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作者:李锋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3日 06版) 发布时间:2024-12-23 16:43:53 浏览次数: 【字体:

李锋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3日 06版)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出进一步部署,并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生动实践,有利于实现科学导向与产业导向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是产业创新的源头活水。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都会带来产业的根本性变革,尤其是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技术,均能为产业创新注入强大动力。相较于“从1到10”的科技成果转化、“从10到100”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具根本性、先导性和战略性,是推动产业创新的核心力量。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有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各行各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特别是颠覆性创新能够改变传统科技创新路径,创造更高效的劳动工具,产生更加丰富、多样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快速提升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催生一批以新技术产业化应用为标志的新产业、新模式。例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的发展,为产业创新带来更多可能性,推动了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开辟。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应着力促进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有效衔接和优化组合,生成核心技术力量,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改变产业工艺流程、技术水平、组织方式、管理模式,打牢产业创新的地基。通过应用研究将特定科技创新成果与具体产业核心技术突破相衔接,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更加紧密贯通,直接推动产业升级甚至变革,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以此为基础,推进技术、人才、资本等的全面联通,实现创新技术的多场景赋能,促使产生乘数效应,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2.以产业创新牵引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由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一些领域从过去的“跟跑”发展为“并跑”,甚至“领跑”。但在部分关键核心领域,仍处于“跟跑”状态。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回潮,我国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更加凸显。在新形势下,我国必须切实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应对国外科技遏制打压,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需要强化和提升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能力。而这些技术领域,都具有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等突出特点,必须增强产业创新的需求牵引能力,从具体需求切入,科技创新效率会更高,科技创新目标会更明确,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率会更好。恩格斯强调,“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我国市场需求巨大、应用场景丰富,技术升级换代和发明能够获得足够的市场反馈和支撑,产业结构性变革、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产业潜在市场需求,能够不断催生新的科技创新需求,引导科技创新的方向与重点。需求牵引的科技创新加强了科技与产业的协同性,近年来我国立足能源、交通、航天等领域对重大装备的需求,在石化装备、冶金装备、锻压装备、工程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填补多项应用空白,让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发挥了更大作用。

以产业创新为牵引全面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产业创新牵引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我国市场需求巨大、应用场景丰富的突出优势,围绕产业创新的核心需求推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缩小国内外技术差距,打通产业断点、畅通协作堵点、补齐发展薄弱点。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出题者作用,支持企业更多地参与汇集、破解产业共性技术问题,支持重大科技平台更多在领军企业设立,推动科技资源向更有利于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领域和方向配置,提升科技创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还应通过产业创新反哺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向基础研究集聚,持续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加快补足创新链前端的短板,形成应用研究推动基础研究的新机制。

3.构建融合发展新生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发表重要论述。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以及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正发生深刻变革,新知识产生于应用情景的情况越来越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多,既寻求拓展知识又针对具体目标的应用基础研究越来越多。在这个大趋势下,科技创新正转向全过程创新,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成果产业化等各环节,科技创新范式从线性范式、体系范式转向系统范式。同时,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科学研究范式,科技与经济之间界限模糊、快速转换。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演进周期大为缩短、各研发阶段边界模糊,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日益复杂和庞大的研究开发活动,不仅需要科学家在实验室独立研究实现,更需要在“科学”和“工程”之间形成互动机制,构建面向产业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生态系统。

同时,科技创新的高竞争性与高研发成本等趋势不断增强,全球技术创新越发呈现出多点迸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新特征,研发活动呈现出非线性、系统性和网络化等新特点,科技创新由过去单一学科、单一组织、单一部门为研发主体的分散封闭低效运作模式,演变为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参与和合作研发的协同创新模式。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打造横向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纵向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网络化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构建高层次、高效率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宏观管理的前瞻性和协调性,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制度保障。

构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生态,需要充分考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科技创新往往从基础研究开始,致力于产生处于国际前沿的原创性核心技术,这就要求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发挥主导作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注重问题导向、解决现实问题,破解产业链的重大技术难题,解决创新的科学导向问题。产业创新往往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开始,致力于产生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应用技术,这就要求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注重发掘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等高质量科技供给的产业场景应用,解决创新的产业导向问题。因此,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关键是要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4.营造融合发展良好外部环境,全面提升科技竞争能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技创新的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同时,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少数国家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持续抬头。我国必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真正实现更高质量的国际循环,才能确保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构建起新发展格局,从而把握历史主动、发展主动。营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对于抢占创新高地、赢得国际竞争具有重大意义。

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应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营造融合发展良好外部环境,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吸引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李锋,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来源: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3日 06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