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船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
编者按 地方志全面记述包括党史在内的一方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省地方志办深挖蕴含在地方志书中的红色资源,着力将红色记忆梳理出来,将红色事迹展示出来,将红色文化宣传出来,将红色精神阐释出来,组织办机关及四川年鉴社党员干部撰写“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文章,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助力全省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强调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1921年,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的红船上,从上海望志路106号转移至此的中共一大代表们,讨论通过了中共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份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局,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红船精神。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对红船精神本质和内涵的科学总结,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高度凝练地表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经历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越发彰显出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其历史内涵与价值意义,滋养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确立精神支柱,把稳人生航舵。
一、红船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全党要结合时代特点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党的历史起点的深情回望,更是前瞻未来,激励当下。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我们党是为理想信念顽强奋斗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是我们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战胜众多风险挑战、创造诸多人间奇迹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革命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艰难和曲折中前进。党的一大召开期间,代表们遭遇法租界巡捕搜查,冒着生命危险从上海转移至嘉兴南湖继续开会,中国共产党在小船上艰难诞生,这在世界政党史上独一无二。1927年大革命失败,党员人数从大革命高潮时的6万人,减少到1万多人;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8.6万余人被迫进行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胜利最后保留下来的兵力仅有3万多人;解放战争之初,国民党军有430万人,有飞机大炮还有美国的支持,人民解放军连地方部队在内解放军只有120万人,面对人数和装备大大超越我们的国民党反动派,党再次面临生死考验;建国之后,我们也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等重大挫折。经历无数挫折和考验,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被打垮,而且一步步发展壮大,其根本就在于具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始终把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回顾党的奋斗史时所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苏区精神、红岩精神、大别山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一系列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它们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筑成了我们党不忘历史、映照现实、折射未来的永恒精神和思想丰碑。
在中国共产党100年伟大历程的革命精神谱系中,理想信念始终坚如磐石。它们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弘扬红船精神,就是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净化思想灵魂,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终生奋斗目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就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用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就是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
二、红船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情怀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无论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不变的不仅是理想信念,还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1921年7月31日,党的一大在浙江南湖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
1941年11月6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演说时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965年6月15日下午至次日凌晨,毛泽东在杭州汪庄听取余秋里等人关于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相关事宜的汇报时说:“订计划第一是老百姓,是我党我军的一贯宗旨。上个月我去了井冈山,井冈山精神说到底,第一还是老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事,不是半心半意,假心假意。这是我党我军的宗旨,是井冈山精神的宗旨,也应该成为我们订一切计划的宗旨。1927年冬在井冈山,我们没有吃的,吃点儿野菇子明确规定不能采大的,要把大的留给群众。”
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从党的一大党纲指出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到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一以贯之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传承弘扬红船精神,要时刻铭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时刻铭记我们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从只有50多位党员到拥有9100多万党员,成为世界最大执政党,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能“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聚焦群众急、难、怨、盼问题,千方百计解民忧、帮民困、安民心,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良好作风和工作业绩造福人民。
三、红船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书写了矢志不渝的历史担当。从创建中国共产党到井冈山的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再到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始终不变的还有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
上世纪20年代初,军阀横行,人人自危,如果没有消灭资本统治、建立工农专政、解放劳苦大众的使命担当,便没有中国共产党成立这石破天惊、开天辟地之举。井冈山时期,如果没有敢于坚持真理、不畏牺牲的使命担当,便没有独树一帜、另辟蹊径之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革命严重转折关头,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造才能,坚持本本主义,就探索不出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就没有农村包围城市这条复兴和发展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延安时期,面对日本侵略和国民党反共高潮,如果没有力挽狂澜、以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为己任的使命担当,就没有扭转乾坤、创造历史之举。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勇于改革的品格,坚持马克思主义但不照搬照套,而是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承弘扬红船精神,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方志部门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和文化部门,肩负“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神圣职责,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化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打破“闭门修志,不问世事”的思维定势,转变思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坚持志鉴编纂与开发利用、宣传弘扬并重,发挥好地方志借史鉴今、德治教化、彰善瘅恶、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坚持历史思维,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坚决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凝聚起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行动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淬炼锻造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这些伟大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新时代,我们要积极传承弘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陈建春,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