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

作者:张东明 来源:20190911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9-09-11 15:52:51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张东明《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1日 16版)

河南林县红旗渠   资料图片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 中共党史出版社

    焦裕禄(1922.8.16—1964.5.14) 资料图片

【读书者说】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光辉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铸就了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功能,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新一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日前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包括《八一精神》《琼崖革命精神》《百色起义精神》《东北抗联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八本。加上2017年出版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等12本,共计已达20本。“系列读本”坚持学术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可读性,依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历史轨迹,逐渐呈现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全貌。

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革命精神

1927年南昌起义时,为什么从周恩来到普通战士,每人脖子上都系着一条红带子?粟裕将军曾说,这根红带子是用来拎自己脑袋的。其实,是因为指战员着装五花八门,系上红带子用以区分敌我。但这并没有妨碍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此,催生了八一精神。

1934年长征途中,红34师6000多名官兵在师长陈树湘的领导下,为掩护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向西撤退,在湘江东岸与十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斗争,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这就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长征精神。

1942年抗战时期,面对日军“铁壁合围”的“扫荡”,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血洒太行壮烈殉国。面对凶残杀戮,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共同谱写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1960年起,河南林县人民用最原始的工具,在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倾其所有,历经十年艰苦奋战,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吃水和50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打造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也造就了红旗渠精神。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春雷乍响到“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崛起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创新之城,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尝试都在述说着激动人心的深圳故事和特区精神。

像这样展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的奋斗史,一部物质文明的创造史,同时也是一部革命精神的发展史。这部革命精神发展史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近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宝贵财富,从纵向看,其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其领导的革命运动相结合,形成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为标志,以救国为核心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使党和人民军队展现出经天纬地的革命豪情。这一时期,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为标志,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使党和全国人民展现出战天斗地的建设豪情。这一时期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形成了以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扶贫攻坚精神等为标志,以兴国强国为核心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使党和人民展现出惊天动地的改革豪情。这一时期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纵向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横向看,就其根本内涵和核心要素而言,又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比如,坚定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等等,把握这些基本内涵和核心要素,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革命精神,始终如一地追求革命精神。但是不论纵向横向,历史已经证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都必须有一点精神。革命精神,还将鼓舞和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勇于革命的精神,熔铸在血液里

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在新时代为什么依然呼唤革命精神?

这是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的迫切要求。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最高信仰,它赋予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追求的精神和力量。1948年6月,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这是《红岩精神》中讲述的江姐故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过去能够战胜千难万险,赢得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信念。无数事实证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党员干部的堕落,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都是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的,教训极其深刻。坚定理想信念,迫切呼唤革命精神。

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格,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34年11月,发生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长征精神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体现。1948年党的九月会议,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这是西柏坡精神中“一心为民”的生动体现。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同样是一场真刀真枪的革命。面对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周边环境敏感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是进行自我革命的迫切要求。实地感受过延安精神的美国记者斯诺写道:我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条腿的眼镜。斯诺称赞“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延安精神,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东方魔力在哪?就在于敢于自我革命。我们党因革命而生,勇于自我革命是熔铸在中国共产党人血脉里,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制胜法宝。

“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

从“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革命理想高于天”到“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对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视一以贯之,表现了坚定情怀和使命担当。面对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就要坚定做到用忠诚诠释信仰,用干净凝聚民心,用担当成就未来。

弘扬革命精神,要用忠诚诠释信仰。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体悟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味道,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经常想一想为了保守秘密被日军残忍使用老虎凳、辣椒水等几十种酷刑的抗联英雄赵一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要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以沂蒙六姐妹的沂蒙精神激励自己,始终做到思想上统一、情感上同心、行动上同步,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弘扬革命精神,要用干净凝聚民心。要永葆对权力的敬畏心。我们既是执政党,还是革命党,要严守“生命线”,远离“高压线”,提防“警戒线”,学习焦裕禄精神,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拒腐蚀永不沾。向“自带干粮去办公”的苏区精神看齐,始终保持清醒定力,对事业多一份执着,对名利少一份热衷。既管好自己,又管好家人,做到“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要践行为民宗旨。牢记“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自觉做到倾心融入知民情、真心实意解民忧,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弘扬革命精神,要用担当成就未来。要真抓实干、带头干。学习塞罕坝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要履职尽责。把大庆精神中的三老四严和特区精神中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结合起来,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进各项工作,既聚焦问题又突出重点,善于破除惯性思维,敢于冲破瓶颈制约,创新思路方法,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要发扬大力协同、永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和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的载人航天精神,不断提升把握大局的谋划力、结合实际的创造力、一抓到底的执行力,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把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作者:张东明,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宣教处副处长)

来源: 20190911光明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