之古都原似天府国,铭记历史载分享众万君,诗词歌赋献诗画如万春,阅之蜀古都天府永似魂。学后才知晓享悦伴一生,人生学无尽增知才晓勤,学而勤奋志必报祖国春,古为今用时助人才知君。历史文化岁月集定似文坛万紫春,不学不知晓谁之天地阔,阅读君佳作人生感悟之,《方志四川·历史文化》。

祝:易旭东先生佳作似万紫再迎喜作春上春!!!

网友亚林(古建筑设计):

“5000年前,天府之国最早的历史记忆。蜀王蚕丛率领部族,辗转岷江流域,四处寻找……”

上古文化的探索,是我们研究设计与规划古建筑园林专业必不可少的课题,特别是作为成都人,当看到这个题目时,就很渴望收藏她,以便用时可以方便拈来即用……

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谢谢!

网友传艺人生:

鱼知丙穴由来美,久忆郫筒不用沽。此丙穴乃海窩子而非雅安!好:古人诗句中常将郫彭同时歌咏如陆游诗句中梦蜀就有赪肩郫县千筒酒,照眼彭州百驼花。

网友陽安:

“三星堆文化”延续发展形成“十二桥文化”演绎更替着古蜀文明的灿烂历史。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包容、融合、发展、构成了自然生态环境一流、人文鼎盛、经济繁荣的“天府之国”,“成都”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城市、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人间天堂!!!

网友唐及民:

天府之国,物华天宝,其历史也如此丰富多彩!本文已经算大容量了,从其涉及到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独立成书。例如 古蜀文字,与甲骨文相似,研究它,对蜀文化一定会有更多的了解!

网友一杯清茶:

此文非常好,图文并茂!读后受益匪浅,给作者点赞!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其究历史根源深远。身为成都人很骄傲,很自豪!努力奋斗吧,让成都城大放异彩!

网友岳立:

“大移民带来大交流、大开放。大开放带来大发展、大交流。”

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啥原因导致大移民?安土重迁的传统农耕社会之所以几千年来仍然没有什么变化?为啥子米国短短两百年就发展成为强国?

因篇幅所限,不能将热情网友的留言一一展现,只能精选部分;部分热情网友每一章都留有精彩感言,亦只能精选其一发布出来。每一条留言和点赞,都是对文章作者的尊重和厚爱,也是对“方志四川”编辑部、对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工作的大力支持和肯定鼓励。

易旭东先生也通过回复留言的方式与读者进行互动,这种方式,不仅和读者进行交流,也补充了文中未能详细叙述的部分内容(补充内容附后),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文章内容,也和读者及时沟通交流,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作品的内涵。

2020年,“方志四川”编辑部也将与2019年一样,在年底整理出全年微信留言数较多的网友名单,颁发荣誉证书,并赠地方志书一册,以感谢对“方志四川”的关注、关心和关爱。

易旭东先生的补充内容整理如下:

古蜀文化,指从远古时期到春秋早期,以族属命名的中国古代文明源流之一,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一带,一种追求和谐的内陆农业文化,地域特色浓厚,浪漫独特,光辉灿烂。演绎着天府文化源头的灿烂历史。从汉赋的恢宏磅礴,到杜诗的清新闲适,再到花间词的雍容华美,西蜀画的富丽典雅,“蜀学”的思辨超越,苏轼诗文的千年而下,无不充分体现天府之国地域文化的先进性、示范性。在4500年历史长河中,优越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底蕴,一种以文化、美学为优先的生活方式,孕育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

秦以前的“古成都人”,穿着左衽的细苎麻布衣、丝衣,衣服上还绣有龙、云、人面、回字的图案,衣服袖口窄小,背面比正面长,像长着尾巴一样;梳着高高的椎型发髻,贵族还戴着莲花高冠。在三足陶盉里,烹煮肉食。用瓶形陶杯中,装盛酒浆。把海贝作为财富的象征,作为法定货币进行买卖、收藏、陪葬。

古蜀国人类生活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寻找“古成都人”古老的面孔,情感的源流。逶迤连绵的牧马山。沿着一部厚厚的社会进化史的铅字曲径,从末页慢慢地回溯进入到谁也没有见过的远古山林;踩着厚厚的地衣、苔藓,吸着湿润的腐质味;探寻蓑草披拂的岩穴……如今,不忘“九倒拐”祖先们的卓著功勋,每岁清明时节,双流百姓都要成群集队到洪江对面九倒拐山涯岩墓、金花隅圣寿寺蚕丛墓前,悼念祖先的亡灵,并成为当地的时尚和风俗。

中国的古老文明,同样起源于长江流域。中华文明起源,本就“满天星斗”。成都与杭州,“文明肇于长江”,被良渚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的史前城邦集群”所证明。“华夏文明西来”“人类根在非洲”的推断,顷刻瓦解。

在北纬30度,水乳交融。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与良渚文化。与“宝墩文化”同期的良渚文化的余辉,在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中闪烁。

三星堆(图片来源:德阳公众信息网)

宝墩遗址的筑城方式与良渚、石家河古城相似。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在土生土长的古蜀文化的基础上,既吸收中原殷文化因素,又吸收来自西亚古老文明元素,形成的复合型文化体系。青铜器、玉器的制作技术与中原等地相似。

一个集大成的文明,持续发展约1000年。良渚古城与宝墩古城瑶山祭坛、金沙祭台,两地发达的稻作农业、高超的手工业技术,共同谱写了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华丽篇章。

从营盘山的“小米”,到湔江河谷的“嘉鱼”,温暖过多少先祖的胃;从岷江上游的“沟”,到湔江河谷的的“海”,浸泡过多少先祖的脚。时至今日,虽已无法了解,在那几条谷道上有过多少孤寂、眼泪,有过多少欢颜、汗水,但通过“它”,世界看到了在多条河流出山形成的复合冲积扇上的三星堆国。

“共饮长江水”。北宋词人李之仪,在《卜算子》一词中写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与长江下游诗化“江南”的太湖流域相距万里,却遥相呼应,各守长江一端的区域,异曲同工。同样具有考古学文化的鲜明个性、区域特征。5000年中华文明史上,成都、杭州多次成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

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还存在着几条“文化沟通线”,至少与6种早期文化发生过交融:通过汉中,与关陇古代文明交流;通过岷山羌藏地区,与山地游牧文化有交通;东面的巴濮地区与长江中游相沟通;西南方向的横断山区河谷交通线;南面的僰道,与西南夷交流……文化交流,促使三星堆文化开始爆发式发展。商业繁荣。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海贝用做交易,成都平原最早的外汇,有人说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大量来自缅、印的象牙,“蜀身毒道”长途贸易的实物见证?中华大地的古文明同出一脉,为“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提供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学物证。文化演进,不是一条线的单向进行,而是从“月明星稀”到“满天星斗”。

三星堆出土的玉琮,与良渚的玉琮无二。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玉琮,在金沙遗址祭祀区域内大量出土,反映出了良渚文化与宗教思想对古蜀人礼制系统的影响、渗透,在将良渚玉琮奉为珍宝之时,还以虔诚的心态,利用娴熟的制玉技术,选取本地上佳整玉,细心打造出了“高仿”良渚式玉琮,古蜀文化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吸收、吸纳、包容、融合、兼容、发展、繁荣,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组成部分。良渚文明对玉的喜爱和尊崇,深刻的影响了华夏。时至今日,温润如玉也是对道德之人的尊崇称谓。

《交州外域记》记载:“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雒候,服诸雒将。”史称“安阳王”。《太平寰宇记》引《南越志》:“瓯雒国安阳王,巴蜀人也,姓蜀名泮。因先祖求雄王之女媚娘为婚,不许,怨之。泮欲成前志,兴兵攻雄王,灭文郎国,改曰瓯雒国。”安阳王在螺城(今越南东英县)建立瓯雒国,延续大半个世纪。一部向西发展,远足缅甸,今缅甸有“仁安羌”地名;向南发展,到了柬埔寨,故今柬埔寨有20万青羌遗裔;越南史籍记载,他们的祖先是来自成都平原的青羌。蜀国失国,带来了一次新的古蜀文化的大转移、大传播。“古蜀文化”影响到了整个印度支那半岛、东南亚地区。

秦人的强大,已超出“古成都人”的想象。决战惨败。“蜀泮”沿着“藏羌彝走廊”,继续南迁。成都南去,至越南交趾,一条秘密古道,已走过无数世代人马。由军人保护着的移民队伍,行色匆匆。除了3万军队外,有忐忑不安的官吏,有专司祭祀的巫师,有负责筑城的工人,有制造青铜器的匠人,还有成都城逃出的百姓……神秘消失在“灵关古道”,出现在“南岭走廊”上。南方丝绸之路。商周年间,便已开通。出成都至雅安,越大相岭,至汉源,再逾小相岭,至泸沽、会理,经云南昆明、楚雄,至通海,循盘龙江(清水河),最后到达今越南北部。

秦灭巴蜀之战路线图(图片来源:新浪网)

无论是3000年前的“三星堆人”,还是十二桥文化的“古成都人”,建筑诸如城墙、房屋、街道、祭祀坑和用于国家祭祀的羊子山土台,都朝着北偏西的方向。即使在如今的成都,依然能看到明显的古蜀方位系统影响,中轴线走向斜行,由东北向西南,建筑,朝北偏西方向。难道是怀念祖先的故土?“方位系统”特殊。若今天我们从成都主城区出发,沿着北偏西的方向一直走,经过郫都区,过都江堰,到达岷江,顺流而上,岷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河谷冲击扇平原“茂县盆地”。 北偏西的方向,与遥远的传承有关。营盘山。深藏着“古成都人”的“生命密码”、天府文化的“原始基因”。

提 示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赶快在您喜欢的作品下留下您的感言吧,不仅能和自己喜爱的作者对话,还可以获得“方志四川”的年度奖励哦!

欢迎您 在本篇文后留言,再邀请您的朋友关注“方志四川”并点赞您的留言,5月6日上午10点截止,我们将根据本文留言点赞数,选出前3名给予赠品。 赠品是《大熊猫图志》或《四川省志》《巴蜀史志》一本。

心动不如行动,开始留言点赞吧!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整理:罗一洋(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省情信息工作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