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独家|省作协将实施“文学+”计划 川大教授李怡、周维东表示:将开启高校与作协合作的全新篇章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1-11-01 18:00:22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成博 吴梦琳

11月1日下午,四川省作协第九次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在锦江宾馆组织了分组学习讨论,来自绵阳、南充、自贡、阿坝州等25个代表团的成员分成8组,畅谈感受,并对未来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本报记者专访李怡

在今年的《省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工作报告》中,记者发现,省作协提出,在未来五年,要构建文学开放发展格局,着力实施“文学+”计划,通过与高校等研究系统深化合作,促进四川文学创作与研究协同并进、共同繁荣。今年,省作协专门邀请了在川高校的文学教授参加作代会,借由高校专业的文学创作与研究优势以及文学教育者身份,探讨“文学+”的更多可能性。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李怡表示,作协系统与高校学术研究系统本就是一家,都在创作的第一线,“但是我们除了创作之外,还有一个关照、思考,还有一个理性的批评、研究的过程。作协系统和高校学术研究系统的结合度很强,作协系统经常借助高校里边的批评力量、研究力量,把它纳入到作协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去。高校反过来也把对当地、当时作家的研究和批评作为自己的分内之事。过去,我们四川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我看来还不够,很多时候还是在各自为政,我们是在我们的系统里边做事情,作协也有他们的工作方法和方式。”

此次参加作代会,李怡表示很欣喜,“我觉得我看到了一个双方彼此发展的前景,就是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借助作协这个平台做事情,我们也欢迎作协借助我们的平台做事情,未来可以探讨的可能性很大。”

针对省作协提出的“文学+”计划,李怡也表示,“如果文学和其他的各个专业门类、各个行业相互结合,放开思路,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我们的创意写作计划。现在为什么要提创意写作?这就是一个面对生活的、直接反映当代需求的创作。第一,它需要有活跃的一线作家思维的激活,同时也有面向新兴的文化产业的写作需要,比如说很多游戏公司,包括一些产业报告、文创产品对文案的策划,这都属于创意,所以这就给我们传统的写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概念。”

文学创作要如何回应这些新的课题、新的要求?李怡认为,“创意写作不能是书斋里面的穷想,而必须和真正在一线长期从事写作的人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里我们就可以发挥我们的作用,我们高校也可以反过来,向创作输送思想。思想不是直接就变成了文学的内容,但是它可以刺激作家思考。”

在推进高校系统与作协系统的合作上,李怡认为,双方可以合作的地方很多,“包括办一些定期的、不定期的培训班、交流班、研讨会、沙龙、读书会,专题的布局等等,来激活四川文学的发展态势。”李怡表示,根据他对四川文学的研究经验,他认为四川文学有非常好的底子,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是外人很难有时候很难体会到的,但一旦体会到就会从内心表示叹服,“我曾经总结出来四川的龙门阵传统。它是一个多声部的传统,里边有很深刻的内涵,但是我们今天如何在文学创作中进一步地发展这项传统,深化龙门阵文化、推进龙门阵文化,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我觉得我们可以联合起来做。”

关于未来的合作,李怡表示,“我希望我们不仅是在一些具体的活动上联动,最好能形成某种机制,构建一种灵动的、对双方都有效的、最终贡献于四川文学发展的机制。我们不仅在省作协的层面加强合作,也要和四川各个市州加强合作。这样,我觉得未来我们未来合作的面向是很宽广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周维东也表示,省作协提出的“文学+”计划,让作为一个文学教育者与研究者的他深受鼓舞。“作家应该和研究者结合。”从自身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出发,周维东表示,“我在高校做评论的工作,很希望在评论方面能与作家有所交流。如今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新的技术、新的时代,面临未来数字化的生活。我在学校切身感受到,年青一代对文学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提前谋局,思考如何与四川文学相结合。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和作协合作大有可为,我看到了四川文学新的希望,也看到了高校未来发展的全新道路。希望以后作家能经常走进高校,与我们交流、座谈。”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