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一流 打造精品——四川省地方志办召开《四川年鉴》2020卷篇目审查会
6月16日,《四川年鉴》2020卷篇目审查会在省地方志办举行。《四川年鉴》编纂委员会各成员、省地方志办机关各处负责人及市县志工作处、四川年鉴社全体人员参加会议。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四川年鉴》总编陈建春主持会议。
本次对《四川年鉴》2020卷开展的篇目会审工作,是《四川年鉴》创办30多年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综合性篇目结构审查会。会议就打造系统权威的省级综合年鉴篇目架构体系、突出省级综合年鉴编纂的亮点和特色、建立科学长效的篇目审查工作机制等充分听取编委会成员意见。会议详细讨论了有关省直部门(单位)、国内年鉴界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对《四川年鉴》2020卷篇目结构所提出的具体修改建议,逐一全面审查了《四川年鉴》2020卷完整分类及层级架构体系。与会人员踊跃发言、献智献策,有重点、有针对、有深度地解决了一些编纂行为中的思路问题、技术问题和操作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省级年鉴定位,拓宽了年鉴编纂视野,凝聚了打造精品共识。
陈建春在总结讲话时指出,对《四川年鉴》2020卷篇目大纲的审查,是贯彻落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实施地方志工作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建立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地方综合年鉴篇目设计审查制度的具体体现,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革新闭门编鉴旧俗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年鉴编纂质量、建立长效管控机制的有益尝试和深入实践。这项制度必须要进一步加以坚持和完善,逐渐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地方综合年鉴篇目修改和审查机制。
陈建春强调,年鉴工作要秉持“开放、包容”原则,解放思想、打开大门,多方借鉴、取长补短,围绕“编纂一流年鉴、打造精品年鉴”目标,不断优化框架结构,全面提升精品意识;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心,确保进度与质量并重,全面抓好文稿组织、编辑审核、版式设计、问题排查等工作,同步抓好形式美化与质量提升,增强年鉴产品的艺术性和可读性;要坚持服务意识,注重“两个效益”,在抓好年鉴编纂的同时,适时推出年鉴简本等新产品,增强年鉴服务现实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丰富年鉴成果序列,不断延伸年鉴服务触角,不断扩大年鉴的社会影响力。
近期,《四川年鉴》2020年卷编纂工作全面展开,按照省地方志办“提前谋划、认真统筹、提升质量、精品出书”的要求,四川年鉴社根据新的发展形势,立足四川特色和年度特点,结合年鉴编纂规律、体现机构改革成果、吸收优秀年鉴经验,经反复论证和探讨,及时提交了《四川年鉴》2020卷编纂大纲调整和优化草案。以此为基础,向36家省直部门(单位)发出征求意见函,系统收集各领域各行业和主要供稿单位的修改意见;同时,将《四川年鉴》2020卷篇目编纂大纲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参与中指办2020年精品年鉴大纲评审,并就大纲的设计思路同步征求国内部分年鉴专家及省地方志办各处室意见,为本次《四川年鉴》篇目审查会的顺利召开打下了基础。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更是实现地方志“两全目标”的决胜之年,《四川年鉴》作为四川唯一省级综合年鉴,肩负着更加特殊而重大的使命与任务。四川年鉴社将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进行科学规划,完善管控机制,进一步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力争编纂出形式与内容俱美、艺术与实用兼备的优质年鉴,引领和推动全省各级综合年鉴事业实现更大的跨越发展。
《四川年鉴》自1986年创办,已连续编纂出版34年,顾金池、谢世杰、蒲海清、张中伟、杨崇汇、蒋巨峰等省领导曾任编委会主任,姜泽亭、雷喻义、李洪仁、王东洲、齐国生、薛康、马小彬、陈建春先后任总编辑。经长期不懈努力,《四川年鉴》已逐渐发展成为承载时代记忆、展示四川风貌、传播巴蜀文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我省地方志工作发展成就的重要组成和直观缩影。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