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成渝双城记>详细内容

唱好成渝“双城记”的成都思路: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 成渝加强合作强化极核效应

来源:华西都市报2020-07-16 发布时间:2020-07-17 09:44:19 浏览次数: 【字体:

自宋代以后归统一体的成渝,一直是引领川渝乃至西部地区发展的“双子星”。重庆直辖后,在经济版图上也延续着双核格局。

这里既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如今也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如何唱好成渝双城记,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成渝如何加强合作,强化极核效应?

7月15日,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举行,会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产业合作

成渝计算机产品产量已占全球1/3

从区域市场定位到亚欧大市场

强化极核效应,成渝要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成渝的产业家底如何?一组数据可以说明。

2019年成渝经济总量分别为1.7万亿和2.36万亿,在全球国家经济总量排名的第46和第38位,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6,产业同质构成了对外竞争的规模优势,计算机产品的总量已占全球1/3,汽车整车产量已占全国18%,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带动区域发展的实力。

面向未来,成渝的合作要从区域市场定位到亚欧大市场。

以电子信息全产业链、汽车制造、航空装备、能源装备、轨道交通为重点,深入推动两地产业链发展,建设世界级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在成都,要以这里为远点绘制产业生态全景图、组建产业联盟,促进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运营、结算等生态圈功能性节点布局,在更大范围内筑起以成都为枢纽、具有区域带动力的产业生态圈优势。

科创合作

全国第五科教资源集聚区

提升成渝在国家创新网络中位势能级

成渝要共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先进要素洼地,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成渝拥有129所高校、61家科研院所,是全国第五大科教资源集聚区,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但同时,重大科技研发方向与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不匹配、城市发展战略与高素质人才结构不匹配、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现实需求不匹配等情况客观存在,国家工程技术重点产业匹配度低于50%,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高达3.0以上,吸纳技术成交总额不足北京的1/4,极大制约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要提升成渝在国家创新网络中的位势能级,优化科技创新结构,全面增强对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

因此,要加快共建西部科学城,推出更多“源于成都、引领前沿”的硬核科技,努力在前沿医学、区块链、能源互联网、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并跑领跑”。

紧扣城市战略目标和产业体系建设,支持高校院所、功能区、创新企业组建创新联盟。深入实施“技能成都”建设和“城市猎头”行动计划,围绕主导产业大力推动职教城建设,搭建链接全球人力资源市场的技能培训和供需对接平台。

改革开放新高地

中西部为腹地泛欧泛亚为目标市场

全面建设供应链体系

成渝要共建面向世界链接亚欧的战略通道和门户枢纽,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2019年,成渝进出口总额1681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4.6倍,但仅占全国4.1%,外贸依存度仅29%,对外开放水平并不算高。

差距的背后是战略通道能力、开放经济层次和全球供应链体系构建水平的差距。

如今,“一带一路”深刻改变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格局,“双循环”把成渝亚欧大陆经济带重要节点和航空陆海战略通道主枢纽地位提升到新高度。

如何改变?

事实上,成渝在对外开放平台和交通方式上各有优势,要以共建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和全球供应链体系为战略目标,加强政府合作和行业协作,统一规划、优势互补、市场运作、共建共享,构建服务中西部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枢纽。

要依托成渝“三场三港”联动实施枢纽协同、航线拓展、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行动,推进渝蓉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物流组织中心建设,完善泛欧泛亚节点网络和四向拓展服务体系,构建连接东盟、衔接日韩、覆盖中亚、联通欧洲进而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空联运战略大通道。

要以中西部为腹地、泛欧泛亚为目标市场全面建设供应链体系,打通从生产到消费、国内到国际的供应链运作流程,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供应链枢纽城市。大力发展适欧适亚、适空适铁产业,借力中日合作示范项目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成就独特烟火味

让“像成都人那样生活”成为潮流

成渝要共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10年来,成都人口总量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面向未来,城市的人口政策将由追求规模的增长转向质量的提高,户籍政策、住房政策、人才政策、公共服务政策都要聚焦面向全球吸引青年大学生、高技能人才和新职业群体。成都应该注重生产圈、生活圈、生态圈的合理布局,建设近悦远来、巴适安逸的生活城市和幸福家园,构筑起吸引人、留住人、激励人、成就人的综合竞争优势。

要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理念,统筹产业功能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启动编制社区邻里中心布局方案,加快建设适应特定群体需求的15分钟公共服务圈和生活微场景。

要聚焦市民多元化需求,建设睦邻友好、托幼养老、管理服务、智慧健康等功能复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全面倡导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用隐在市井中的花艺茶坊、落在街角的小书店、开在奢侈品店中的艺术展、藏在街巷里的咖啡厅、写在民宿里的天府文化,推动美学体验和城市文化融入衣食住行游购娱,让更加丰富美好的城市生活体验成就独特的烟火气和休闲味,让“像成都人那样生活”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价值选择,“公园城市让市民生活更美好”成为现代城市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刘秋凤 秦怡 罗田怡 实习生 杨欣可 张弋凌宇 制图 高翔

来源: 华西都市报2020-07-16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