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 陈永毅 ‖ 讲好石窟艺术故事 共谋川渝协调发展——乐山、大足共建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研学旅游长廊的思考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软实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文化领域如何发挥作用,讲好巴蜀故事,共谋川渝发展,“乐山、大足共建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研学旅游长廊的思考”一文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讲好石窟艺术故事
共谋川渝协调发展
——乐山、大足共建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研学旅游长廊的思考
陈永毅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确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是国家总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经济和文化历来密不可分,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传承弘扬巴蜀人文精神,是推动经济圈建设持久的动力源。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同属巴山蜀水艺术瑰宝,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两地共有的石窟历史记忆和文化渊源,构建中国南方石窟艺术世界遗产研学旅游长廊,弘扬巴蜀文化,必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增添文化驱动力。
一、两地石窟资源的共性特征
长久以来,人们对石窟的关注点多在北方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南方石窟鲜有提及。但南方石窟的数量和分布点远多于北方,最具代表的当属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且两地石窟资源有许多共性特征。
(一)两地石窟地理相似
选择良好的地形环境是石窟造像的重要前提。巴蜀石窟造像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沱江、岷江、青衣江、涪江等流域。乐山、大足地质结构十分相似,都处于丘陵地区,多岩石、悬崖、石壁,为开窟造像带来了有利条件。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中心城区、岷江东岸凌云寺西侧,濒临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东经 103°77′,北纬 29°53′。在乐山境内,同期开凿的还有夹江千佛岩石窟。
乐山大佛(图片来自网络)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沱江流域濑溪河附近,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东经 105°79′,北纬 29°75′,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刻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主要分布在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
(二)两地石窟建造年代相近
摩崖造像在北方衰落后,却在巴蜀获得了长足发展。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建造均起始于唐初,大足石刻时间跨度更长。至两宋,巴蜀摩崖石窟造像便代表着中国的最高峰。
乐山大佛由凌云寺海通禅师规划、募化,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到开元十八年(730),海通去世时,大佛修到了头部、肩部。海通去世后,工程一度中断。开元二十七年(739),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继续修造。当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唐玄宗天宝五年(746),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顿。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经三代工匠的努力,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历时90年始成。
大足石刻,肇于初唐,兴于晚唐、五代(前、后蜀),鼎盛于两宋。现存最早的石刻造像是刻有唐高宗“永徽”(650~656)纪年题记的铁山镇尖山子摩崖造像。唐景福元年(892),静南军节度使韦君靖在县城北龙岗山(今北山)建寨屯军,开凿北山石窟,后历经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现存造像100余龛窟。
大足石刻(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1174~1252年的70余年间,邑人赵智凤师从晚唐奉佛居士柳本尊(出生于嘉州龙游县玉津镇,今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潜心学习三年后回到大足,建宝顶密教石刻大道场,四方募化凿造佛像近万尊,使大足石刻造像达到鼎盛。
(三)两地石窟地质相同
乐山、大足两地摩崖造像,均以山为背景,以岩石作基础,石质多为砂岩,松软细腻,易于开窟造像。
乐山大佛所在地的基岩,其地质构造为白垩纪上统夹关组紫红色、砖红色砂岩;大足石刻所在地的基岩,其地质构造为中生界侏罗系紫红色砂岩,大足北山、宝顶山的石刻造像,主要凿于灰白色长石砂岩。由于地质环境相同,两地也面临着水害、风化危害、生物病害等共性保护难题。
(四)两地人文渊源相通
乐山、大足两地有着深厚的人文渊源,尤其对海棠植物情有独钟,都把“海棠香国”作为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海棠香国搭起了两地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的桥梁。
最早发现并提及海棠有香,始于唐代。唐人贾耽《百花谱》一书记载:“海棠,为花中神仙。色甚丽,但花无香无实。西蜀昌州产者,有香有实。土人珍为佳果。”“海棠无香。惟蜀中嘉州者有香,其木合抱。”唐代在嘉州做过刺史的山西汾阳县诗人薛能,在一首名为《海棠》的诗中,具体描绘了这种海棠花开香味四溢的情形:“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放一城香。”在唐代,昌元(今荣昌)、大足与前文提到的静南均属昌州管辖。由此证明,至迟在唐代,一种色香俱佳的海棠花,已开始在古昌州和嘉州(今乐山)出现。
海棠报春鸟呢喃(新华网黎涛摄于乐山金海棠公园,图片来自网络 )
乐山(嘉州)古代盛产色相俱佳的海棠,称香海棠,天下闻名。嘉州海棠在唐代就已经出名,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嘉州海棠,色香并胜”。孙长民《海棠记》载:“海棠盛称于蜀中,然亦唯蜀之嘉州者有香而本大。”当时,嘉定府治后海棠山(今乐山城区桂花楼到海棠湾)就以海棠花多而为嘉州名胜。早在唐代,“海棠香国”就成了嘉州的别称。宋代,嘉州香海棠盛极一方,闻名天下。明代万历年间,知州钟振在府衙内写下两道匾额:“汉嘉古治”“海棠香国”,成为迄今正式见诸文字的记载。1989年,海棠正式成为乐山的“市花”。
“海棠香国”的名号,也曾出现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2~1048)的大足。洪雅县令沈立在《海棠记》中说:“大足治中旧有香霏阁,号曰‘海棠香国’。”尽管当时这一说法,仅是针对宋代昌州治所大足县的一处楼阁建筑景观而命名的,但它却定了后世文化品牌——“海棠香国”渊薮。现今,大足将“海棠香国”作为文化兴区的一张重要名片。
海棠(图片来自网络)
二、两地石窟资源的文化价值
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且联系紧密。进一步挖掘其文化价值,使石窟文物更加鲜活、更有魅力、更有温度。
(一)两地石窟同属世界文化遗产
川渝石窟寺目前只有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是全国四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大足石刻是全国石窟类四大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两地成功申遗,让川渝石窟走向了世界舞台。
世界教科文组织专家吉姆·桑赛尔评价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斯和尼罗河的帝王谷媲美”。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大足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二)两地石窟同具极高的艺术水准
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是全国南方石窟造像艺术发展的典范,是石窟艺术的大观园。
乐山大佛由栖鸾峰整块岩石雕刻成,与周围山水景观结合在一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佛坐像;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护法天王石窟,左侧巨岩和右侧九曲栈道,完全超出一般岩石和曲道范畴,石刻艺术融为一体。
大足石刻的“五山”摩崖造像,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五种形式,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内涵丰富,成为中国独树一帜的石窟艺术典范。
大足南山摩崖造像(图片来自网络)
(三)两地石窟同具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
石窟是传播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都凝聚着深厚的佛教感情。在历史上,四川佛教流行“上朝峨眉,下朝宝顶” 的民间信仰。“宝顶”,即大足石刻的宝顶山。经过岁月积淀,峨眉山已成为蜀地佛教代表,大足已成为巴地佛教代表。
“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其平稳、安定的坐式,能给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集“三教”造像之大成而异于前期石窟,表明公元10至13世纪,世俗信仰对于“三教”的宗教界线已日渐淡漠。
(四)两地石刻同具独特的保护技术
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唯有保护。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所在的自然环境、赋存岩体、主要病害及形成原因、机理基本一致。两地从地方立法和技术层面着力,共同形成南方石窟独特的保护技术和文化,有效地延续了石刻文物生命。
乐山大佛摩崖造像建成至今,历代可考证的较大规模保护修缮有13次,特别是2018年10月启动实施、历时近半年完成的大佛勘测维护项目,是新世纪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保护工程;《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的实施,更是发出了保护乐山大佛“最强音”。
乐山大佛(图片来自网络)
大足石刻也有着类似的保护修缮历程,先后颁布实施了《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管理办法》《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等法规规章,特别是2008年5月着手实施、历时近8年完成的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其成果有效运用于环境相近的川渝地区石窟保护,创响“大足学”品牌。
三、共筑巴蜀石窟研学旅游平台
四川与重庆山水相连、历史同脉、文化同源、人文相亲。乐山、大足在资源禀赋、文化内涵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共同的宝贵财富,深厚的合作基础。以此为契合点,强化两地石窟等历史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合作,让千年石窟有景更有魂,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一)加强两地战略对接协同
确立由政府层面的战略合作关系,是推动两地石窟保护利用的组织保证。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建立两地石窟保护传承协调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定期召开协调会,加强交流联动、信息互通和技术共享,共同深挖石窟丰富内涵和价值,推动石窟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和利用。加快组建与大足石刻研究院同等规格的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引进培养涵盖大佛保护所需专业人才,力争3~5年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强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与大足石刻研究院的战略合作,签订石窟保护传承合作协议,每年就有关情况进行会商,有序指导推动合作发展。
(二)共推石窟保护传承重大项目
项目是推动保护传承的有效抓手。借助实施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两地世界文化遗产优势,抓住“十四五”规划编制“窗口期”,共同研究包装生成一批需要国、省支持的石窟研究、保护利用等重大工程项目,争取列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同步纳入国、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合作开展巴蜀考古重大研究项目,推动“巴蜀石窟考古”等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合作开展石质文物本体风化病害防治、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研发、石质文物保护工程技术创新等项目。共同申报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拓展合作空间。积极寻找并培育色香俱佳的香海棠,还原名副其实的“海棠香国”。
(三)开辟石窟研学旅游精品线路
石窟造像所展现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是极具吸引力的独特旅游资源。要坚持以成都、重庆“文旅双核”为依托,以乐山大佛——大足石刻为轴线,联手成渝区域内石窟旅游资源地,串珠成链,推进信息互通、资源互推、游客互认、门票互惠、宣传互动,创新打造巴蜀石窟文化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全面展示中国南方石窟与摩崖造像艺术魅力。以合作旅游城市联合体形式,共同参与国际旅游展览会和举办国际、国内旅游推介会。充分利用两地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电视、报纸、电台等媒体平台,宣传两地文化旅游资源。在双方各大旅游景区主要形象窗口进行宣传展示,把石窟旅游资源编入双方宣传画册,协助对方在本市主办重大文化旅游推广活动。
(四)搭建石窟保护传承互鉴平台
文物本体保护是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基础。两地可共建共享石质文物保护实验室, 推动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携手打造中国南方地区石质文物保护科研基地。加强石窟文物的研究交流,共同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科技合作,分享研究成果,开展石窟文物保护利用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为石质文物保护利用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积极促进大足石刻博物馆、乐山大佛博物馆互动合作,相互引进特色原创展览。共筑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合作平台,共享国际遗产保护专家资源,定期联合(或轮流)举办大足石刻或乐山大佛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升中国石质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陈永毅(乐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现任乐山市委办公室副主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