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是世界的重要机遇”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16日 03 版)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持续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纷纷表示,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近14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成就证明,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是重要机遇。
“造就了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伊朗德黑兰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贝赫扎德·沙罕德赫表示:“70年来,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令世界惊叹。按世界银行的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这绝对是一个奇迹。”
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认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白皮书对70年来中国取得的建设成就进行梳理,内容数据翔实,具有说服力。“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中国留学,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地区,见证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给人民带来的好处。印度正从中国发展中汲取经验。”
巴西里约联邦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蒂西亚娜·阿尔瓦雷斯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上百倍,人民收入和社会福利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表明,中国的发展模式符合中国实际情况,造就了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奇迹。”
尼泊尔共产党国际部门负责人贾吉埃尔表示,70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在经济社会领域。与此同时,中国并未故步自封,而是选择将中国的发展成果拿出来与其他国家共享,包括尼泊尔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均因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而受益。
“为人类发展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立己达人,兼济天下。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始终不忘回馈国际大家庭,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更好公共产品。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是“全球市场”,全方位对外开放让各国切实分享“中国红利”。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副教授奥列格·季莫费耶夫表示,对外开放为中国带来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显著提升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和推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
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部长吕西安·拉那利维鲁说,自2007年起,在中国专家的帮助下,马达加斯加开始种植中国杂交水稻,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种子既能帮助出口创汇,还能在当地播种,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中国的杂交水稻正在改变马达加斯加的面貌。中国发展是世界的重要机遇。”
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投资与贸易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哈桑·达乌德表示,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不断降低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持续为国际贸易发展注入活力。“中国的发展为人类发展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兰珊德表示,意大利产品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和升级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中国的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手段以及电商平台也给意大利许多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荷兰国际亚洲研究所经济史教授理查德·格里菲斯说,中国经济成就有目共睹,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让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分享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带来更加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一个国家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并不容易。在几十年艰辛探索中,中国始终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发展的成功,提振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富民强的信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越南社科院中国研究所原所长杜进森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在国家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中国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达乌德说,巴基斯坦迫切需要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脱贫经验。“如何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国家治理,释放发展潜力,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对于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有重要意义。中国是我们的好榜样!”
阿尔瓦雷斯说:“走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团结全国人民的力量、全社会协同合作等,中国的发展模式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特别是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
拉那利维鲁表示,正如白皮书所说,中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中国发展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和借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发展,而且还为世界其他国家打开了新视野。
季莫费耶夫非常认同中国所倡导的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在他看来,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有巨大影响力,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世界期待,“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互动”的中国,“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带来更加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本报北京、开罗、新德里、里约热内卢、加德满都、莫斯科、约翰内斯堡、伊斯兰堡、罗马、布鲁塞尔、河内10月15日电 记者于景浩、周輖、苑基荣、李晓骁、赵益普、殷新宇、吕强、丁雪真、叶琦、张朋辉、刘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