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经济日报撰文:以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四川高质量发展
以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四川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委书记 彭清华
四川是一片孕育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热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巴蜀儿女朝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推动四川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进入新发展阶段,四川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战略引领和宝贵机遇,矢志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成渝区域格局示意图(图片来源:《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四川是一片孕育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热土。在党领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勤劳勇敢的巴蜀儿女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朝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四川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上留下了闪光的四川印记。
成都市春熙路太古里片区(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四川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四川视察指导、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四川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着眼经略西部腹地、完善区域布局、促进协同发展,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赋予川渝地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目标定位。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战略引领和宝贵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矢志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成都高新南区(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我们立足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省情实际,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强化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整体提升发展能级,更好发挥四川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全省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2.38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86万亿元、迈上2个万亿元台阶,占全国的比重从4.4%增加至4.8%。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极核地位更加凸显,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增势强劲,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特色鲜明,区域中心城市提能升级,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干支协同联动的局面初步形成。加快培育一批经济强县,抓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43.5%提高到2020年的55%,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
成都远洋太古里商业区与重焕新生的院落交相辉映,洋溢着人文韵味与现代气息(郝飞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坚持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我们始终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发挥四川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工业“5+1”、农业“10+3”、服务业“4+6”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从2012年的13.8∶52.8∶33.4调整为2020年的11.4∶36.2∶52.4,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先进材料五大支柱产业在全省工业营业收入中占比超过80%。优化创新能力布局,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着力打通高校院所之间、高校院所与企业地方之间的合作通道,促进各类创新平台协同参与,吸引各类创新人才团队聚集,打造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的创新引擎,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12年的48.9%提高到2020年的60%。
中国科技城·绵阳创新中心二期(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坚持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我们始终保持改革定力,坚决抓好党中央重大改革部署落地落实,聚焦解决长期制约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部署实施一批具有四川特点、发挥牵引作用的重大改革,国资国企、农业农村、财税金融、能源电力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重大改革稳步推进,全省乡镇和建制村数量分别减少32.7%、42%。大力推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主动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家交流合作,着力建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达367对,外国驻川领事机构达20家,在川世界500强企业达364家。统筹推进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等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即将投运,川藏铁路、成达万高铁、成自宜高铁等铁路和一批高速公路项目有序推进,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口岸加快建设,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3万列,全省进出口总额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四川正加快由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
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图(空间布局图)(资阳市委宣传部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我们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持续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下大气力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弱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聚焦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涉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全省现行标准下62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抓好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国家重要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全省生态环境质量逐年向好。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保持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着力解决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2012年到2020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9%、10.4%,快于经济年均增速。
凉山州美姑县龙门乡塔哈村,30多名群众欢聚在新居前合影(尹钢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许多“夹金山”“泸定桥”需要征服。我们一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传承红色基因、发扬斗争精神,顽强拼搏、埋头苦干,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不断书写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篇,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来源:经济日报(2021年5月29日第9版)
作者:四川省委书记 彭清华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