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 三星堆—金沙遗址考古研究工作有这些方向和目标
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张斌 向宇 摄影
12月16日上午,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启动仪式在德阳广汉市举行。活动现场介绍了《三星堆—金沙遗址考古研究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相关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启动仪式现场。向宇 摄
《方案》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研究编制,是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考古研究工作的三年计划,也是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重要内容。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飞介绍,截至目前,虽然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考古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城内水陆交通体系还不清晰、聚落功能分区并不完全明晰、考古发掘工作所获资料发表不多、多学科研究体系仍未健全等问题,亟待解决。
面对上述问题,《方案》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工作理念,树立文明交流互鉴课题意识,坚持研究引领,突出聚落考古、社会考古理论,拟对三星堆—金沙遗址的框架性遗迹(河流、道路、城墙、城壕、水门、城门、桥梁、码头等)、重要功能区如手工作坊等工作空白区域进行考古勘探和重点考古发掘。
游客参观三星堆出土文物青铜神坛底座。吴枫 摄
未来三年, 三星堆—金沙遗址考古研究工作将开展考古勘探发掘和资料整理发表。同步开展三星堆—金沙遗址聚落结构、器物制作工艺与原料来源、资源控制与利用、古气候与古环境、祭祀仪式场景及内涵、出土器物艺术与美学价值、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关系、古蜀文明与全世界其他文明交流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到2027年,三星堆—金沙遗址考古研究计划理清三星堆遗址的城门、道路、壕沟、河流、码头、桥梁等的分布体系及动态变化过程;明确古城的宫殿区等区的准确区位、内部格局、延续年代和功能属性;掌握古城内人群的族属、等级、身份、性别、年龄等的构成情况、分布区位以及相互关系;初步了解三星堆遗址的墓葬习俗、埋葬制度、祭祀活动、祭祀体系、器用制度、精神信仰;大致认识三星堆古蜀京畿地区的区域聚落形态、政治地理结构以及资源供应与流通体系等。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图片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提供
同时,通过交流互访、交流展览、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培训班等方式,三星堆—金沙遗址相关考古研究成果将主动“走出去”,以古蜀文明为核心,向世界讲述四川故事。
“我们希望,通过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推动三星堆—金沙遗址考古研究,为全面掌握两个遗址的文化全貌、进一步了解古蜀文明特质内涵、深入推进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助力早期国家区域文明发展研究、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等方面提供更多学术支撑等,作出更大的学术贡献。”唐飞表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