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4-07-14 21:00:03 浏览次数: 【字体:

陈建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要牵住改革“牛鼻子”。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全面深化改革要抓牢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

聚焦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未来必须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巩固和完善民营企业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坚持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中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但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要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数据跨境流动、政府采购、人员往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快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改革措施,全面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让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坚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市场主体充分涌动,释放巨大活力和竞争力。推动构建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促进全国市场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流通成本,提升微观主体竞争力,促进分工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市场规模和边界的持续扩张,促使市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释放。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量,建立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减少自由裁量权,促进公平公正执法,提高综合执法效能。

聚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体制改革要聚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目前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升温,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问题突出,国际大循环的环境遭受较大挑战,必须深化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及国际大循环堵点淤点,推动构建国内大循环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问题较为突出,产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满足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三个基本要求:其一,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其二,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其三,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配性,锻造供给链长板,补齐各个环节流通循环的短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聚焦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从规模角度促进宏观稳定,而且要从质量效率层面强化经济发展的自立自强。经济发展面临着“卡脖子”等挑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问题突出,缺乏自立自强能力的规模扩张难以真正实现宏观健康稳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注重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推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强调生态环保,加快推进民生保障补短板,改革社会治理弱项,不断强化宏观经济发展由高速向高质量的转变。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必须加快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会反过来影响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一方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营造敢创新、能创新、愿创新的环境。另一方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必须深化改革发展数字经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升级,数字经济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及影响越来越突出,数字经济不仅对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影响,也对政府治理模式产生冲击。必须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业务流程重塑,以数字化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效能。与此同时,去中心化等数字经济新特性与中心化国家治理体系存在冲突,人工智能对伦理、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冲击日益突出,必须全方位深化改革,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环境,推动人工智能等健康发展。

(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