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妆”归来,九寨沟更美了!
十月六日,游客在九寨沟游玩。何晓燕摄
本报讯(何晓燕 李娇 记者 杨艺茂)秋日的九寨沟染上了些许金黄的颜色,湛蓝色的长海静谧美丽如梦似幻。“九寨沟更美了,我拍了好多照片,要把美景带回去给家人和朋友看。”成都游客徐漫被九寨沟景区的美景深深震撼。10月6日,虽然国庆假期已接近尾声,但九寨沟景区内仍热闹非凡,不少游客在五花海、诺日朗瀑布、芦苇海等主要景点拍照留念。
9月27日,九寨沟景区85%的区域恢复对外开放,此次国庆大假也是九寨沟“补妆”归来后迎来的第一个长假。受限流影响,早在9月30日,国庆大假前六天的景区门票便已售罄。
“补妆”归来,九寨沟景区不但重现昔日风采,还增添了新景观。双龙海瀑布受地震影响,水流量变大,更加壮观;位于珍珠滩瀑布与镜海停车场之间,还有一处新的景点——“8·8石”,这块高9.2米的大石头是地震时从海拔2654米的山体滚落下来的。
景区周边的商家更是迎来新机遇。记者看到,景区周边的餐饮店、超市内人流涌动。“我们提高了货物品质,也把种类补全了。”九寨沟县漳扎镇一超市老板曾华龙在地震后一度关闭超市,此次九寨沟景区重新开放,也让超市的生意重新红火起来。
“两年的灾后重建让景区内外的基础设施都得到质的提升。”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规划建设处有关负责人说,除了修建道路、栈道、休息亭、环保厕所等设施,景区还完善了实名制网络购票系统,对6套门闸检票系统进行升级,并且正在建设5个5G基站。
为保障游客安全,增强体验舒适度,景区开放后,根据恢复重建情况,九寨沟景区实行单日最大限量控制,每日接待游客5000人,限时段开放,下午5点后不再迎客。目前只接待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暂不接待散客。
揭秘
地灾工程成了新景点
本报讯(记者 徐登林)“你看,那些主动防护网紧扣在石壁上,与石头、草木浑然一体,地灾工程成了新景点。”10月6日10时许,九寨沟景区迎来游客高峰,五彩池、诺日朗瀑布等核心景点人群扎堆。游客们不知道的是,九寨沟地震后,景区进行的89处地灾治理工程也成了景点。对此,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九寨沟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现场负责人周平的话语中带着骄傲。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给景区带来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三大类型的地质灾害。根据灾后重建中期项目调整规划,九寨沟景区地灾治理项目分三期进行,纳入一期工程治理的共有89处地灾。
“考虑到九寨沟的特殊性,地灾治理绝不能给景区抹黑,应该锦上添花。”周平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从设计、施工到后期维护,始终秉承这一理念。例如黑角桥左岸崩塌治理,工程宽约300米,相对高差约130米,坡度80度以上,面积约8400平方米,且紧靠入沟公路,直接威胁行人、车辆安全。施工过程中,崩塌区拼接主动防护网时,在有树木的地方留出空间让树木从网里伸出来,既保留了原坡面大量植被,又避免了大量清理树木给行人和车辆造成危险。
把地灾治理工程建成景点还必须保证工期和质量。下季节海子公路边坡上部崩塌治理工程是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的景区控制性工程。工程施工从2018年4月开始,到了10月中旬,工地平均温度仅4摄氏度左右,而混凝土内部温度很高,无保护施工很可能造成开裂、迸口等质量问题。“每浇筑一段,就用塑料薄膜和棉絮覆盖,尽量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华地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王涛介绍,这样施工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目前,九寨沟景区89处地灾项目全面完工并通过初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通过多源遥感监测和实地科考发现,九寨沟核心景区的植被生态景观已逐渐恢复至震前水平。国庆假期前五天,“补妆”归来的九寨沟景区吸引了2.5万余名中外游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