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深耕红色沃土  书写发展新篇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5-01-21 09:40:10 浏览次数: 【字体:

  遵义市播州区,游客在乌江寨景区赏景游玩。
  袁福洪摄(影像中国)

  近年来,遵义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生态宜居的品质新城。图为遵义市天鹅湖附近的新城面貌。
  马云才摄(人民视觉)

  《伟大转折》剧目引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红色资源带动全域旅游发展;能源化工、基础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构建起工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交通枢纽纵贯南北、连接东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辟广阔发展空间……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一片红色沃土,一座转折之城,遵义市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把握“伟大转折地”的历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用好红色资源

  助推文旅融合

  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座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二层小楼屹立。这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召开之地。

  小楼的一侧,有一棵形如“V”字的百年大槐树,被亲切地称为“胜利树”。作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里的“活文物”,这棵树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时刻,如今枝繁叶茂。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进行党史学习、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阵地,每年前来参观的游客众多。”遵义市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陈叇说。

  “我们开拓思路,用好红色旅游资源,助推文旅融合,推动一流旅游城市和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塑造遵义旅游竞争新优势。”陈叇介绍,2023年以来,按照“围绕线路打造场景、围绕场景布局住宿、围绕住宿丰富业态”的总体思路,遵义市持续打造20个“场景+住宿+多业态”旅游生态圈,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构建旅游新版图。

  “2024年,全市接待红色旅游游客2810.6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250.99亿元,同比增长32.59%,占旅游总收入的16.89%。”陈叇说,“从数据来看,红色旅游收入绝对值在上升,占旅游收入总量的比重却在下降,这说明遵义的山水旅游、人文旅游等多种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据介绍,在发力红色旅游的同时,“遵义1935”红色文化旅居生态圈、播州·乌江寨休闲度假生态圈、新蒲·文娱康体休闲旅居生态圈、余庆·飞龙湖旅游生态圈等逐步形成,遵义市旅游业呈现加快发展、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围绕科技创新

  加快产业升级

  走进贵州航天新力研发大楼,只见科研团队正在对高强耐热铝合金进行应用数据分析。“现有耐热铝合金只能承受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的温度,我们生产的高强耐热铝合金能在3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目前,这款高强耐热铝合金已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材料研究所所长助理张恩贵介绍。

  “新材料是支撑高端装备和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每一款新材料在进入市场前,都要经过大量应用实验,这需要企业按照相关规格生产试样。”张恩贵介绍,在过去,金属试样制作需要经过车、铣、刨、磨等多项设备单机加工完成。如今航天新力自主研发的智能制样系统,只需一键式操作,就能精准完成试样的采集、取放、装夹、加工、检测等,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新材料研发进程。

  能源化工、基础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是遵义的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占比超90%。近年来,遵义市深入实施“六大科技战略行动”,以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核心竞争力为抓手,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企业创新、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贡献科技力量。

  在遵义一家乳业公司的中控室,工作人员李连志一边熟练操作电脑,一边通过对讲机与同事沟通。当奶缸中的一批次酸奶发酵完成后,李连志点击鼠标发出指令,很快完成翻缸工序。“中控室如同企业的智慧大脑,只需操作电脑,便可实现整条智能化生产线的收奶、调配、杀菌、发酵、储存、灌装、包装等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操作失误。”李连志介绍。

  “数字赋能工业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既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增产增效的有力抓手。”遵义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杰介绍,遵义正深入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分别达40.7%和47.06。

  深化区域合作

  促进协同发展

  在位于贵州娄山关经济开发区的遵义双盛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因为看好当地的用工、用地等优势,2017年企业搬迁到这里。”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汽车及工程机械产品大量销往重庆、四川等地。

  作为黔渝合作示范园区,贵州娄山关经济开发区建立之初,就以打造黔北、渝南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为目标,大量招引与重庆产业配套衔接紧密的企业。2024年以来,遵义市累计面向成渝地区新签约引进投资项目129个,协议资金127.92亿元。遵义市副市长曹鸣凤介绍,全市主动服务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联通区域链、融入产业链、服务生活链为路径,努力打造成渝制造业配套基地、科技协同创新基地。

  加强与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交流,在汽车零部件、机电、农业等领域深入开展技术合作与产品研发。目前,遵义高新区已成为成渝地区电子、汽摩、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配套生产基地。

  遵义市飞宇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信息互联产品研发、销售与生产的企业。基于区位优势,几年前公司在成都设立了办事处,生产的连接器及组件产品在川渝地区的销售额每年保持20%至30%的增长。

  随着与成渝地区在旅游、产业、贸易等领域的交流日渐频繁,遵义针对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探索推进“跨省通办”。截至目前,遵义市与成渝地区签订了39项“跨省通办”合作协议。

  2024年12月3日,《遵义市特色优势制造业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方案》印发,要求重点围绕航天装备、基础材料、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主动融入重庆市现代制造业集群和四川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制造业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构建黔川渝融合发展的“桥头堡”,力争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配套生产基地。“今后,我们将积极开拓成渝消费大市场,打造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应地和避暑康养首选目的地。”曹鸣凤说,“强化与重庆、成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资源共享,努力建设贵州开放型经济‘桥头堡’和外向型产业集聚区。”

  “90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形成的革命传统、孕育的宝贵精神,始终是我们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坚持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抓实干、开拓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遵义篇章。”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李睿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1日 14 版)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