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专访陈巧茹!川剧“出圈”那些台前幕后事儿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6-28 12:00:03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2023年初至2024年一季度,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集中召开了上百场新闻发布会,其中不乏一些来自基层的典型代表,首次作为新闻发言人登上全省新闻发布会的舞台。他们是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企业负责人、村支书,是村卫生室的医生、川剧艺术家……他们既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的建设者和见证者,又是群众眼中非同常规的发言人代表。

  系统回溯这上百场新闻发布会,四川新传媒集团—川网传媒·四川发布特别策划“不一样的新闻发言人——四川省百场新闻发布会回访记”系列报道,针对这些新闻发布会中让人耳目一新的基层新闻发言人开展回访报道,看发布会背后,四川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壮丽成就。

本期

就让我们和新闻发言人、川剧艺术家

陈巧茹老师

一起回看一年变化

领略四川的人文艺术之美

新闻发言人名片

640.webp.png

  陈巧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时任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023年4月,陈巧茹作为新闻发言人参加2023年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新闻发布会,大力推广川剧。随后,在2024春节联欢晚会戏曲节目中,陈巧茹携经典川剧剧目《别洞观景》亮相春晚舞台,尽展川剧魅力。

01

回望一年变化

初心如故 成绩斐然

  “非常激动!”回忆起去年首次登上省级新闻发布会的心情,陈巧茹仍记忆犹新。她笑意盈盈地说,去年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自己作为一名川剧演员,能够以大家眼中不一样的新闻发言人身份,参加这项高规格活动,对川剧来讲,是一个新的发展、新的开始。

640.webp (1).png

2023年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新闻发布会现场

  过去的一年, 陈巧茹和她所带领的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佳作频出、硕果累累。“那场新闻发布会开了之后,我们很多文艺界的同行都说,哇,你们川剧的春天来了!”在全国、全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川剧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她感慨道,四川省川剧汇演做得非常成功,各类奖项既涵盖年轻的英才,也有老一辈艺术家的贡献奖,不仅有川剧界的演员,还有音乐、鼓师等等,所以去年的新闻发布会以后,川剧又走向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她口中的成功并非仅仅指一场汇演的成功,更多还包含年轻人才的成长。“我作为发言人说了很多,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实际做了什么。我在成都市川剧院排了一出《红梅记》,拿到川剧汇演的剧目一等奖,女主演李玲琳,男主演王裕仁,还有我们的帮腔杨茜,他们都是英才奖的获得者,而且年纪才20岁出头。我感到非常欣慰。”

640.webp (2).png

陈巧茹在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召开后,陈巧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我自己也会演,我们剧院的《尘埃落定》这个戏是我参与主创的,也参加了汇报演出。无论是我自己演,还是我指导教学,我觉得都是很有意义的。”

02

弘扬传统文化

信念如磐 影响“破圈”

  新闻发布会只是陈巧茹传播川剧的平台之一。谈到未来,她想尝试在更多、更大的舞台上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这一代演员,是承上启下的。我们要把老艺术家们好的艺术,方方面面都承接下来,然后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传承给下一代。这份责任心一直推动着我努力地去传承、发展和发扬川剧。”

640.webp (3).png

陈巧茹,资料图

  在陈巧茹眼中,传承不光局限于舞台之上,更需要台下的传承,培养年轻的演员、吸引年轻的观众是大势所趋。“我还会在剧院的剧目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去做更多努力,选出适合我们剧院的好剧本,推出好剧。有了好剧,才能推出好的演员。然后才能去推广,扩大影响力,吸引年轻的一代,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陈巧茹坦言,随着舞台经验与人生阅历逐渐丰富,自己还有很多新的想法亟待实现,比如接下来她想做一台守正创新的新戏,并将它传承下去。“我打算在中国的四大名著里选一个适合自己的、适合我们剧院的戏。我最近正在思索,怎样让川剧文化和文旅结合,与蜀文化结合。用一些创新的东西来进行展示,让人们透过川剧了解蜀文化的历史和渊源。”

  出身梨园世家的陈巧茹从小便养成了严谨的习惯,将自己每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现阶段首先我要做好我自己,关注自身的艺术发展空间还有多大,还能创造什么角色。其次就是我创造出来的这些作品怎样延续,让我的学生、让更多年轻演员来传承,现在我还通过陈巧茹戏曲工作室,到各大学校面向年轻观众去推广,与他们交流、沟通、探讨,我想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心里留下川剧的‘魂’。”

640.webp (4).png

2024春节联欢晚会资料图

  在2024春节联欢晚会戏曲节目中,陈巧茹用典雅传统的川剧服装、盔帽配以灵动的身段、婉转的川剧高腔成功让川剧再次“出圈”,吸引不少关注。但对于川剧的传播,她主张一个“稳扎稳打”,她说:“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推广传统文化还是要静下来,不要着急,做好当下每一天的事。不要落下,但是也不要去盲目追赶,脚踏实地,走稳每一步。”

03

深思艺术传承

立足新时代 培育川剧发展沃土

  “停!你们刚才那句快走,节奏不对哈,重来一遍。”在锦江剧场《白蛇传》的排练现场,身着一袭红衣的陈巧茹即将赶赴中央电视台参加春晚的演出,出发之前,她见缝插针地对年轻演员们进行指导,“再排一下,心里更踏实。”

  对每一个环节都格外挑剔,陈巧茹在彩排现场仿若一位严肃的“班主任”。她告诉小布,“这些演员既希望我来,又害怕我来,因为我非常严格。我觉得我们更像是严师慈母的关系。我也有儿子,生活中我像妈妈一样去爱他们,但是在艺术上一定要以一个严厉的老师的身份,哪里没做对,一定要及时指出,这样才能出更好的艺术效果。”

  年轻演员李玲琳告诉小布,“我从10岁开始学戏,川剧艺术确实博大精深。2019年建院60周年时,我第一次出演大幕戏,非常紧张,陈老师鼓励我说,无论对错,大胆唱出来,才能有提升,这句话至今我都记忆犹新。”谈及未来,小丫头甜甜笑道,“向陈老师这些优秀的前辈们学习,也想争取拿到梅花奖。”

640.webp (5).png

演员李玲琳,资料图

  传承在这所小小的剧院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陈巧茹的师傅张光茹曾经教导她,学艺和做人都要含辛茹苦。“我的老师就像慈母一样对待我,但是在艺术上也是很严格地要求我,所以我也把她留给我的传承下来了。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我都尽量传授给他们。艺无止境,就像人一样,人生是没有尽头的,艺术也是,活到老学到老,我觉得艺术和人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陈巧茹说,这种师承关系,自己也慢慢在感悟,新时代下,川剧传承面临很多新的情况,传承不再仅限于原有意义上的师徒之间,还扩大了内涵外延。她解释道:“比如,你是做评论的、做新闻的,不是唱戏的,非梨园出身的人,但是对戏曲感兴趣,说不定我们关系很好了,慢慢地你也把我作为师傅,我也把你作为学生,不是在舞台上传承,而是在文化推广这方面进行传承。所以我们要打开自己的心扉,包容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的川剧艺术有更好的沃土来成长。”

  记者 | 张药滟

  视频 | 杨果 刘颜滔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