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⑮|弘扬大别山精神 做新时代奋斗者
编者按地方志全面记述包括党史在内的一方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深挖蕴含在地方志书中的红色资源,组织办机关及四川年鉴社党员干部撰写“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文章,助力全省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⑮
弘扬大别山精神
做新时代奋斗者
江 婷
大别山位于我国中部,是自西向东蜿蜒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一条重要山脉,地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经略中原,必先控制大别山”的说法。
大别山是一座英雄的山,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革命斗争不断,革命火种不灭,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孕育了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肯定了大别山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地位。
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是坚守信念
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始终坚信,只要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够实现。正是靠着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大别山革命一次次从磨难中奋起,革命的红旗始终在大别山上高高飘扬。
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董必武、陈谭秋等就开始在大别山区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11月,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在湖北黄冈的陈策楼成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党小组,从此以后,大别山区党组织不断发展。土地革命时期,这里创建了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主力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红二十八军是南方八省唯一成军建制的红军主力部队。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华中地区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鄂豫边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中原突围打响了抗击国民党军队包围的第一枪,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根本性转折。大别山地区是当之无愧的革命老区。
大别山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筑忠魂。革命战争年代,在长期艰难的环境下,大别山人民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将党看作“主心骨”和“领路人”,无限忠诚于党,无怨无悔跟着党干革命,前赴后继、不胜不休,一批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实现理想信念,牺牲一切、奉献一切。
大别山精神的风格是胸怀全局
为了革命需要和全局利益,大别山区的军民总是从全局出发,用自己的牺牲为全局的胜利创造条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疯狂“围剿”,大别山红军在自身面临“围剿”的情况下,多次南下策应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策应中央红军,在出征动员会上,军首长吴焕先、徐海东对战士们讲:“这次的行动,我们这几千人就是牺牲完了,也要牵制住敌人,保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北上。”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入冬后物资补给面临极大困难,毛泽东向徐海东提出借2500元,徐海东立即从部队仅剩的7000元中拿出5000元送给中央红军,并命令部队节衣缩食,从人员、物资上支援中央红军。徐海东说:“我们就是不吃不穿,挨饿受冻,也要支援党中央”。1947年,中央决定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以破解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对于这场关乎解放战争全局的战略任务,邓小平毅然告诫队伍:“我们要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就愈有利。”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牵制了国民党大批主力部队,为中原战局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刘伯承、邓小平始终从战略全局出发,把是否对全局有利作为取舍的首要标准,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的序幕,为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和全局意识,成就了我党我军逐鹿中原的壮举。
大别山精神的根本是团结奋进
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其根本保障是团结群众。
党一心为民,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人民一心向党,成为党的铁靠山。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区所动员的革命群众之多,所形成的革命规模之广,所掀起的革命声势之大,在中国革命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黄安战役历时43天,数万群众组成的担架队、运输队、救护队、送饭队、洗衣队,不分昼夜为红军进行战地服务,各地捐赠的粮食、衣服和慰问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战场上。当时有一首广为传唱的革命歌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生动地再现了这种军民齐上阵的情景。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二十八军便衣队扎根于群众之中,打击恶霸土匪,救济贫苦百姓,被群众称为“流动的苏维埃”。在国民党实行“坚壁清野”的恶劣斗争环境下,群众依然想方设法掩护和支援便衣队。白天外出劳动时,老百姓自己饿着肚子,把饭藏在田边,让便衣队来取。他们把鞋脱下留给便衣队,自己光着脚回家。正是群众的无私支援,红二十八军才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徐向前在回忆大别山革命斗争时说:“红军的力量在于民众之中。有了群众的支持,红军如鱼得水,任我驰骋,这是弱小的红军能够生存发展、克敌制胜的根本原因。”由此还诞生了两首著名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大别山精神的品质是勇当前锋
中国革命的重要关头,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始终勇当先锋,舍身取义。
在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的人民群众不仅积极给革命军队送粮送衣、送医送药、抬送伤员、传递情报,而且积极把自己的家人送去参加红军、新四军、解放军,壮大革命队伍。红安人民著名的“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就是这种勇当先锋、舍身取义精神的真实体现。为了革命的胜利,红安人民宁肯忍饥挨饿,把有限的粮食节省出来,送给子弟兵做军粮。据史料记载,“黄麻起义”等20次战斗中,红安捐军粮160万斤,6.5万人参加红军,6000人参加新四军、解放军。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为革命献出几十万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大别山区军民勇当先锋,为中国革命作出的杰出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学习大别山革命历史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到底精神,始终高举红色旗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始终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胸怀全局、勇当先锋、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主动担当作为,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①|弘扬红船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②|新四军精神
●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③|长征精神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④|弘扬五四精神 彰显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⑤|井冈山精神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真理的高贵品质——古田会议精神形成过程中革命前辈的人格风范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⑦|汲取苏区精神营养 积极投身四川地方志事业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⑧|弘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⑨|勇往直前 生生不息——北京奥运精神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⑩|韶山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⑪| 白山黑水间筑起血肉长城——抗联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⑫|“小岗精神——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⑬|弘扬劳模精神 做新时代追梦人 ●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⑭|仰望星空逐梦九天 脚踏实地奋斗不止——从航天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江 婷(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综合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