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图集 | 探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成就大展

作者:记者 吴浩 李寰 摄影 郝飞 来源:川报观察 发布时间:2019-09-27 23:14:24 浏览次数: 【字体:

川报观察记者 吴浩 李寰 摄影 郝飞

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大省;从温饱不足到决胜全面小康;从发展滞后到繁荣兴盛;从粗放开发到和谐共生;从封闭落后到全面进步……

“壮丽七十年 阔步新时代——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将于9月28日正式开展。本次大展生动记录了过去70年,四川在攻坚克难中创造的一个个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这样一个全面展示川蜀大地翻天覆地历史巨变的大展,重点看什么?9月27日,记者前往西博城,提前打探本次大展的几大看点。

看发展看进步

看四川经济快速发展的壮美画卷

1973年,四川国民生产总值从20亿突破100亿,1991年突破1000亿,2007年突破1万亿,2011年突破2万亿,2015年突破3万亿,2018年突破4万亿……

第二展区是本次大展占地面积最大的展区,全面展示了四川70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各类重大成就。步入展区,首先出现的就是上面这组数据制成的图表,差别巨大的柱状图,将四川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清晰传递出来。与这组图表搭配的,还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长等图表。

而在这组振奋人心的图表对面,是天府广场新旧对比、宜宾三江口、天府新区、南充、攀枝花等城市新貌的照片。一边数据图表化繁为简,一边照片对比眼见为实,第二展区的第一个单元,就将四川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大省,再到经济强省的跨越之路完美呈现。

随后的第二单元,展示了70年来四川工业体系建立、发展、转型的过程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一张图片展示了全球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在前几天开幕的“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这个大型模锻压机也曾出现。

其后几个单元,分别从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区域发展等方面,通过大型沙盘、仿真模型、巨幅照片等形式,展示了四川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百业待振,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壮美画卷。

其中的雅西高速双螺旋隧道沙盘、磁悬浮列车实验轨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各种战斗机模型、天府国际机场模型等展品,可看性非常强。

看底蕴看实力

看四川开创文化繁荣兴盛新局面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如今的四川,正乘着文旅发展的东风,力争成为世界的文化高地、全球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本次大展的第四部分,重点展示了70年来四川以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各项成就。

与第二展厅的蓝色基调不同,第四展厅基调为橙黄色。首先登场的是新闻媒体的发展成就,在这里,你能看到于1952年9月1日创刊的《四川日报》创刊号头版照片。

在这个展区,你不仅能看到四川出版社在1951年出版的第一本书——《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川剧《白蛇传》1961年在东欧演出时的剧照这样的珍贵老照片,还能看到今年最火爆的国漫电影《哪吒》的海报,这部电影由成都本土团队原创,已获多个大奖。

四川既是文化大省也是旅游大省,2018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012.7亿元,位居全国双冠。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峨眉山、乐山、青城山、都江堰、……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风景古迹在展区以各种方式逐个呈现。四川在探索文旅产业发展进程中,如何走出一条独具四川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一路走来,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在这里,还有巨大的三星堆青铜面具模型、古蜀文明的代表宝墩遗址的沙盘、江口沉银遗址的介绍,以及错落展示在展厅中的藏羌织绣,绵竹年画,青神竹编、泸州油纸伞……从三千多年悠久神秘的古蜀文明到四川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完这个展区,你一定能感受到70年来四川不断激发全省人民的文化创造活力,开创文化繁荣兴盛新局面的有力作为。

看改变看幸福

看四川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恢复高考后四川大学第一批新生入学的老照片;全省三级医院数居全国第三、二级医院数居全国第一的数据展示;三河村、火普村帮扶前后巨大变化的对比照片;大熊猫在竹林间休憩玩耍的大型情景展示;2015年和2018年成都人南立交空气质量改善对比图……

本次大展的第五、第六部分,和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从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改善、脱贫攻坚、科学救灾、社会治理、污染防治、大熊猫保护等方面切入,生动展示了我省70年来在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值得推荐的是脱贫攻坚单元,现场的屏幕上展示了我省在脱贫战线上牺牲的英烈信息。目前,我省已有57名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是在他们和无数扶贫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我省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而在科学救灾单元,有着平时不多见的设备展示。这是来自不同时期的地震监测仪器,它们整齐排列,非常醒目。有的是上世纪70年代使用的墨水测震仪,有的是光学测震仪,还有的是现代的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终端,生动再现了四川地震监测工作逐步实现由模拟、单台、人工向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转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越来越强。

除了省级综合馆,本次大展还有市州组合馆。雅安的熊猫宜宾的竹、凉山的火箭泸州的酒……全省21个市州纷纷拿出了各自的特色王牌,向大家展示着70年来的发展巨变。

来源: 川报观察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