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合作初见成效 “川渝通办”半月办件量超 50 万
●第一批95项事项已全部实现“川渝通办”,涉及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15个行业领域,涵盖居民身份证换领、电子监控违法处理、电子社会保障卡签发、企业设立登记、执业药师注册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1月1日至14日,第一批“川渝通办”事项办件总量超过50万件。在这50万件的总量中,医保电子凭证下载432907件,正常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19283件,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18394件
●将加快推出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切实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异地办事需求,并加强与西南地区及沿海省市衔接,延伸“跨省通办”触角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婧
2021年1月1日至14日,第一批“川渝通办”事项办件总量超过50万件。1月15日,记者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合作成果媒体通气会上获悉,在这50万件的总量中,医保电子凭证下载432907件,正常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19283件,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18394件。
在媒体通气会上,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杨琳介绍,去年7月两地签订《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合作协议》,5个月以来,协同推进5个方面、24项具体合作事项,各项工作初见成效。
第一批事项 全部实现“川渝通办”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第一批95项事项已全部实现“川渝通办”,涉及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15个行业领域,涵盖居民身份证换领、电子监控违法处理、电子社会保障卡签发、企业设立登记、执业药师注册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除了线上开设“川渝通办”专栏,打通两地政务服务平台用户认证体系,实现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两地各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还设置“川渝通办”综合窗口,实现线下“一地受理、异地可办”。
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赵启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以迁移户口举例说明“川渝通办”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前,川渝两地户口迁移需要本人多次往返两地户籍管理机关,耗时几天甚至一个月才能实现,现在取消跨省市迁移纸质迁移证和准迁证的要求,群众办理户口迁移只需到迁入地派出所即可,最快10分钟就可以办结并现场领取新的户口本。
有获得感的不仅是百姓,也包括企业。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杨光说,川渝营业执照“异地互发”服务,有效简化申请人办理手续,减少跑动次数,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群众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办事渠道。自年初上线以来,已有18户企业享受改革便利,异地就近领取营业执照。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胥云表示,将加快推出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切实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异地办事需求,并加强与西南地区及沿海省市衔接,延伸“跨省通办”触角。
互动合作频繁 共造更好营商环境
除了服务联办,两地还在机制联建、监管联合、数据联享、人员联训等方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合作。
去年,两地围绕市场监管领域开展4次联合执法,相互协助调查案件13件。两地各遴选100个重点商标品牌、50个高价值专利、30个地理标志,开展知识产权重点保护。此外,建立消费维权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共享12315投诉数据、消费维权信息。
杨琳说,两地还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互联,目前已对接重庆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目录3534类、四川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目录1646类,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健康码两地互认。
此外,两地还实现空气站点基本档案信息、空气自动监测城市数据等政务数据共享。搭建数据交换和服务集成信息平台,累计入驻企业1.3万余家,提供岗位信息60余万条,设立298个社保卡通办服务网点。
两省市各级互动合作频繁。成都市与重庆市联手打造成渝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建设西部地区体育竞技人才高地;成都市青白江区与重庆市沙坪坝区深化供应链合作、共建西部枢纽,协同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开放高地。
胥云说,川渝两地近期将出台《关于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的指导意见》,通过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共同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