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文艺工作者的生存发展之道
作者:董媛媛 王鑫《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8日 14版)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这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明确要求与殷切期待,值得铭记在心、努力践行。
文艺工作者讲品位,就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艺工作者是美的创造者,首要的工作是区分哪是真正的美,哪是虚假的美。作为美的创造对象,文艺工作者自身需要建构起正确的审美观,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科学的审美标准,把所有心思放在真善美的表达与营造上。近来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作品,比如被列入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的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长篇小说《主角》《战国红》《北上》等,都是关注社会现实和时代潮流的艺术结晶,都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成果,都是用小人物的生活镜头捕捉时代发展中的美好,既坚持现实主义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又深怀浪漫主义的艺术情怀去提炼生活,让人们从作品中看到真实、美好与希望。这才是文艺作品真正应该展现的美。面对纷繁的艺术选择,文艺创作者只有扎根现实,明辨美丑,提高自身修养,坚守艺术初心,才能创作出真正有品位的文艺作品,从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审美素养,从文艺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获得积极向上的能量。
文艺工作者讲格调,就要树立真正的大局观。当下并不缺少文艺创作者,缺少的是有思想、有情怀、有境界的艺术家。一些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心态上更像是商人,对于作品格调的把握完全取决于市场或者个人偏好,所以导致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格调不高,格局很小,思想空洞,无法像诸多经典作品一样流传下去。9月1日,全国中小学生“电视公开课”《开学第一课》如期与电视观众见面,节目讲述五个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整期节目中,孩子们是台上台下的主角,他们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听时代英雄讲述,和国家记忆对话,向民族精神致敬,陪孩子观看节目的家长们也倍受感染。整个节目将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个人情感全部融入朴实而真挚的讲述当中。节目创作者们大气、真诚、自信地将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观众,完美展示出文艺创作的格调。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者更需要将自身的创作视野放到国家与民族发展的进程当中,在市场洪流中摆脱个人的主观趣味,树立大局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赋予作品内在力量,创作出更多有格调的经典作品,让中华文化得到更为长久广阔的传承。
文艺工作者讲责任,就要增强担当意识,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对艺术的价值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文艺工作者要把责任担当视为必须坚守的创作底线,时刻认识到文艺作品对于培育和涵养受众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到关键性作用,时刻认识到任何作品都要经受人民的检验、时代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时刻认识到只有潜心努力、奉献精品力作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学艺术家。好的文艺作品都不是信手涂鸦、草率之作,而是需要兼顾表现形式与思想内核,注重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真正的文艺工作者,对作品的态度是敬畏的、谨慎的,心中是有人民的,这样才能抵达艺术创作的本质。
作为精神文化的先行者,文艺创作者对主流价值的判别、追求和坚守,对艺术的感悟、理解和呈现,对生活的认知、选择和把握,都是影响文艺作品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当前的市场形势足以说明,文艺创作的唯市场化倾向已逐渐褪去,广大人民群众呼吁文化价值和精品内容的回归。提高欣赏美的品位,注重文艺创作的格调,明确自身的责任担当,是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生存发展之道。
(作者:董媛媛、王鑫,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