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高质量发展100问 | 第25问: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与高质量发展有何内在关系?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4-12-25 12:00:10 浏览次数: 【字体:

问:“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重大要求。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与高质量发展有何内在关系?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深刻论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能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经济平稳发展的底气,奠定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增强内生动力是指依托国内大市场通过科技创新、消费升级、产业协同等方式驱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循环运行与高质量发展,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可靠性是指通过夯实产业基础,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措施,促进国内经济循环更加稳定、高效且能抵御外部风险。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经济平稳发展的底气。一是,有助于应对外部风险挑战。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增强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能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降低外部风险冲击,增强经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出口作为外需,也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能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二是,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一方面,庞大而有活力的国内市场可以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试验场和应用场景,加速创新成果的推广和迭代。产业体系内的协同创新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的技术融合,提高创新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有质量的国际循环有利于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三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针对发展的不平衡,国内大循环可以消除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制约瓶颈,促进资源的优势互补,从而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而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尤其是内陆开放水平,通过进一步扩大向西向南开放,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区域的协调发展赋能。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形成了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和科技研发体系,资本积累初具规模,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和消费潜力巨大。因而,完全有能力有条件通过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来应对外部冲击与稳定中国经济运行。但国内循环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所提升,但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扩大内需还存在不少障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后续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从促进消费投资,完善分配格局,提升供给质量,完善市场体系等方向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建设完整内需体系。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切入点。

从提升供给能力、激活需求潜力以及强化改革动力等方面入手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具体来说,一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以强大有效的供给能力穿透循环堵点,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二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扩大消费以调整内需结构,释放消费潜力和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强化改革动力,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建设统一开放有序的国内大市场为实现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提供制度保障。从推动产业基础再造、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及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等领域提升国内大循环可靠性。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但产业基础能力较弱,中国制造在一些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依然存在难以攻破的技术难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要降低“断链”风险;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缺少“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尽快实现自我供给;在“脱钩”“断链”风险加剧下,需畅通和融合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

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诸多挑战,需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首先,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商品和要素流通受阻。具体表现为,全球经济面临诸多结构性问题,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经济持续低增长,发达国家向中国出口先进技术和相关产品的意愿降低。一些国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围剿,制约了中国对前沿技术和产品要素的获取。其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正面临结构调整和重组。近年来,全球价值链贸易占比呈现停滞甚至下降,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冲击,增大全球供应链断裂和重构风险,导致全球产业链呈现本土化、区域化的特征。再次,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等的逐步减少,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开始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承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制造和出口。最后,以往外向型经济战略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但其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弱化,仅靠外部力量已经不足以拉动本国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正从几方面着手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同世界经济更为密切、更高质量的交流和互动,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一是实现更大范围的对外开放。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伙伴“朋友圈”。从区域层面,除继续加强东部沿海城市和超大城市对外开放以外,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二是,实现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壁垒,对外开放的领域不再局限于货物贸易,而是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转让、资本流动等多个方面。三是,推动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具体表现在扩大规则、标准、管理等方面的开放,加快构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相协调的国内规则和制度体系,提升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中的话语权。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李涵)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