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省地方志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08 16:41:57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点击阅读: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经省政府同意,2022年3月28日,四川省地方志办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的目标任务、思路重点,为推进四川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绘制了“路线图”。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已经开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在多个重要场合就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把握历史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地方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三五”时期,四川省地方志部门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坚持存史修志与开发利用、宣传弘扬齐抓并举,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重大文化工程,“存史、育人、资政”三项主责主业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基本实现了四川地方志事业转型发展目标。同时,也还存在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人才队伍建设还有短板、市县地方志工作发展还不平衡等一些制约四川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为此,四川省地方志办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充分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精心完善的基础上,经省政府同意,制定印发《规划》。《规划》紧扣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主题,紧贴“三个服务”现实要求,紧密结合四川地方志工作实际,确保“十四五”期间推动四川省地方志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的篇章结构

《规划》在结构框架上由工作基础和发展形势、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五部分构成,分为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为工作基础和发展形势,主要是梳理总结“十三五”时期全省地方志工作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及问题,认清发展基础,分析面临形势,形成基本判断,理清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第二板块为总论,包括第二部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三部分的总体目标,主要是明确“十四五”时期全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奋斗的总体目标要求。

第三板块为分论,就是第四部分的主要任务。该板块从志鉴编修、质量建设、开发利用、基础建设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工作6个方面,对“十四五”期间全省地方志工作的重点任务作出部署安排。

第四板块为保障措施,主要阐述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强化依法治志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三、《规划》的四大亮点

该《规划》结合我省地方志工作实际,明确提出了全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与工作方法。对“十四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一)鲜明工作思路。“十三五”时期,全省地方志部门不断深化对地方志部门职能定位的认识,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三个服务”工作思路,并用这一工作思路指导工作实践,实现全省地方志事业转型发展。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规划》“三个服务”的工作思路写入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予以明确,有利于全省地方志部门继续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开阔视野,使地方志部门的职能定位更加科学,开展工作的思路方向更加清晰,从而更好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厘清主责主业。长期以来,“一本书主义”在地方志部门盛行,认为地方志部门就是修志编鉴,弱化了开发利用、宣传弘扬工作。为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作用,《规划》把“坚持存史修志与开发利用、宣传弘扬并重”列入指导思想,使地方志事业更全面发展。《规划》在主要任务部署上,把志鉴编纂放在第一、二条的突出位置,要求“2025年第三轮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全面启动”“省市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全面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当年卷当年出版”,确保“存史”工作如期推进。同时,从地情普及读物编纂、史志成果转化、历史文化宣传弘扬等多个方面,部署方志开发利用工作,确保“育人、资政”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突出质量建设。质量是志鉴的生命。《规划》将志鉴质量建设单独列为一个大方面,从“完善地方志质量标准体系”“严格地方志审核把关制度”两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突出强调加强志鉴质量建设的重要性,凸显抓好志鉴质量建设的坚定决心。同时,《规划》还明确提出“开展四川精品年鉴评选”,用评比表彰的导向推动质量建设,从而将《规划》确立的“推进全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具体化,成为抓好质量建设的重要举措。《规划》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修志编鉴的全过程,首次明确“将志鉴内容审查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范畴”,确保志鉴工作的正确方向。

(四)注重服务大局。主要任务部署中,《规划》明确重大专题志书,围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做好重大专题志书编纂,号召“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做好重大专题志书编纂”,忠实记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进程中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从联合编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等地方志文化产品、探索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作出部署,从地方文化的角度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规划》将“鼓励开展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单独成段,作为“十四五”时期地方志编修工作的重点,服务乡村振兴,助力构建新时代四川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四、《规划》的四大重点保障

(一)法治保障。《规划》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定期开展调研检查,重点检查“两条例、一办法”落实情况,依法纠正执行不力行为和违法行为,为进一步依法有序开展地方志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二)制度保障。《规划》要求,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地方志工作机制,深入落实“一纳入、八到位”要求,建立和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督查通报制、年度绩效考评制,及时解决地方志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消除影响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提供科学规范的制度基础。

(三)人才保障。《规划》要求,健全地方志工作机构,严格按编制职数落实人员。探索地方志工作引才育才机制,健全分层分类培训机制,加强对新任负责人、志鉴主编(总纂)和修志人员培训。加强地方志专家库建设,广泛吸纳各领域专家学者和熟悉地情的各界人士参与地方志工作,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宣传保障。《规划》要求,深入挖掘地方志资源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强化共享理念,利用电视、报刊、网站、微信等媒体,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地方志、宣传地方志,使地方志成果更好地贴近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条件。

点击阅读: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