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古驿道沿线为何有上百座各省会馆?
□本报记者 郭静雯
经历了数千公里的长途跋涉,大批湖广移民沿长江三峡进入重庆,再沿成渝古驿道分散开来,定居川渝。风尘仆仆后的归属感,便从看到“会馆”的第一眼开始。
会馆,寓居在外地的同乡及同行自发组织的联络乡谊之所。各个会馆以省籍划分,供奉的神灵也各有不同。江西会馆又称万寿宫,广东会馆又称南华宫,湖北会馆又称禹王宫,福建会馆又称天后宫……成渝古驿道沿线,至今仍可见上百座会馆遗迹,它们见证着持续数百年的移民大潮。
会馆遗存可见昔日繁华
《重庆会馆志》中记载,重庆是会馆建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有各类会馆近千座,几乎遍及所有的区县城乡。遗憾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留存下来。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和重庆地理地图书店共同编制的《重庆会馆地图》显示,重庆现今保存完好的会馆有67座。其中,位于渝中区长江边的东水门正街4号的湖广会馆,是目前已知全国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
我们循着记载,来到东水门正街,可见依山而建的会馆群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壮观,琉璃瓦戏楼飞檐翘角,楼面遍布山水、城门、几何图案,有戏曲人物、二十四孝故事等精美雕刻。据记载,这片会馆群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包括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等建筑,占地近3万平方米,可见当时这个区域的繁华富裕。
四川境内,在龙泉驿的洛带古镇、简阳的石桥铺、资阳的南津驿,我们也找到大批会馆遗存。其中,洛带古镇的广东、江西、湖广、川北等四大会馆是川渝地区最为著名、保存最完好的会馆建筑群之一。
沿主街的青石板路,首先来到广东会馆。会馆宽敞高大,为四合院式建筑。据记载,这座会馆是广东籍客家人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捐资兴建的,走进会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宽大的戏台,两侧还有较为低矮的乐楼、耳楼,可以看出这里曾经的热闹繁华。
沿江西街又来到江西会馆,青白砖砌成的后照壁十分显眼。一处龙头的浮雕栩栩如生,显得威武而庄重。湖广、川北会馆建筑风格又各不相同,前者高大宽阔,后者古朴典雅,但都吸纳了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建筑风格,格局也大多为四合院式,内有大殿、戏台等。
会馆是移民的狂欢
这些会馆是谁修建?他们为什么要大兴会馆?会馆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威远县志》的解释是:“清初各省移民来填川者,暨本省遗民,互以乡谊连名建庙,祀以故地名神,以资会合者,称为会馆……察各庙之大小,即知人民之盛衰。”
著名学者陈世松认为,从这段记载不难看出,移民们修建会馆的目的,一是为了祭祀故地的庙神,好有个精神上的寄托;二是为了联络情感,加强移民在新环境中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条更为隐秘的理由是:他们在用会馆表达成功的喜悦,抒发狂欢的情绪。”陈世松说,由于会馆是移民们在新环境中最直接的物化表达形式,所以在修筑的时候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用于彰显本省移民的地位,争夺更多话语权。比如在洛带,广东会馆的占地面积、建筑规模和建筑工艺都是最好的,这跟洛带地区广东移民人数最多恰成正比。
移民们在会馆中得到的欢乐是很多的,首先是地方戏台带给他们的娱乐。就拿当时成都的陕西会馆来说,它每年要演出一千多台戏曲,几乎每天要演四五场。洛带的江西会馆正对着的大型戏台至今仍在进行川剧等民间艺术表演,这也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座仍在进行演出的明清戏台。
除了娱乐、祭祀的功能以外,陈世松认为,会馆还具有聚会和凝结本省移民精神世界的功能,同时给本省移民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已经是现代驻外“办事处”的雏形了。
近代以来,随着公路、铁路陆续开通,移民团体的乡土观念减弱,会馆的功能也逐渐削弱。但作为那段特定历史的产物,会馆对于学者们研究时代变迁、社会演进、移民、建筑和商业文化仍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