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 11:21:51

历史转折中的思想解放“宣言书” ——重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作者:裴泽庆 来源:20210621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6-21 10:13:50 浏览次数: 【字体: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伟大抉择,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率先吹响思想解放号角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光辉文献。这篇文献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其起草工作是从1978年10月底开始的,邓小平亲笔拟定约500字的讲话提纲,总体框架和逻辑思路是,以解放思想破局,继而提出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是民主,实现民主必须处理好遗留问题,对待遗留问题的态度是向前看,客观评价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继而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由于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这个讲话实际上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里程碑文献,因而被誉为伟大的思想解放“宣言书”,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关键时刻,重温这部开启改革开放先声的经典之作,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和理论的智慧,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的时代伟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裴泽庆

第一次把解放思想作为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提出来,系统阐释思想僵化的危害及其解决之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邓小平开宗明义指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他强调,“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认为,思想解放的问题事关如何正确对待党的指导思想的问题,如何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如何实现国家前途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要把全党解放思想的问题当作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来看待,但是,在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间,解放思想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不少同志的思想还很不解放,脑筋还没有开动起来,也可以说,还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为此,邓小平系统阐述了思想僵化、半僵化的各种表现,认为这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中包括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受到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受破坏,官僚主义盛行、是非功过不清,赏罚不明、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等方面。一旦思想僵化,条条框框、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就严重起来了。面对当前这种状况,不打破思想僵化,不把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从“本本”中解放出来,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从党和国家的发展前途来看,“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那么,如何才能解放思想呢?从辩证法的内在要求看,邓小平认为,要解放思想就要实事求是。因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他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今天,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正确地对待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才能把党的事业继承好、弘扬好、发展好。怎样才能为解放思想创造条件?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就是发扬民主。过去就是因为“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要实现解放思想,就需要发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以及加强法制保障。

科学提出民主法制建设问题,创造性思考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

1977年邓小平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以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978年9月,邓小平在吉林考察途中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经典文献中,邓小平的这种深邃思考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就集中反映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上。邓小平十分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利益,他强调,“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这种认识和观点在当时重集体利益、轻个人利益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大胆突破。与此同时,他还从国家制度和治理层面思考经济民主、人民民主及其保障问题。在如何发扬民主的问题上,邓小平特别提到了“经济民主”问题,认为其核心问题是经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到中央。因此,要发扬经济民主,就要对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个体经济主体生产的自主权限。以往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低下。他提出,要实行权力下放,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充分发挥各生产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障好工人农民的民主权利。这在理论上体现了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唯物史观思想,在实践上为后来一系列政策提供重要思想支撑,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属性。“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法律是保障民主的最有力的武器。过去,“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变了”,必须对此加以改变,推进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他还指出,“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总之,以刚性的、制度化的法律确保民主的实现,才能营造更好的民主环境。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处理好国法与党规的关系,邓小平强调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这一重要思想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前瞻性提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方法论支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指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因此,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他特别强调:一是管理方法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他指出,“官僚主义是小生产的产物,同社会化的大生产是根本不相容的。”“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他尖锐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二是在管理制度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邓小平指出,“各地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党和国家的各级机关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人负责。名曰集体负责,实际上等于无人负责。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所以急需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三是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因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讲话的最后,邓小平号召全党同志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他还要求:“几百个中央委员,几千个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干部,要带头钻研现代化经济建设”。

正如邓小平在这篇讲话中所指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我们重温这部经典文献,能够深刻感受到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思想魅力、伟大人格、崇高风范,进一步加深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作者系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来源: 20210621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